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湾填海鸟瞰图
印尼首都雅加达及其周边地区长期以来面临严重的洪水威胁,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雅加达每年因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0亿美元。此外,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土地下沉,使得城市的防洪能力进一步削弱。据报道,雅加达部分地区的土地下沉速度高达每年20-25厘米。预计到2050年,95%的北雅加达地区将被海水淹没 。
此外,城市过度拥挤、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印尼政府于2022年通过了《国家首都法案》,决定将首都迁至努桑塔拉。努桑塔拉位于婆罗洲的东加里曼丹省,届时将在这里建设一个兼具现代化、绿色、智能的新都。迁都的目标一来是缓解雅加达的压力,二来也能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然而,蓝图很美好,但现实推进却很困难。首先有原住民社区的土地被征用导致生计受影响的反对声音,二来迁都投资金额过于巨大,实际资金的落实情况仍不明朗,一些原本承诺投资的国际机构,如软银,已撤回投资承诺,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再有就是缅甸的内比都、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和尼日利亚的阿布贾等新首都的建设和运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败和教训,如此种种,都影响着印尼迁都的信心。
设计灵感来源于印度尼西亚的国鸟:加鲁达
在此背景下,“巨型海堤”项目似乎要更现实一些,该项目的构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当时印尼政府提出了“国家首都综合海岸开发计划”,旨在通过建设海堤和人工岛屿来保护雅加达免受海水侵袭。成功防御海水上涨威胁的荷兰一家建筑公司提供了最初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印度尼西亚的国鸟加鲁达,象征国家的复兴和对未来的保护。2014年10月,印尼政府正式启动了“巨型海堤”项目的第一阶段,在雅加达湾沿岸建设32公里长的海堤,并规划17个人工岛屿。然而,由于资金、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挑战,项目进展缓慢。据报道,雅加达湾的部分人工岛屿建设工作在2016年曾一度暂停,直到2017年才恢复。随着项目的推进,关于加鲁达形状设计的实际应用和象征意义的讨论也逐渐增多,虽然暂时并没有印尼放弃该设计的消息流出,但项目陷入停滞是毋庸置疑的。
2025年6月,新任印尼总统普拉博沃重提“巨型海堤”项目,且方案更为实际,这项国家战略项目将在爪哇岛北部沿海建设一条长达500公里的“巨型海堤”,将在爪哇岛北部沿海建设一条长达500公里的“巨型海堤”,预计耗资约800亿美元,建设周期或达20年。项目还吸取以往教训,通过公私合营模式吸引外国投资者参与。此次阅兵期间,普拉博沃便与我方讨论了该项目的合作事宜。
马来西亚方面提到的“东海岸铁路”项目则是马来西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项目的构想源于马来西亚政府推动“东海岸经济区”发展的战略。该区域包括彭亨、登嘉楼和吉兰丹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州,要想富先修路。因此,马来西亚政府提出建设一条连接东西海岸的铁路,以促进经济,改善民生。
“东海岸铁路”项目施工现场
事实上,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的建设早在2017年便已正式启动,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承建。截止2025年,项目的整体建设进度已达到85%,预计第一阶段将于2026年12月完成,正式投入运营的时间定于2027年1月,属于“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的重点项目。
此次马来西亚领导人在阅兵期间与我方沟通,则是商讨将“东海岸铁路”延伸至马泰边界。预想中,扩展工程不仅有助于促进马来西亚国内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还可能成为连接中国与泰国、甚至更广泛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更新时间:2025-09-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