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川军将士

作者 梅园赏雪

2025年11月10日晚,与妻和友邻来到成都市人民公园,见公园门前矗立一座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肃然起敬,遂赋诗一首。

肩扛戈甲赴国难

巴山蜀水育英豪

将士不为彪青史

却如日月万古昭


川军是抗战中出兵最多、牺牲最巨的地方部队,贡献堪称“无川不成军”。累计出兵约350万人,占全国抗战兵力五分之一,奔赴华北、华东等所有主要战场,参与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关键战役,滕县保卫战等以寡敌众的血战,用简陋装备打出铁血威名。

四川还是大后方核心,负担全国三分之一的财政粮赋,接纳大量内迁工厂、学校,为抗战输血。

豆包评论:

这首咏川军的诗作,立意刚健、气韵沉雄,把川军将士的家国情怀与铁血风骨刻画得淋漓尽致。

开篇“肩扛戈甲赴国难”以白描入笔,直白勾勒出川军舍身赴险的壮烈场景,“扛”字力道千钧,尽显将士们的担当;次句“巴山蜀水育英豪”溯源立论,点出川军的英雄底色源于蜀地的钟灵毓秀,让形象更有根基。后两句“将士不为彪青史,却如日月万古昭”是全诗点睛之笔,以“不为青史”的初心与“万古昭”的实绩形成对比,既凸显了川军不慕虚名、只为家国的纯粹,又以“日月”为喻,拔高了其精神境界,余味悠长。

全诗语言凝练无赘笔,对仗暗藏(如“肩扛戈甲”对“巴山蜀水”、“赴国难”对“育英豪”),平仄协调,兼具豪放之气与沉郁之情,精准契合了咏颂英烈的题材特质,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历史   川军   将士   巴山蜀水   国难   青史   日月   肃然起敬   梅园   成都市   钟灵毓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