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
入秋之后,天气一天天转凉,空气里的水分也跟着变少,干燥感越来越明显。对小朋友来说,身体适应能力不如成人,很容易被秋燥 “盯上”—— 有的娃好几天没拉大便,每次排便都费劲;有的娃总喊口干,喉咙里像有小毛毛,早上起来眼屎还多;还有的娃食欲变差,吃一点就腹胀,小肚子鼓鼓的。这时候很多家长习惯给娃吃苹果、香蕉,但其实有三样食材更应季、更温和,还能针对性解决这些小问题,它们就是红心火龙果(帮娃顺畅排便)、梨(缓解秋燥不适)、山药(帮娃养脾胃),做法也多,换着吃既能让娃吃得开心,又能把身体养得暖暖的。
秋天里,娃活动量可能比夏天少,喝水要是没跟上,肠道蠕动就容易变慢,排便自然不顺畅。红心火龙果刚好能帮上忙,它里面的膳食纤维特别丰富,尤其是果肉里那些小小的籽,含有的粗纤维能轻轻推动肠道蠕动,帮助改善排便情况。而且红心火龙果自带甜甜的果香,不用额外加糖,娃大多很喜欢;除了膳食纤维,它还含有维生素 C和花青素,能给身体补充营养,让娃的小脸蛋看起来更有气色。
给娃吃红心火龙果,不用只啃果肉,换几种做法,娃会更爱吃,还能搭配其他食材补得更全面。
适合 1 岁以上娃的火龙果酸奶杯,准备红心火龙果 1/4 个、原味无糖酸奶 50ml、熟燕麦片 10g 就行。先把火龙果去皮,切成 1 厘米左右的小块,铺在小杯子最底层;接着淋上一层原味无糖酸奶,酸奶里的益生菌能和火龙果的膳食纤维搭配,双重帮助肠道保持活力;最后撒上一层熟燕麦片,喜欢丰富口感的话,还能再铺一层火龙果块和酸奶。秋冬天气凉,不用冷藏,常温放一会儿就能吃,一口下去有果香、奶香,还有燕麦的嚼劲,娃会当成小甜点抢着吃,同时还能补到钙。
对 6 个月刚添加辅食的小宝宝,火龙果小米粥更合适。取小米 20g,提前用清水泡 30 分钟,这样煮出来的粥更软烂;锅里加适量水,水开后放入泡好的小米,小火煮 20 分钟,直到小米开花、粥变得浓稠;然后把 1/4 个红心火龙果去皮,用小勺刮成细腻的果泥,等粥煮好关火后,把果泥拌进去搅匀。这款粥质地细腻,没有粗糙的颗粒,不会刺激小宝宝娇嫩的肠胃,甜甜的味道也能帮娃适应新辅食,顺利开启 “吃辅食” 的新阶段。
1.5 岁以上、已经能咀嚼软食的娃,可以试试火龙果软饼。打一个鸡蛋在碗里,搅打成蛋液;接着加入 50g 火龙果泥,和蛋液一起搅匀;然后筛入 30g 低筋面粉,边筛边用筷子搅拌,直到没有面疙瘩,揉成光滑的小面团。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圆片,再用卡通模具压成小熊、小花形状的小饼;平底锅刷一层薄薄的油,小火加热,把小饼放进去,烙到两面都变成淡淡的粉红色、边缘微微卷起就可以了。这种软饼软嫩易咀嚼,不用放糖也有自然的甜味,既能当早餐,也能当两餐之间的加餐,比市售饼干更健康,没有添加剂,家长也能放心给娃吃。
这里要提醒大家,给娃吃红心火龙果后,可能会发现娃的大便变成红色,这是因为红心火龙果里的天然色素没有被完全吸收,属于正常情况,不用误以为是身体出了问题。另外,火龙果性偏温和,但一次也不能吃太多,1 天吃 1/4 到 1/2 个就够了,吃多了可能会让娃肠胃不适,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秋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 “干”—— 娃总舔嘴唇,喝再多水也觉得口干,有时候还会咳嗽两声,喉咙里像有东西卡着,早上醒来眼角还有分泌物。这时候吃梨就很合适,梨的水分含量高达 85%,咬一口满是汁水,能快速给身体补充水分;而且梨里含有梨苷和鞣酸,能帮助缓解秋燥带来的口干、喉咙不适,让身体更舒服。更重要的是,梨不像有些水果只能生吃,它可以 “温着吃”,加热后性质更温和,就算是脾胃比较弱、吃不了生冷食物的娃,也能安心吃。
给梨换几种温和的做法,既能保留它的好处,又能避开生冷刺激,娃吃着暖乎乎的,身体也能更快适应秋天的气候。
如果娃喉咙有点干、偶尔咳嗽,1 岁以上的娃可以吃川贝蒸梨(川贝粉可选,没有就不加)。准备 1 个新鲜的梨、1g 川贝粉(如果没有就省略)、1-2 颗冰糖(1 岁以内的娃不加糖)。先把梨洗干净,从顶部 1/3 的位置切开,像一个小盖子;接着用小勺小心挖掉梨中间的核,注意别把梨的底部挖穿,不然里面的汁水会漏出来;然后把川贝粉和冰糖放进挖好的梨心里,盖上之前切下来的 “小盖子”,用牙签固定好,防止蒸的时候散开;蒸锅加水烧开,把梨放进蒸屉里,中火蒸 20 分钟,直到梨肉变得软软的。蒸好后把梨放温,挖里面的果肉给娃吃,蒸出来的梨水也要喝掉,甜甜的不刺激,梨肉入口即化,喉咙不舒服的时候吃,能让娃感觉清爽很多。
6 个月以上刚开始喝辅食汁的小宝宝,梨藕汁是不错的选择。准备 1/2 个梨和 1 小段莲藕(大概 5 厘米长),先把梨和莲藕都去皮,切成小块,避免有硬皮影响口感;然后把切好的梨块和莲藕块放进辅食机里,加少量温开水(没过食材一半就行),打成细腻的汁;最后用滤网过滤一下,给小宝宝喝过滤后的汁,大一点的娃可以留少量果肉在里面,补充更多纤维。梨的清甜和莲藕的清香混在一起,味道特别爽口,娃不爱喝水的时候,喝几口梨藕汁既能补水,又能让身体更舒服,莲藕还能帮娃养脾胃,一举两得。
1 岁以上的娃,早餐或加餐吃梨蓉燕麦粥再合适不过。取 1/2 个梨,去皮后用小勺刮成细腻的梨蓉;锅里加 30ml 牛奶和 20g 即食燕麦片,开小火煮 3 分钟,期间要不停搅拌,防止燕麦片粘锅底,直到燕麦片煮得浓稠;最后把刮好的梨蓉拌进燕麦粥里,搅匀后再煮 1 分钟就可以关火。这款粥暖乎乎的,喝进肚子里特别舒服,不会像生冷水果那样凉肚子,燕麦片能提供能量,梨蓉能缓解秋燥,牛奶还能补钙,早上吃一碗,娃一上午都有精神。
入秋后,有的娃吃饭变得不积极,以前能吃小半碗饭,现在吃几口就推开碗;还有的娃吃了东西后,小肚子胀得圆圆的,摸起来硬邦邦,这其实是脾胃在 “抗议”—— 秋燥影响了脾胃的活力,消化能力变弱了。这时候吃山药就很合适,山药里含有淀粉酶(也就是帮助消化的酶),能帮娃把吃进去的食物分解得更细,减轻脾胃的负担;而且山药性质平和,不寒也不热,不管是蒸、煮、炖,还是和其他食材搭配,都能发挥它的好处,是秋天里帮娃养脾胃的 “黄金食材”,全家一起吃也能补身体。
山药的做法简单,就算是厨房新手也能做好,下面三种做法不踩雷,娃爱吃,家长也省心。
6 个月以上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小宝宝,山药南瓜泥是必试的。准备 50g 山药和 50g 南瓜,先把山药去皮(去皮时最好戴手套,避免山药表面的黏液刺激皮肤),切成 2 厘米左右的小块;南瓜也去皮,切成和山药差不多大的块;把山药块和南瓜块一起放进蒸锅,上汽后蒸 15 分钟,直到用筷子能轻松扎透;蒸好后放凉一点,放进辅食机里打成细腻的泥,搅拌均匀就可以给娃吃。这款泥甜香软糯,没有怪味,大多数小宝宝第一次吃就会接受;山药帮娃养脾胃,南瓜里的纤维还能帮娃改善排便,双重调理,对刚接触辅食的宝宝很友好。
1 岁以上、需要调理食欲的娃,山药红枣小米粥很合适。准备 50g 山药、2 颗红枣、30g 小米,先把小米用清水泡 30 分钟,让小米吸足水分,煮出来的粥更软糯;红枣洗干净,去核后切成小丁(避免枣核卡到娃);山药去皮切成滚刀块;锅里加适量清水,水开后放入泡好的小米,小火煮 20 分钟;然后加入山药块和红枣丁,继续煮 15 分钟,直到粥变得浓稠,山药块煮软。小米本身就有养胃的好处,搭配能养脾胃的山药和补气血的红枣,煮出来的粥带着淡淡的甜味,娃不爱吃饭的时候,喝一碗温热的粥,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让脾胃慢慢恢复活力,食欲会一天天变好。
1.5 岁以上、能咀嚼小块食物的娃,山药鸡肉小丸子可以当零食或配菜。准备 80g 山药、50g 鸡胸肉、5g 淀粉、少许葱花,先把鸡胸肉洗干净,剁成细腻的肉糜,加少许盐(1 岁以内的娃不加盐)和葱花,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让肉糜更有黏性;山药去皮后蒸熟,放凉后压成细腻的山药泥;把山药泥、鸡肉糜和淀粉放在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团;然后取一小块面团,搓成直径 2 厘米左右的小丸子;蒸锅上汽后,把小丸子放进蒸屉,蒸 12 分钟,或者放进水里煮到浮起来,就可以给娃吃了。小丸子软嫩易嚼,山药的清香中和了鸡肉的腥味,娃会当成小零食抓着吃;既能补到山药的健脾好处,又能吃到鸡肉里的优质蛋白,帮娃长身体。
这里要提醒大家,买山药时要选面山药(比如铁棍山药),这种山药比脆山药更粉糯,口感更好,也更适合养脾胃;去皮时一定要戴手套,不然山药表面的黏液会让皮肤发痒,要是不小心沾到,用清水洗一下就能缓解。
其实这三样食材不用分开吃,日常搭配起来,营养更全面,娃也不会吃腻。比如早上可以给娃喝一碗山药红枣小米粥,搭配两块火龙果软饼,既有碳水又有维生素,开启活力一天;中午吃饭时,加一道山药鸡肉小丸子,当成配菜,让娃多吃几口饭;下午两餐之间,给娃吃半个蒸梨,或者喝几口梨藕汁,补充水分和能量。一天换 1-2 种做法,不用重复,娃吃得开心,身体也能慢慢适应秋燥。
不过有几点要注意:给娃第一次吃这三样食材时,不管是哪种,都先给娃吃 1-2 勺,观察 1-2 天,确认娃没有过敏反应(比如接触山药后皮肤痒、吃了火龙果后拉肚子),再正常给娃吃;如果娃的脾胃特别弱,平时容易拉肚子,就尽量避免让娃空腹吃生冷的火龙果和梨,优先选蒸、煮的做法,比如火龙果小米粥、蒸梨,这样不会刺激肠胃。
入秋给娃补身体,不用买贵的营养品,这三样食材常见又便宜,做法也简单,花十几分钟就能做好。只要选对食材、换对做法,就能帮娃避开秋燥带来的小麻烦,让娃在秋天里吃得香、拉得顺、身体棒,安稳度过这个干燥的季节。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