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润燥防病,保湿补水
- 润燥防病 从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加之这时气候干燥,容易引起身体器官的燥邪上火,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 寒露养生贵在和 此后,气温开始下降,空气中的湿度也随之下降。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秋季人体内阴阳也随之发生改变。秋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节时,应注重一个“和”字,即“调和阴阳”,并要结合“秋收”的特点来进行养生保健。
- 保持乐观情绪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此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寒露食补:多吃甘淡滋润的食物
- 润肺生津 秋季由于干燥,会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香菇、冬瓜、泥鳅、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提子等水果。
- 饮食清淡 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从中医上,讲这些食物容易加重秋燥对人身体的危害。
- 忌吃肥甘,慢进补 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要进补了,但是这时脾胃功能尚未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盲目进食肥甘厚味等滋腻补品,易使脾胃运化失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秋季在饮食调补时,要甘淡滋润,以防过食肥甘,生火、生痰、生燥,更伤阴。

- 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 这类食物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 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大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如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

生地粥
推荐寒露:二十四节气 养生菜谱
01、香菇冬瓜球
- 材料:香菇50克,冬瓜300克,植物油、盐、姜丝、味精、香油、鸡汤、水淀粉各适量。
- 做法:香菇泡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备用。将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沸;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盐,淋上香油,出锅即可。
- 功效:补益肠胃,生津除烦。

02、甘蔗粥
- 材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清水适量。
- 做法:高粱米淘洗干净。将甘蔗汁与高梁米一起放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 功效:补脾消食,清热生津。

寒露药补
宜用防寒润肺的药材
寒露节气中的秋燥易引发人们患肺炎、哮喘及中风等疾病,宜用润肺祛燥和治疗中风的药膳。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百合、莲子、山药等药材都很适合用来做寒露时节的养生药膳。
推荐保健药膳
01、银耳梨饮
将梨200克去皮核切片,加水适量,与水发银耳10克同煮至汤稠,再加入冰糖煮化即可。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

02、无花果白菜干猪汤
无花果干品4颗,白菜干100克,鲜猪肉200克,一起汤,能养阴清肺,润燥化痰。
03、菊花粥
菊花30克,大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与粳米同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风热、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起居养生
分时调养,室内通风
- 分时调养 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应做相应的调整。每到天气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这与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为避免血栓的形成,应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 室内通风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此时很多疾病的发生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还要科学调理饮食,注意药物防治,改善居室环境,避免烟尘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老年人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

经络调养
养护膀胱经,找委中穴
- 寒露节气对应人体的膀胱经 膀胱经从内眼角的睛明穴一直走至足小趾的至阴穴,可以说是“从头到脚”,是人体当中穴位最多的一条经,我们说每一个穴都是人体当中的一味“大药”。所以,膀胱经可以说是药物资源最丰富的经络。不论是眼部的疾病,还是腿部的问题,抑或是脊柱的问题,都可以找膀胱经上的“大药”来解决。
- 腰背疼痛就找委中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一压一松为1次,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按压时,如果能涂抹上一点刮痧油或药酒,效果会更好。这样不仅可以治疗腰痛,还能有效地解除腿部的酸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