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71年,苏联科学家在中亚的沙漠腹地,探测到了一个地方竟然蕴含着35亿吨的石油,令在场的人激动不已。
要知道,35亿吨是什么概念?这可是我国如今7年的石油进口量,要放在70年代,那还得了?
可是,随着苏联钻头的挖掘,井眼中心连带井壁出现了环状坍塌,使得地底下的天然气不断“滋滋”冒出。
这时候,苏联科学家竟然头脑一热,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烧光溢出的天然气!
正是这一举动,从而开启了中亚沙漠的“地狱之门”,这场大火燃烧至今仍未熄灭……
01地狱之门
这个地狱之门位于土库曼斯坦南部的阿哈尔州。
土库曼斯坦是前苏联的成员国,与中东接壤,是中亚五国最南边的国家,气候的地理环境与中东极为相似。
因此,在苏联时期,苏联的科学家一直认为,土库曼斯坦应该和中东地区一样,它的沙漠腹地蕴含有大量的油气资源。
于是,在1971年的时候,苏联的科学家来到土库曼斯坦进行科考。
当科考队来到阿哈尔州一个叫达瓦札村庄的时候,竟然发现这片土地下面,至少蕴含有35亿吨的石油。
于是,科考队便安营扎寨下来,在这里进行了油气勘探开采。
然而,开采工作刚开始没多久,钻井出现了坍塌,直接形成了一个直径70多米、深20多米的大坑。
科学家顿时也慌了神,毕竟这种事遇到得不多,这天然气不断地溢出,科学家也担心会影响附近的居民身体健康,他们经过一番演算推测,最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些溢出的气体最多只能烧2个星期。
于是便点起了一把火,从此开启了这个“地狱之门”。
02无法熄灭的大火
如今,54年过去了,这个地狱之门仍在熊熊燃烧着,从高空俯瞰下去,这里像极了一个巨大的火烧口。
大火不断地从这个直径70米的大坑之中向外涌出,时而还伴随有沸腾的泥浆,就好像里面住着一个会吐出橙色火焰的恶魔一样,很是吓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也渐渐成为了探险者的打卡圣地。
如今土库曼斯坦政府,将“地狱之门”的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在周围建立起了自然保护区以及旅游配套资源,每年吸引到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堵门这一奇观。
但是,土库曼斯坦政府对这些不断地燃烧的天然气深感惋惜,若是能够扑灭大火,不仅天然气会得到合理利用,地下蕴含的石油也得以开采。
因此,从2010年的时候,土库曼斯坦政府宣布着手灭火,可是他们也费了好大的努力,始终没有半点进展。
一个叫乔治·库鲁尼斯的探险家,他曾在2014年的时候,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进入火焰坑的人,并且还成功从坑内采集到了土壤和微生物样本。
后来,他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火坑扑灭的难度很大,即使你造出一个巨大的锅盖,这些可燃烧的气体还是会不断地从土壤里溢出。”
而意大利一个叫朱塞佩·埃蒂奥佩的地质学家非常认同库鲁尼斯的观点,他推测这个火坑不止是浅地表的气体,可能与更深的气穴相连,因此扑灭的难度非常大。
地质学界普遍认为,这个火坑里蕴含的气体,可能会继续燃烧到2040年,甚至更久。
网友们也是为这个火坑操碎了心。
有网友支招:能不能造一个巨大的罩子,把方圆几千米都全部罩起来,氧气烧完不就自己灭了吗?
理论上似乎行得通,但是也有网友提出,这样会不会容易引发气穴爆炸?造成更大的危害?
还有网友说,反正不烧都烧了,不如合理利用把这里变成火力发电厂吧?
理论似乎也行得通,但是就视频里的火焰程度看来,这个燃烧力度也不足以支撑火力发电厂。
还有“骨骼清奇”的网友提出,想去那边摆个烧烤摊,不知道这个生意怎么样?
不过有一个网友提到了贺兰山,他说:这算什么?我国宁夏的贺兰山从清朝烧到现在,也不是还没扑灭?
所以,虽然当代人类科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才是,我们还是有很多事情无法通过当代科学解决的。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土库曼斯坦将关闭“地狱之门”:能成功吗?是利是弊?
看看新闻Knews:“地狱之门”燃烧51年 土库曼斯坦总统再下令灭火
更新时间:2025-08-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