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於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於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
用人不疑,没什么错,并且是一种优势。
但光用人不疑,并不够,还要有相应的准备——用人不疑,不是让你交出全局的掌控权。而是在牢牢掌握全局的前提下,用人不疑。
以局部对全局,是要失败的。所以,此时局部的人,就无力翻天——这时,他才不会有异动。这时,用人不疑才变成了优势。此时他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谋那个局部目标。——此时他才是为我所用。
如果给局部的人掌握了全局的机会,那么他就会取代之前的那个全局掌控者。——除非自己又拓展了一个更大的全局——使之前的全局变成了局部。
另一方面,用人不疑,不是用人的短处,而是指用人的长处时——对这个人不疑。以他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这才是用人不疑。
如果用他长处、又疑他——这就使长处不能发挥,从而此处无长处。
能用人长处、能制其短处——也即能养人。——此时,他才不是威胁。
高欢: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顾我能养,岂为汝驾御也。今四方未定,勿遽发哀。库狄干鲜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并性遒直,终不负汝。可朱浑道元、刘丰生远来投我,必无异心。贺拔焉过儿朴实无罪过,潘相乐今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当得其力。韩轨少戆,宜宽借之。彭乐心腹难得,宜防护之。少堪敌侯景者,唯有慕容绍宗。我故不贵之,留以与汝,宜深加殊礼,委以经略。
因为能用侯景长处,而能制侯景短处——慕容绍宗、以及自己。
而如果用人短处——那就是不能养人,他终是要逃跑的——此方不是他之归处。
可用者,为朋友。而敌人,不可用,并且为逆——这才是敌人。
而敌人变成朋友的一个条件是——双方有共同的敌人。只有这样,之前的敌人才能变成朋友——也即可用。
而这用,也是对付共同的敌人。——敌人,就是双方的增量利益之所在。此时双方齐心合力谋取这种增量利益。此时,他的专注点在外争,而不在内争。——这时候,用人不疑,就是长处。
燕王和子之,在用人不疑之前,必须强化共同的敌人——并且断绝其外交。如果没有共同的敌人,那么朋友就容易蜕变成敌人。
比如,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这是用人不疑,因为,
1、这是用陈平的长处——了解楚方阵营各人员和使阴谋诡计。
2、这是一个小小的局部,并没有交出全局。不构成依赖和决定性——这个局部只是起加速作用,但决定性的还是在战场上。如果构成了决定性和依赖性,还把这块交给别人——这就是相当于把全局交给他人了。
3、陈平和刘邦有共同的敌人——项羽,陈平刚从项羽这儿叛出来,已无归处。
这个时候,用人不疑——才是优势。用人不疑,与有准备并不冲突,而不是把有准备和用人不疑对立起来——两者也根本不是对立关系。
有备无患,这是个真理。这个备,突然有,就是扩大怀疑。而如果长期有,就是一视同仁的制度,而不是扩大怀疑。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