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宇“高反”离队,中国篮球的荒诞剧、导演是谁?

张子宇“高反”离队、中国篮球的荒诞剧、导演是谁?

她倒下了、2米26的中国女篮天才:头晕、苍白、心跳加速!

一个18岁的女孩,身体健壮,为什么突然出现了这个状况。简单:高原反应!那么,问题来了,那么多人去了高原,为什么就她反映?

特体球员,这就是答案。那么是不是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是特体,就应该特殊对待,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的训练,对吧?

也许,这仅仅是常识。可在宫鲁鸣眼里,他可以把荒诞当成常识。他的脑袋永远生活在40年前,他的常识也永远停留在40年前。

是的,这很荒诞,也很魔幻,可在中国篮协,中国女篮这里,这就是现实。

还有,冉珂嘉重点训练受伤。什么重点?女篮重点培训控卫训练。

记得老宫在亚洲杯某次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说,李缘是中国女篮未来的扛旗者。既然如此,中国女篮不缺控卫啊?为什么还要重点训练控卫呢?

要知道,冉珂嘉可是有大伤在身的四川队球员。集训后马上要参加全运的最后争夺,任务很重,四川也投入很多,伤情能否影响四川的备战全运呢?

自从亚洲杯失利,他就似乎憋了一口气。你不是说我不行吗?我偏偏要逆天而行,就有我的一套来冲击洛杉矶。

再说一遍,什么时代了?篮球的职业化道路走了几十年了,所有的球员,都有俱乐部属性,她们都经年累月的在俱乐部接受职业训练。俱乐部有教练,有体能训练师,有自己的训练团队,非常职业。可以说,一点儿不比你宫鲁鸣差。甚至可以说,他们接受先进的篮球理念,学习时代篮球,头脑中的篮球知识远超你过时的宫鲁鸣。简单举一个例子,很戳宫鲁鸣嗓子的。那就是李梦不是你训练出来的吧?可人家是公认的女篮一姐,也有成绩证明。这反过来也证明,没有你宫鲁鸣的训练,一样有许多女篮人才在频出,在为国争光。比如:当年的苗立杰、陈楠,估计与你宫鲁鸣都没有什么大关系吧?这也说明,你宫鲁鸣不训练,人家一样成功、辉煌。

现在的这些国家女篮的球员,不来国家队,在俱乐部也是要天天训练的。训练的内容,不比你国家队轻松,为了俱乐部的成绩,她们也是大运动量,而且是更科学地训练。

篮球本身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无非是速度和力量的加快与增加,个人技术无非是娴熟,从大脑到肌肉的记忆增强。就宫鲁鸣的一万次投篮,无非就是个要求呗!怎么,宫导能教这些姑娘投出个花吗?这些训练高原也罢,平原也罢,无非就是给你一个严酷的感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给外人看,这个教练很严格,仅此!其实,严格谁不会呢?脸沉下来就完,而且,那个教练训练球员也不会嘻嘻哈哈的。

可以说,就世界范围内来看,这个训练也是俱乐部的事。即使是库里和詹姆斯,你能说是老K训练的吗?

国家队教练只是一个“整合”的高手,就是挑选各支俱乐部中优秀的球员,并根据其特点,在短时间内,打造其战术体系,形成合力即可。也就是说,国家队教练的本事,重在“整合”,迅速地,完整地打造一个新的体系,将这些优秀球员融合在一起。由于这些球员都是顶尖的球员,根本不需要什么一万次投篮这种小学生的训练方式,一点就通,迅速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球队。

搞什么长期集训,请问:俱乐部的教练干什么?甚至简单说,要俱乐部干什么?

就如当年国家有专业队,有名额有编制,人家训的好好的。你宫鲁鸣一来,就另起炉灶,拉起一伙人,长期封闭集训,那还要专业队干什么?

宫鲁鸣如此荒诞,遇上了外行,于是,这高原呐、长期呐、还有什么封闭啊,就神乎其神的成了他的传家法宝。甚至还有人为他站台,什么三从一大永远不过时。这话本身就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没有什么东西会“永远”,事物的属性只有一个,那就是“变化”。

而宫鲁鸣恰恰是不知道变化二字,因此才酿出如此荒诞的剧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3

标签:体育   荒诞   中国篮球   导演   张子宇   球员   俱乐部   女篮   中国   教练   国家队   篮球   亚洲杯   高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