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爱化妆?她们会用哪些化妆品

古代女性很早就开始装饰指甲,这不仅是爱美的表现,在某些时期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最早用来染指甲的,是凤仙花(也称“蔻丹”)。人们将红色凤仙花瓣捣碎,加入少量明矾(起到固色和抗菌作用),然后用布帛包裹在指甲上,静置一夜,如此反复几次,就能染出“红如琥珀”的颜色,且可以保持数月不退。除了凤仙花,从波斯传入的海娜(指甲花)也被用来染甲。在商周时期,甚至有更早期的“指甲油”雏形,用橡胶、蛋清、明胶和蜂蜡混合制成。

在唐代,美甲风气尤为盛行。相传杨贵妃天生指甲红润,引得宫中纷纷效仿,用凤仙花染甲成为风尚。长长的指甲在古代往往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因为劳动者很难保留长指甲。

为了保护和装饰精心留长的指甲,指甲套(护指)应运而生,尤其在清代宫廷达到顶峰。指甲套的材质多样,包括金、银、玉、玳瑁、珐琅等,上面会雕刻精美的纹饰或镶嵌珠宝。像慈禧太后就有专人护理指甲,使用名贵药水浸泡,并佩戴奢华的金玉指甲套。

当然了,面对岁月的痕迹,古人也尝试了各种方法来掩盖。

据记载,王莽可能是历史上最早有明确文字记载染发的人物之一,他在政权不稳时试图通过染发来展现年轻,以稳定人心。

古代的染发剂多取自天然原料。东晋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米醋浸泡黑大豆,然后熬制成膏的染发方法。唐代的医书则收录了更多配方,例如“莲子草膏”等。到了宋明时期,官员中染发甚至成为一种风尚。

除了美甲和染发,古代女性的妆容艺术同样博大精深。她们的妆奁(化妆盒)里可谓琳琅满目。

最早的妆粉是米粉,后来出现了更持久、更白皙的铅粉。虽然人们逐渐认识到铅粉有毒,但爱美之心让人们无视毒性。后面也有不少人选择用紫茉莉花种仁提取的“珍珠粉”做装粉,它对人体的伤害会相对比较少。

除了装粉,胭脂同样很受欢迎,胭脂主要从红蓝花中提取色素制作而成。口脂(口红)的形态也从早期的糊状,逐渐发展出固体的膏状,接近现代口红。

而画眉工具最早是石黛,需要在砚台上研磨后使用。来自波斯的螺子黛因其使用方便且色泽好,成为宫廷珍品。花钿是额间或面颊的装饰,材质和形状多样,如梅花形花钿(寿阳妆)就广为流行。粘贴花钿常用呵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时尚   古人   化妆品   指甲   凤仙花   波斯   铅粉   古代   寿阳   时期   王莽   口红   胭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