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大桥特别报道|毫米级顶推与千吨钢拱精准合龙 质量安全进度并驾齐驱!

【来源:都江堰发布】

29段钢箱梁以毫米级误差精准对接,335米钢拱在50多米的高空实现5毫米以内精准合龙……细数青城大桥建设中一次次的数字跃升,不仅是工程建设者们极致追求的生动诠释,更是对“质量、安全、进度”铁三角原则的深刻践行。这一串串数字背后都有怎样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01双向顶推 以技术革新抢回工期

2024年12月30日,青城大桥336米长的钢箱梁通过双向顶推,最终完成了毫米级的精准焊接合龙。

据都投集团下属兴市集团青城大桥项目业主代表赵洪亮介绍,桥面钢箱梁采用双向顶推,就意味着要将重达6803吨的钢箱梁从两侧的河岸相向推进300多米,然后在中间实现误差仅为毫米级的桥面焊接合龙。“在桥面中间焊接合龙的误差仅为毫米级,这对施工的精度要求非常高。”

而在采访中,负责施工的上海建工施工团队技术负责人唐皓洋告诉记者,“整个顶推施工中钢箱梁的线性控制难度非常高,我们要根据已顶推梁段的线性控制结果,来拼装后续节段的标高。”上海建工施工团队测量负责人李兵介绍,“不仅对测量精度要求高,更需要对数据的准确分析。”

图据折耳兔

针对这一情况,上海建工技术团队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控制应力,确定将钢箱梁分为29段,最大长度为36米。同时采用导梁设计,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模拟相对位置关系,及时优化设计,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钢箱梁焊好后,我们要对每条焊缝进行检查。去年夏天,在重庆的钢箱梁预制生产基地内,箱体内的温度已经超过了60度,我们检查一段下来,浑身湿透。但为了大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这样。”都投集团下属兴市集团青城大桥专班成员陶镜宇说道。

02钢拱吊装 空中精准“穿针引线”

钢箱梁顶推完成后,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钢拱吊装。按照设计,青城大桥钢拱肋是内倾12度变截面六边形提篮拱,钢拱提升段长度为234米,总重量达4539.6吨,相当于3026辆家用轿车的重量,最高空中提升高度达50多米,而钢拱的定位安装焊接精度还必须控制在5毫米以内。

这样的技术难度和要求,即使对上海建工这样的建筑巨头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完成钢拱肋的安装,我们专门设计定制了2台净高54.5米额定起重150吨的龙门吊和2台大型履带吊配合完成了低位支架安装。”上海建工青城大桥项目生产经理邓业原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然后采用2台自行设计的竖向提升索塔来进行钢拱的整体提升就位。”

技术团队提前建模,在实验室模拟各种风力、载荷,反复分析、论证、演练,最终确定采用“低位支架安装+整体提升方案”,为高空精准“穿针引线”提供了技术保障。

与钢箱梁在重庆生产后运输至现场不同,钢拱因长宽超常规道路运输标准,长途运输手续繁、风险高。因此,经多方比较,其生产厂家选在距大桥不足90公里的邛崃市,既简化了运输程序,又节省了运输周期,使项目建设“质量、安全、进度”的铁三角原则在各环节均得到坚持。

图据折耳兔

7月10日,总重57吨、长度近10米的最后一段钢拱肋被缓缓吊起。随着这节钢拱肋精准嵌入,青城大桥全桥钢拱肋整体提升顺利合龙。

03体系转换 科技智慧托举钢铁脊梁

眼下,青城大桥动力系统转换和引桥协同施工开启。这个过程如同给空中楼阁卸下它的柱子。

据了解,在青城大桥动力转换过程中,施工团队采用了分步实施、应力监控的方式,确保桥梁结构在体系转换过程中保持稳定。每个步骤都经过精密计算和模拟演练。“系杆施工、吊杆安装、吊杆张拉……在受力转换过程中,我们全程严密监控索力同步性和主梁线形,确保毫米级的精度控制。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影响成桥状态,可以说,这是对技术、管理和团队协作的极致考验。”赵洪亮说道。

随着最后一根吊索精准张拉至设计值,全桥52根吊杆索及钢箱梁的8根系杆索安装张拉工作全部完成。标志着青城大桥顺利地从施工阶段的临时支撑体系,正式转换为全桥永久结构体系,桥下河道中的混凝土临时支墩已完成其历史使命,不再承重。按计划,这些临时支墩将于今年汛期结束后被全面拆除。

与此同时,作为青城大桥引道建设的青城路金马河东西两岸道路维护工程也在同步推进。据了解,该工程起于赵公路、玉府路平交口,沿既有道路向东延伸,止于灌温路跨线桥东侧奎光路平交口,道路全长约800米,宽度约31.5米至40米,实施内容包含路基路面维护、黑石河桥等三座中桥上游侧老桥拆除及新建、防汛通道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等。

图据折耳兔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青城大桥建设中,上海建工创新开发应用的《一种用于大型门吊支腿液压调整装置》《一种用于大型构件纵横向调坡的吊装方法》等10项技术已向上海专利局申请专利。科技与智慧的深度耦合,终将托举着这座横跨岷江的钢铁脊梁,精度与速度并进,也将让青城大桥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

主管 | 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 |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主编 | 刘 洪

执行 | 韩 磊

责编 | 曾 莉

编委 | 刘文刚

编辑 | 王佳惠

记者 | 刘 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科技   并驾齐驱   特别报道   大桥   精准   进度   质量   上海   吊杆   精度   团队   技术   桥面   都江堰   误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