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开打20多天后,美方不得不承认,特朗普之前真的没有料到,中国敢跟美国这么打。
《纽约时报》日前援引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员的私下表述称,他们承认,在本轮关税战刚开打的时候,美方未能准确预测中方的反应。
由于中美双方的贸易总额巨大,他们原以为中国是最先低头的国家,可没想到事情到最后完全脱离了他们的认知。
误读中国战略定力:美国智库曾自信满满地宣称"中国将在54%关税下妥协",却忽视了三个关键事实,2018年的战略忍耐是为"新质生产力"争取时间,而非永久退让。中国用六年时间构建稀土数字化管控体系,完成RCEP关税免疫区布局。
华为5G专利费让美国每征收1美元关税,就得向中国支付0.5美元"技术使用费"。当美国财长计算关税收入时,中国已在知识产权领域完成"降维打击"。
中国在24小时内将反制关税从34%提升至84%,精准突破美国企业32%利润红线,既迫使苹果加速产业链转移,又避免引发美国失业潮。
美国对华供应链的认知仍停留在"世界工厂"阶段,却不知中国已构建起"三位一体"防御体系:
美媒纽约日报毫不客气地指出,特朗普在现实面前,生动展现了“采取最强硬路线需要付出的政治经济代价”。而美国内部官员透露,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反应产生了战略误判,他们原以为中国是最早“请求关税豁免”的国家。
事实证明,中方不但没有服软,还给出了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眼下中美地位互换,特朗普成了“最先眨眼”的一方。
这场闪电战暴露出美国单边主义的致命缺陷。当特朗普还在幻想用关税大棒收割全球时,中国早已构建起“内循环+多边合作”的双重防御体系。
从美联储拒绝降息救市,到加州百姓怒斥“圣诞礼物全靠中国制造”,美国内部撕裂让关税战变成自残游戏。
美方还有一个没想到,就是他们高层内部混乱的比预想还要严重得多。
更有甚者,连内阁成员之间都意见相左,互相掣肘。民主党更是多次公开抨击特朗普的外交策略,批评其在与“盟国”的沟通上极度失当,导致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愈发孤立。
再加上盟友的离心离德,成为特朗普“全球战线”的致命伤口。越来越多国家公开表示拒绝加入美国的关税联盟。
美方最没有想到的也是他们最怕的一点,物价引发金融地震。
美国最怕啥?有人说怕通货膨胀,但这对美国来说还真不算啥大事儿。他们以前遇到过好多回了,政府也有不少招儿能对付这种事。
真正让美国头疼的是物价乱动引起的金融地震。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这些都是美国的心头肉,尤其是外汇市场和国债市场。要是这两个地方哪天突然崩了,那可就麻烦大了,够美国喝一壶的。
关税战打到现在,美国发现情况不太妙,想达成的目标没实现,反而给自己添了不少麻烦。
美国老百姓买东西更贵了,物价飞涨,大家意见很大。像沃尔玛、Costco这样的大超市,好多中国货都卖不了了,市场上东西也变得更少了。
之前美国想让工厂搬回国内的计划也泡汤了,企业还是喜欢往外跑,这趋势很难改变。
特斯拉在柏林工厂增加产量,苹果也将部分iPhone生产搬到印度,但这些举措未能扭转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局面。
因为美国制造业的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约90%的环节仍然在中国。这使得“制造业回流”的说法显得不切实际,难以真正实现。
美国在国际上搞单边主义,让不少盟友觉得没意思,开始疏远。比如欧盟就对美国的一些做法很不满,要求赔偿损失,双方关系变得紧张。
印度在跟美国谈关税时也很谨慎,不想被美国利用,反而更积极地和中国做生意。
更让人觉得意外的是,美国一直想缩小中美贸易逆差,结果反而越来越大,美国股市也跟着波动。这些结果都跟美国政府想的不一样,显得有点尴尬。
美国几家大型科技公司市值大幅缩水,总共损失了1.2万亿美元,损失金额巨大。前总统特朗普的个人财富也受到波及,减少了5亿美元。
华尔街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加征关税的贸易争端对美国经济有害无益,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并且暗示对政府相关经济政策的不满。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给美国自身带来了负面影响。
美国政府正经历着内外压力,应对方式也在调整。特朗普总统近期对外表态,显示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意愿,这与此前强硬的姿态有所不同。
他公开承认,长期维持高关税政策并非长久之计。同时,特朗普也提到,中美双方正在积极进行对话,并对最终达成协议表示乐观。
这些转变暗示着,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谈判来缓解当前的紧张局势,寻求新的出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否认了中美就关税问题进行商讨并达成协议的说法。发言人指出,中美之间并未就此进行任何磋商或谈判。
中方明确表示,关税战是由美方挑起的,责任完全在于美方。
对于这场贸易摩擦,中方的立场始终如一,非常明确:如果美方选择对抗,中方将坚决应战。如果美方愿意谈判,中方也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欢迎对话解决争端。
这场关税战表明世界贸易正在经历重大转变。中国实力增强,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影响着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
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发展选择,值得参考借鉴。
世界贸易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各国都需要积极适应并做出调整。
中国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创新,努力提升产业水平,还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这些都让它在国际舞台上更有发言权。
在联合国的一次非正式会议上,中国面对八十多个受邀国家,公开批评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完全没有顾及特朗普的感受。
这一举动显示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越来越强硬的态度,以及它敢于挑战美国政策的决心。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多个领域建立应对外部挑战的防御体系,从而塑造新的竞争格局。这些领域包括供应链、科技、金融和国际规则制定。
在供应链上,中国掌握了全球稀土资源的大部分,并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外部压力,这种合作被称为“邻国兜底计划”。
在科技方面,中国在14纳米芯片技术上取得进展,并在5G领域构建了大量的专利,形成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如同保护城堡的护城河一般。
在金融领域,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网络已经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国家,约180个。同时,以人民币结算的石油交易份额也在增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着美元的主导地位。
在国际规则制定上,中国正努力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目前已获得134个国家的支持。此外,中国还联合了160个国家,共同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表示不满并采取行动。
关税问题像一个复杂的谜题,最终结果难以预料。中美两国未来的关系发展方向同样充满不确定性,值得持续关注。
信源:观察者网
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0280103886752616&wfr=spider&for=pc
更新时间:2025-04-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