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现在教育淘汰的不是孩子,而是这3种家长

文/兰妈谈育儿

和一位妈妈聊天时,她满脸愁容地告诉我:

“老师昨天又给我打电话了,我现在最怕的事情就是接到老师电话,怕孩子在学校会犯错误,也怕孩子在学校会出现不舒服的状况,不来电话一切安好,一来电话就准没好事,心也跟着蹦蹦直跳...”

是呀,从孩子进入小学以来,似乎就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淘汰制,可笑的是淘汰对象还不是孩子,而是身为家长的我们

当然了,为了更好地概括当下教育容易淘汰的都是哪些类型家长,兰妈还特意总结了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01

先淘汰的是:

没有时间陪孩子的家长

中午放学,读二年级的小女儿告诉我:“妈妈,老师今天又把一个同学叫去,然后问你爸爸是干什么,你妈妈是干什么的”

随后,她还特别好奇地问我:“为什么我们老师和xx爸爸、还有xx妈妈说话的时候都是笑着的,声音还那么温柔,可每次和你说话的时候就那么严厉,那么大声呢”

我当时也是随口问女儿一句:“那老师第一次找妈妈谈话的时候,有没有问你爸爸妈妈都是干什么的呢”

她点点头

我又问她:“那你是怎么回答的”

女儿说:“我就告诉她,说我爸爸是搬货的”

当时,兰妈给女儿的回答也是:“没关系,老师对某个家长温柔,那可能是这个家长和老师是亲戚,或者是亲戚的亲戚,也可能是单位上职位比较高的人,老师平时说话的时候自然也就多注意方式了”

...

事实上,一说起老师向孩子打听父母职位这件事,很多家长都觉得老师这是在看碟下菜

可在兰妈看来,除了这些原因之外,最最重要的还是老师在了解一个问题:“父母有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

是的,记得女儿刚开始读一年级的头一个星期,由于手头工作太忙,没有及时查看群内消息,导致老师第一次安排的家庭作业到了周日晚上睡觉前才发现

第一次写作业,再加上女儿在学校又没有听清楚规则,当时作业完成的效率问题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结果,第二天上午,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

而电话那边,传来的也是老师针对作业完成效率的批评和问责声音,当时兰妈的解释也是:“怪我,不怪孩子,是我没有及时查看群内的消息,以至于孩子到了最后一个晚上才补的作业”

没想到,恰恰就是那一次,老师给我贴上的标签就是“不负责”、“不关注”孩子,也正因为如此原因吧,每次老师和我沟通时语气中似乎都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所以,如果一个老师频繁和你联系,其主要的深意就是“你要多关注你家的孩子”,而这也是当下教育里首先要淘汰的一类家长

如果老师联系了多次之后,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或者孩子身上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改变,那老师也会默默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对你的孩子不再像之前那么上心

换个角度来说,老师的内心声音也是:“你身为父母,自己孩子都不着急,我干嘛要着急”

02

再淘汰的是:

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家长

中午去超市买菜的时候,听到超市一位大姐抱怨说:

“我女儿昨天晚上23:00多才把作业写完,早上五点多又要起床,想想我自己,当时连眼睛都睁不开,真的好心疼她,明明那么困,还要硬撑着起床,然后背着书包一个人往学校走”

随后,另一位大姐也连声迎合说:“是呀,是呀,刚开始的那两个星期,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作业,根本写不完,也根本就没办法早睡早起”

听完这些,兰妈只能默默感叹和无奈了

是呀,再回头想想自己的大女儿,明明才读5年级而已,写作业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对她的唠叨也是:“现在才只是小学而已,如果进入了初中,增加了物理化等科目,你的作业会更多,到时候作业根本就写不完,你每天晚上还睡不睡觉呀”

而每次说到这里,女儿都会眼眶红了,然后开始扔东西发泄不满,一直以来我给她的定位也是:偷懒,不好好写作业

可事实上,当我翻开她的作业本检查答案时,我却吃力地发现很多题目自己都开始抓耳饶腮了

最让人不好意思的,还是教给女儿的解题思路,第二天拿回家时居然全部都是错的

那一刻,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感到沮丧、焦虑、还有深深的无奈

是呀,如果自己都不会的题目,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做得有多么好呢

认识的另一位妈妈就是如此,初中学历的她,一直以为“辅导小学孩子是小意思的,只要孩子肯学,那问题就不大”

可事实上呢,儿子才读二年级,刚开始学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计算时,老师的要求是必须要画图解答

儿子回家问她“怎么画图”,妈妈把作业拿在手上研究了好几分钟,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也不知道,你们老师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呀”

最后,还是从另一外家长那里借来作业,然后把解答过程看几遍后才敢教儿子写作业

儿子呢,当时给她的评价也是“没文化,真可怕”

事实上,孩子说这话的时候不也是事实吗?特别是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实况,也是考验一个父母的文化与知识深浅

如果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校学完知识,回家后还有父母一对一辅导教学,即便是孩子课堂的知识没有消化,那回到家再温故几遍,基本上也就扎实了

可如果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高,甚至对新课标的知识还不太了解,那孩子和同班的其他娃儿相比可能就要吃亏了

所以说,当前教育容易淘汰的第二类家长,就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普通父母,自己没有实力辅导孩子,更害怕教孩子的内容都是错的

特别是课堂上讲课的时候,如果老师看大部分学生都会了,讲课的速度就会加快,而班上一开始就慢半拍的孩子,似乎就一直在身后“慢半拍了”

03

最后淘汰的是:

经济条件又不好的家长

听一位妈妈曾说过:

“如果你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父母,没有人脉打点关系,也没有太高的文化亲自教孩子做题,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把孩子教育好,那就多认可、表扬、理解、鼓励,然后再多多支持他们吧,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愤怒、还有委屈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若普通不如别人,那就接受这份普通,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平安就够了,如果孩子出类拔萃,那就给予最大的支持,让孩子尽可能地有多高就飞多高”

这样的话听上去或许有些摆烂,可对于基层的普通父母来说,又能怎么办呢

兰妈的一个亲戚,她家儿媳妇虽然读过高中,可只要一辅导儿子写作业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着急时把儿子揍一顿,可揍完之后,居然又跟着在一旁崩溃大哭了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循环,早已经让儿子养成了“不怕妈妈”的叛逆和耍赖态度

没办法了,她只好做了一个决定:让奶奶在家带儿子,自己出去挣钱,然后花钱送儿子上辅导班

刚开始的时候儿子成绩虽然出现了短暂提升,可持续效果并不长,只要辅导班一暂停,那成绩又立马回到了之前的糟糕和垫底

再后来,即便是辅导班没有暂停过,儿子的成绩还是上涨幅度不高,很多时候都是直接闹着不要去辅导班

直到,有一次,母子俩因为一些矛盾争吵时,妈妈吐槽说:“我挣的钱都花在你身上了,每年辅导班的钱都不够,还是从你爸爸那里拿的,你看看你,学了个什么,真是让我们太失望了”

没想到,儿子居然顶嘴说:“就知道说我,那你们呢,还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学渣,连小学题目都不会,又凭什么要求我必须要会呢”

听到那里,妈妈哑口无言,除了生气还是生气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所期待的并非就会成为期待,越是迫切希望成为的样子,越容易因为太在意而失了分寸和信心,导致事情还没有真正开始,自己的心态就开始崩了

所以,既然很多事情是无法掌控、也不希望被掌控的,那何不承认自己的普通,也接受孩子的普通呢

至于学习,只要孩子态度端正,认真对待每一天的作业即可

至于成长,只要孩子保持好习惯,不犯基本的道德、还有品质问题就行了

那么,关于现在教育淘汰的都是家长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育儿   家长   发现   孩子   老师   作业   儿子   妈妈   女儿   父母   辅导班   电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