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备注一句话,武汉老板:免费加!

“可以多加些面吗?

我老是吃不饱。”



近日,武汉洪山区康福路上一家名为“老樊城”的牛肉面馆,因为老板对这句普通大学生外卖备注的真诚回应,意外温暖了全网。


一大学生将自己点外卖备注后,商家送来“管饱面”的故事分享在社交平台。


当学生打开餐盒时,只见面条多得溢了出来,牛肉也堆得冒了尖。这份不假思索的善意,瞬间击中了无数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顾客收到一碗几乎溢出的面。(视频截图)


面里的牛肉和鸡蛋。(视频截图)


订单暴增四五倍,有河南食客驱车500公里专程前来,店内面粉告罄不得不向邻店借用……火了半个多月,小店热度依然居高不下。尽管每天备货时,32岁的襄阳老板王锐都有意识地多准备几袋面,但食客们高昂的热情仍让王锐措手不及。


王锐在自己抖音账号里晒出超长外卖单。


面对如潮水般的关注,王锐首先想到的却不是商机,而是远道而来的顾客。


“我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群人,守着一家普通的小店。”他在回应中处处为顾客考虑,“要是想来尝尝,不用大老远特意跑。我们没法保证每个人都觉得‘好吃’,但能保证‘愿意吃的朋友都能吃饱’。”


老板真诚的发言打动了无数网友。


在操作台后方墙面上,一排整齐粘贴的外卖单成为小店独特的“风景线”。订单上,天南海北的食客们留下了暖心寄语。其中最近的一个是11月7日的,上面写着:“哪位骑手小哥中午没吃饭请接单,这家超级好吃的牛肉面请您吃!祝你们天天开心!”


店员向记者展示外卖单上的暖心寄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甄子萱 摄)


“我们老板舍不得扔,都给粘在墙上了。”店员一边忙碌,一边打趣道。“有顾客点了单却不让我们做,我们都第一时间联系退单了,不能让顾客白花钱。”



一碗牛肉面

何以有如此强烈的情感带动力?



11月9日中午12:30,记者来到武汉洪山区康福路“老樊城”牛肉面馆内,五张桌子旁挤满了10余位食客,后厨灶火不息,三位店员熟练地下面、打料、收桌,却不见老板王锐的身影。“老板回襄阳找黄酒去了!”店员匆匆忙忙地说。


店员正在给牛肉面加料。


拨通电话、告知来意,王锐笑得有些歉意。原来,有老顾客特别喜欢店里的襄阳黄酒,想购买整罐带走。为满足顾客心愿,王锐专程回到家乡寻找小包装黄酒。“我们之前卖的是大桶的散装黄酒,既然顾客喜欢,我就想办法找找看。”


今年32岁的王锐是襄阳人。两年前,他从深圳来到武汉,跟着亲戚学做面。一年多下来,王锐不仅学会了做牛肉面的秘诀,还坚定了真诚待客的决心。今年4月开店以来,王锐便立下了“面不够随便加,加到吃饱为止”的规矩,“大家来吃面,都是为填饱肚子的,不能让他们饿着走。”


店铺内,食客来来往往,大多已经成为了这家店的老顾客。附近居民谢先生和妻子一同前来,要了一份面和一碗黄酒,临走时又打包了两份带走,“我就是襄阳人,这家面味道很地道,红之前就经常来吃。”谢先生笑着解释。


但老板似乎并不“认可”这个评价:“要说地道,那还是要回我们当地来吃,我只是尽量还原本地口味。”这个看起来有些“轴”的答案,恰恰回应了老板走红的原因:真诚。


附近居民谢先生和妻子打包了两份面和黄酒带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甄子萱 摄)


一碗15元的牛肉面,面免费续、肉铺满碗面,在“成本”“利润”被反复计算的餐饮行业,任谁看都有些“糊涂”。老板王锐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自今年4月开业以来,按照月均收入,小店至少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回本。但作为老板,他却从没动过缩减分量的念头。“不能说等回本了才这样做”,王锐的语气斩钉截铁,“一开始就得这样”。


爆火之后,面对如潮的关注,王锐在抖音上注册了账号,用略显生涩的镜头,开始了与屏幕外千万网友的对话。短短半个月,已积累了2万多粉丝。王锐解释说,拍摄短视频并非为了延续流量,而是源于一种最朴素的江湖道义。


“大家这么支持我,我不能什么都不表示,总得有个地方说声谢谢。”在他的认知里,“得到了要回馈”是天经地义的事。


于是,在视频里出现了有趣的一幕。他一边诚恳地劝大家“理性消费,不用特意跑过来”,一边又情不自禁地当起了家乡的“野生代言人”:“襄阳牛肉面其实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味道都很好,大家可以就近品尝,不用都挤到我这里来。”他没有借机将流量死死攥在自己手里,而是选择将这份善意扩散出去,希望更多人能受益。


店员们正在打包外卖。(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甄子萱 摄)


谈起家乡,王锐兴致很高。“在我们襄阳四中附近,早上那些赶着上学的高中生是可以直接插队买早餐的,这是大家默认的规矩。”他说得理所当然,“孩子们时间紧,学业重,让他们先吃,多留点时间学习,这很正常。”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潜规则”,却饱含着市井街巷中最朴素的侠义,是对下一代无声的关照与成全。在王锐看来,这与他在面馆里坚持的“不够就加”一脉相承:“不是什么大事,能行个方便,就做一下。”


而如今,这碗充满江湖气的面,在武汉的市井街巷里找到了它的精神知音。“武汉非常有烟火气!”王锐说,“不管早晚,店里总有人,锅里总有面,永远都‘在线’。”



一碗面串起天南地北的温暖记忆



这家面馆的故事,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无数网友珍藏记忆的宝盒。在视频评论区,人们纷纷晒出那些被小心保存在手机相册里的截图。这些善意或许已时隔一两年,却在此时被重新点亮。


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点外卖时遇到的暖心故事。


一位福建网友分享了一张几年前的奶茶订单截图,上面备注着“心情不好”。商家不仅多送了一堆小饼干,还手写了一张便签:“我们都要把自己照顾好,希望心情好起来!”这张截图,她一直舍不得删。


“看到这家面馆,想起了三年前我的餐饮店。”另一位网友动情回忆,并贴出了一张模糊的订单截图,“有位客人备注‘老板我胃口大,可以多给点饭吗’,从那天起,我天天多送他两盒饭。这份默契,成了我开店时最温暖的记忆。”


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点外卖时遇到的暖心故事。


还有网友点螺蛳粉请求“多放一点粉”,收到的是满满一盒快要溢出来的分量,她当时既惊讶又感动的照片至今仍保存在手机里。这些散落在天南地北的温暖碎片,因为这碗面而重新被拾起,映照出生活中那些朴素而真诚的善意。



满城面馆飘香的“免费续面”承诺



在武汉,这样朴素的善意并非孤例。“老樊城”的故事传开后,不少武汉网友在评论区补充,“免费续面”的承诺,早已是这座城市许多小店的共同坚持。


随着讨论不断发酵,更多温暖细节被一一呈现。有网友分享,在马记永点单时,小程序会在选择主食后,清晰列出“免费续面”的选项,顾客可以根据需要直接选择心仪的面条规格;记者实地探访位于街道口银泰的“云味馆”,发现服务员端上米线时,会主动向每桌顾客介绍:“米线不够吃可以免费无限续加”。


马记永小程序中“免费加面”选项。


马记永的牛肉面、阿佑鲜烫牛肉米线的浓郁汤底、武汉云味馆的过桥米线、油麻港辣子鸡手擀面的筋道、王繁星面馆的家常味道……这些散落在武汉三镇的餐馆,都在用“免费续面”这个最实在的方式,默默践行着“让顾客吃饱”的朴素承诺,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与人情味。


一份朴素的外卖备注

不仅收到了一份扑出来的面

更唤起了天南地北的温暖记忆

连起了武汉城中众多小店的共同善意

这份朴实无华的温暖

正在人与人之间

静静地传递下去




(来源:湖北日报(记者 杨文漪 甄子萱) 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美食   武汉   外卖   备注   老板   襄阳   牛肉面   顾客   网友   黄酒   店员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