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暗杀蒋介石的华克之来到延安后,毛主席劝道:你还是得离开

1937年4月,抗日战争即将全面爆发之际,华克之在我党华南地区组织的帮助下得以来到当时中国的革命中心——延安。

当时的华克之是有着特殊的身份且带着特殊使命的,他是李济深/陈铭枢和蔡廷锴等人联合指派的信使,代表粤系头面人物来到了延安。

5月4日,华克之得以见到毛主席,见面后他简短的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最后说道:“如今我已经无路可去,还望毛先生让我留在延安。”

毛主席沉吟片刻后却说道:“你的身份特殊,不宜留在我党的控制区,还是希望你能够回到华南,继续作为信使。”

那么华克之到底做了什么?毛主席又为什么不肯让华克之留在延安呢?

一次失败的暗杀

华克之原本是国民党左派人士,四一二后,蒋介石背离了革命道路,华克之等人也就成为了蒋介石针对的对象。

当时华克之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是和国民党右派合流,继续升官发财,要么就是死路一条!

华克之选择了死路一条,于是就被抓进监牢,幸好得到了国民党内的一些朋友帮助,这才得以脱困。

脱困后的华克之不得不离开了国民党的权力中心南京,来到了上海的租界,他在租界的家很快也成为了一个沙龙。

王亚樵、任庵、陈光国等人都时常光顾此处,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非常讨厌蒋介石,更厌恶他背离革命的行为。

华克之将自己的家取名为“危楼”,他自称自己为“危楼楼主”,之所以起这样一个名字,就是意在指代现在的中国依然“岌岌可危”。

危楼中的这些人,原本也只是在嘴上发发牢骚,直到一次事件的爆发,促使这些人开始有所动作。

1933年11月20日,国民党粤系的李济深以及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成立了抗日反蒋的革命政府。

十九路军高调宣布和红军合作,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但是当时的我党对十九路军顾虑重重。

蒋介石趁机调兵遣将,集中优势兵力对付十九路军,福建革命政府仅仅维持了三个月就崩盘了,这对于抗日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华克之和他的朋友们在上海关注了事件的全过程,他们深感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根基实在是牢固。

国民党内并非没有革命派,蔡廷锴这些人就是典型,但是他们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对抗蒋介石。

那么如果想要让革命派取得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处理掉领导本人,因为蒋介石的集团就是以他个人为核心的。

只要这件事成功,他的集团就会陷入内部争斗,革命派也就有了可乘之机,而对抗蒋介石唯一的办法,就是暗杀。

为此,华克之等人专门成立了“晨光通讯社”,借助新闻媒体的外衣收集有关蒋介石的情报。

1934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期间,华克之的朋友孙凤鸣化装记者潜入会场,打算趁着会后国民党要员们拍照的机会,刺杀蒋介石。

没曾想,蒋介石竟然迟迟不肯下楼,眼见一众人等都要走了,孙凤鸣心一横,掏枪射向汪精卫,结果他被现场的张学良及其卫士开枪击伤。

最终孙凤鸣夫妇牺牲,参与事件的很多人都被蒋介石派人除掉。

其中包括上海的“暗杀大王”王亚樵,此人逃到了广西,得到了李宗仁的庇护,但是还是被蒋介石派去的人杀害。

华克之则逃亡香港,并于1936年公开了袭击汪精卫的真相,所以后来前往延安的华克之,处境确实相当的危险。

毛主席考虑到华克之是我党联络身处香港的李济深等人的唯一渠道,所以还是让华克之“牺牲一下”,回到了华南地区活动。

而当华克之再一次活跃于台前时,就已经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了……

潜伏生涯

回到华南后,华克之一直在李济深和陈铭枢等人身边工作,直到有一天,潘汉年突然找到了华克之。

他要求华克之返回上海,帮助我党进行情报工作,华克之也就这样进入了潘汉年的系统,并且化名为张建良,他自此在隐蔽战线工作了十多年。

来到上海后,华克之又通过过去和任庵的关系,成功地成为了周佛海的座上宾,通过这一层关系,华克之还干了一件大事。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立刻开始迫不及待地接收沦陷区的各大城市,最终导致这些城市陷入了秩序混乱。

身处上海的华克之意识到自己浑水摸鱼的机会到了。

当时我们新四军的装备老化严重,武器也严重困乏,急需补充,而日军在上海的军火储备却十分充足。

日军投降,而国军尚未完全接收上海的这段时间,这些军火都成为了可以被交易的商品。

华克之就联系上了一名名叫冈田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少将,此人就负责上海静安寺路和成都路口的军火库管理工作。

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日军军火库的唯一负责人。冈田这个人是一个标准的旧日本军人,当时正深陷于战败的痛苦之中。

他不肯屈从于命运,仍然希望能够有所作为,华克之就看中了这一点,通过中间人与其接触。

华克之告诉冈田,他人士第五战区的一个实力派将领,他正在豫西南接收日军装备,很多日军的“有志之士”都去投靠了。

冈田果然上钩,也想要“加入事业”,于是他给了华克之一张军火清单,上面有十万支步枪、数百万发子弹,足够武装新四军的二十个师!

只是当时上海不属于第五战区,按道理这些武器不能给第五战区,这个时候周佛海又发挥了作用。

周佛海因为早早和蒋介石勾结,战后立刻被任命为“京沪保安副司令”,通过周佛海的关系,虽然10万步枪没能运出,但是却运出去了540箱TNT炸药以及194挺机枪。这些装备的作用,丝毫不逊于10万支步枪。

之后的华克之,继续在上海潜伏,1948年更是偷偷向我党运出了一批军用地图,这些军用地图都是当初日军绘制的,战后移交给了国民党。

这件事情,也是华克之在自己的潜伏生涯中做的最后一件大事。

全国解放后,华克之也总算得以重新用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

他也成为了当初那起对蒋介石的暗杀案件中,鲜少成功幸存下来的一位。

参考资料

《隐蔽战线上屡建奇功的华克之》 冯晓蔚

《设迷局华克之诱敌赠军火》 常家树

《卧底虎穴的华克之》 慕安

《华克之的奇人奇事》 慕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9

标签:历史   延安   蒋介石   上海   国民党   日军   我党   革命派   军火   危楼   战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