花背溪离泸州市纳溪区(原纳溪县)城区约二十余里,曾是永宁河上的一个渡口。花背溪社区现为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下辖的社区之一。
2016年8月,在天仙洞镇政府工作人员陪同下,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兵工署第二十三工厂,以下简称工厂)宣传部门部分人员参观了花背溪抗战遗址。得知花背溪的来历:位于数公里外远望位于永宁河畔悬崖上的岩石,犹如从背面看到一朵盛开花朵的花瓣而得名。对此,笔者没有作更多的考究,倒是对眼前的抗战遗址——灰洞子12洞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天仙洞有上下两洞,上洞就是前山供游人观光的天仙洞景区中长约56米,宽15.6米,高7米的天然岩洞。天仙洞又称天仙洞古刹,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古刹庄严的殿堂、佛像都坐落在洞里。寺院山门长4.8米,高12.4米。第一层是明代雕刻的“即是仙境”;第二层是道光6年雕刻的“天仙洞”;第三层是民国34年蒋中正所题的“君爱精灵”,6根石柱支撑着。山门上下浮雕,门前石狮及寺内的香炉等工艺十分精湛。
下洞,又称灰洞子库,位于后山天仙镇121乡道花背溪玻璃厂处,由一个天然的石窟和12个人工开凿的洞库组成。整个山洞直接在山壁开凿而成,四周没有想象中的阴暗潮湿,洞中留下的人工开凿痕迹依旧清晰可辨。每个洞库深约15米,宽约5米,高约4米。单独设置有4个进入洞库的通道,通道宽约1.5米,每个通道连接3个洞库。在进入天然石窟灰洞子的右侧石壁上,有一块长方形的洞库竣工勒石碑。勒石文字为阴刻,记录了灰洞库于中华民国三十一年春,由军政部兵工署第一工程处负责建设,明森建筑工厂承包施工,总工程师郑家颐,工程师王廷佐、黎嗣林、谈冠雄、郑兆刚立此碑。
图1 灰洞子库勒石碑拓片(来自网络)
据纳溪县志记载:“1940年5月至1944年1月,国民政府在花背溪‘天仙硐’修建了军政部兵工署材料总库第4分库,分库建成后,由库长陈和宇率部驻守”。
关于全面抗战时期,军政部兵工署设于邻玉场蛋沟的军械总库第四分库,笔者在前文《兵工署第二十三工厂与蓝田邻玉场兵工署军械总库第四分库》中作了情况介绍。近日,笔者就军政部兵工署第一工程处在花背溪修建军械库,做了一些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军政部兵工署第一工程处组建于何时不祥。但是,据有关史料记载,第一工程处在抗战大后方泸州修建军械库的最早时间是1939年4月,时任主任由兵工署办公厅主任及驻川南办事处主任胡蔚兼任。胡蔚因身兼数职,公务繁忙,于1939年12月,向兵工署呈上辞去兵工署第一工程处主任一职获准,由第一工程处总工程师郑家颐继任。
兵工署第一工程处在花背溪修建军械洞库工程,包括天仙洞寺改作洞库的维修工程和灰洞子库新建洞库工程两部分。据重庆档案馆全宗第188号、案卷第491号档案记载:1941年元月19日,第一工程处工程师王廷佐向第一工程处主任、总工程师郑家颐,提交了关于改善天仙洞总库灰洞子库房图样,以及第一工程处关于检送灰洞子内加建楼库设计图样致建库委员会的函 。1941年2月17日,兵工署建库委员会审核通过了天仙洞总库库房设计图样,并进入工程建设施工阶段。
图2 灰洞子内加建楼库设计图样
据重庆档案馆全宗第188号、案卷第492号、1943年5月6日第17号合同之第二期付款凭单记载:花背溪天仙洞寺改洞库维修工程的施工方为嘉林营造厂,整个维修工程分为八期。第二期工程于1942年2月30日完成,该期工程总价为97892.65元。另在全宗第188号、案卷第491号兵工署第一工程处周转金转账分表中记载:天仙洞总库周转金为1000000元,其中,征收天仙洞库房的地价费为130374.05元,已在天仙洞总库周转金内冲转。
1942年7月,天仙洞寺改作洞库的维修工程和灰洞子库新建洞库工程均已完工,兵工署第一工程处向兵工署呈送了《天仙洞寺改作洞库的维修工程和灰洞子库新建洞库工程完工报告》,并附有工程施工图、施工说明书、预估单和单价分析表。
图3 花背溪12洞库遗址(来自网络)
早在1940年5月,第一工程处对花背溪灰洞子库进行勘探测绘之初,就以(兵壹二九)泸字第三七二号公函致驻纳溪的化学兵总队,商议派一个班的士兵前往测量现场,以确保花背溪灰洞子库勘测改造顺利进行。化学兵总队长李忍涛特先后呈请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待该库建成后拨给化学兵总队作为械弹库使用。
图4 李忍涛呈请天仙洞库拨为化学兵械弹库的请示
1948年8月,兵工署第二十三工厂奉令接收军政部兵工署第一军械总库第五分库(原第四直属军械分库)所属邻玉场蛋沟库,河边库以及纳溪天仙洞库房与所有财产。新中国成立后,工厂将纳溪花背溪天仙洞库房与所有财产移交纳溪县人民政府。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入职工厂的员工,在老一辈兵工人的口口相传中都知道,工厂权属的资产远不仅仅拥有一个高坝,在蛋沟、花背溪,以及泸州市的小市体仁堂及其后山、钟鼓楼、肖巷子、大云路等地,都有工厂的土地和房屋资产,工厂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厂大厂!哪怕是在时过境迁的今天,每每把这些“陈芝麻”作为一种聊天的谈资,也令泸化人沾沾自喜。
很久以前,笔者曾在泸州地方文史著作中读到:“在纳溪天仙酮花背溪峡谷中,有两处长达10余里的地下军事仓库。这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兵工署署长俞大维,报请军政部长何应钦批准修建的。工程总指挥是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后又去德国参谋大学深造归来的学兵队上校队长李忍涛。”又有“花背溪灰洞子石壁上有一块石碑,碑上是这样记录的:“灰洞库,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春兵工署第一工程处始建。......”显然,这或许是作者的疏忽或笔误,有上述史料印证,理当尊重事实,还历史以真相。
作者:洽庐东斋士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