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伦敦公开演讲时说出了一句后来被频繁引用的话:“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她明明是一个文明,偏要伪装成一个国家。”当时很多人一头雾水。

尤其是当他接着追问:“在人类历史上,有哪一个文明能像中国一样始终保持统一格局?”这不只是好奇,更是一种困惑。毕竟,从亚述到罗马,从拜占庭到奥斯曼,大多数古老帝国都被时间碾碎,灰飞烟灭。可中国,哪怕经历了数次王朝更替、内乱外患,还是稳稳地坐在这张东亚地图的正中央。
马丁·雅克的疑问,其实触到了西方观察中国时最难破解的谜题之一。要把这个古老国家的“超长待机”逻辑讲清楚,得从文化认同、制度设计和文明包容三个维度开始。

在西方的认知里,一个国家的“统一”往往靠的是血统、语言、宗教,以及共同的政治制度。但中国的国家认同,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从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始,中国就构建了一种超越民族和血缘的“文明认同”逻辑。谁掌权,都得先认同这套文化操作系统。
最典型的就是汉字。秦始皇搞“书同文”那会儿,其实不光是为了方便写奏折,更重要的是让不同方言、不同地区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接口。不管南腔北调,只要写的字一样,就能看得懂。王朝可以换,口音可以变,文字这套代码不能动。马丁·雅克就把汉字比喻成“文明的操作系统”,这个比喻不复杂,很到位。

往深里看,儒家思想的那一套“大一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是光靠读书人背书维系的。这些价值观早就在老百姓的生活、教育、甚至家庭伦理里扎了根。谁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讲“仁义礼智信”。这套标准成了判断一个政权合不合格的文化尺子。历朝历代,谁要是违背了这套体系,别说老百姓不答应,连士大夫都得反水。
跟西方那些靠《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划边界、定宪法的民族国家不同,中国的认同感,是早就写进骨子里的文化认同。英国《金融时报》曾经评论说,要理解中国,就得跳出“民族国家”的分析框架。这个提醒不无道理。

时至今日,中国在教育、媒体、政策中不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单是为了弘扬历史,更是延续这套文明认同的逻辑。
文化认同是灵魂,可光有灵魂还不够,身体也得硬朗。中国维持统一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它非常早就建立了一套稳定可复制的制度模型。

比如郡县制。秦始皇一上来就废了分封,搞起了中央直管的郡县制度。这么做的好处,是把权力从诸侯手里收回来,皇帝说话才算数。汉朝延续这套制度,还加了“推恩令”,意思是让诸侯的地盘分给儿子们,谁也做不大。这样一来,就把地方割据的土壤给掐死了。
再看科举制。这个制度的逻辑很直接:不管你家是种田的、打铁的,只要你能读书、答题、会写八股文,就有机会进京当官。这套机制打通了社会流动的通道,更重要的是,它让全国的知识分子都学同一套儒家经典,说的是同一种“政治语言”。哪怕你来自岭南、江南、关中,只要进了体制,思想就统一了。这个制度不光选人,更统一了价值观。

有趣的是,每当中国历史上出现动荡,比如唐朝的藩镇割据、南北朝的对峙,最终上台的新王朝都会第一时间恢复中央集权和科举系统。这说明制度不仅稳得住,还能自动修复。西方分析家很难想象,一个两千年前建的行政体系,今天居然还能找到影子。
这套制度的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让地方听中央的,让人才服儒家的,让国家有一套“可复用”的治理模板。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统一是靠“同化”来的,把少数民族变成汉人。但这个看法,既简化了历史,也误解了文明。

中国的统一更像一场“文化拼图”。你可以保留自己的语言、服饰、信仰,但只要你认同这个大框架——中华文明的主轴,那你就是自己人。唐朝的长安,满大街都是胡人、波斯人、粟特人,没人被排挤。元朝和清朝,皇帝都不是汉人,但最后也得讲儒家、修孔庙、搞科举。
清朝搞得最极致,不光当皇帝,还当蒙古大汗,在藏传佛教里被视作“文殊菩萨化身”。他们清楚:想统治中国,就得进入这套文明系统。而不是推翻它、重建一套。

马丁·雅克曾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中国的文明是一块“多元拼图”。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音符”,但最后能合奏出一首歌。这种灵活性和包容性,是很多西方民族国家体系里找不到的。
今天中国提倡“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国外也引发不少争议。有人说这是一种同化政策,也有人担心民族文化被淡化。但从历史来看,这种“和合而不同”的逻辑,恰恰是中国能维持统一的秘诀。没有这口“大锅”,各族群根本凑不到一块。而且这口锅从来不挑食——只要你愿意进组,就有你的位置。
中国为什么能维持数千年的统一?答案在一整套打磨千年的文化操作系统、制度框架和文明逻辑上。文化认同是软件,制度设计是硬件,文化包容是兼容性。这三者环环相扣,相互加固,形成一种独特的历史惯性。

马丁·雅克说得没错,中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这套系统是一种不断吸收、不断更新的文明自信。
理解中国的统一,不是为了搞清楚谁掌权,而是搞懂这套文明为什么能活到今天。在全球动荡与变局之中,这种来自东方的“连续性”,也许正是它最强大的底牌。
信息来源:马丁·雅克:中国发展模式成就斐然 为全球现代化提供多元思路——中国新闻网2023年9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