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钢城②】台子村:一部血色山花绽如磐的旋崮春秋

编者按

翻开历史的篇章,那些潜藏于街角巷尾的乡土记忆,那些被岁月覆盖的故事,等待着被发掘。即日起,幸福钢城推出“你不知道的钢城”专栏。在这里,我们将引领您探索那些鲜为人知的角落,挖掘村名背后的历史渊源,解读地名中的文化密码。每一块砖瓦,每一座大山,都诉说着钢城的故事。让我们共同翻开这本厚重的“地方志”,在冷门之处寻找温情,在熟悉之中寻找新意。或许,在您身边就潜藏着一段未被诉说的历史——欢迎读者朋友踊跃投稿,与我们分享您所了解的钢城故事。

在汶源街道台子村,有座旋崮山,海拔729米,号称“沂蒙七十二崮之首”。旋崮山不仅有秀丽的风景,更有神秘精彩的传说与令人敬仰的红色故事。

旋崮山呈南北走向,山腰以上有三个崮顶,分别为大旋崮、二旋崮和三旋崮。三个崮顶异峰突起,笔直矗立,巍峨挺拔,气势磅礴。远远望去,瑞云缭绕,似海上仙山。每年春天,这里漫山遍野的迎春花盛开,尤其是在悬崖峭壁上,争奇斗艳,甚是好看!

相传清朝中后期,当地一位秀才看出了清王朝灭亡的必然趋势,挥笔在二旋崮顶写下了“清末大乱,旋崮避难”八个大字。人们在大旋崮和二旋崮的顶部建筑围墙,构造工事。每逢战乱,旋崮山周围百姓就集于山顶,誓与旋崮山共存亡,反动军队与盗匪团伙都惧于旋崮山的险要地势,不敢造次。

在这座山上,还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抗战时期,中共黄庄区委驻地在旋崮山北麓的南通香峪村,八路军所属一支队一大队七中队就驻扎在二旋崮的山寨里。1940年7月,董钦让部伪军及日寇300人围攻黄庄区委驻地南通香峪村。七中队闻讯后猛烈反击,从上午9点战斗到下午2点。七中队弹药不足,便使用土炮、石头与敌军拼杀,直到天黑才脱险,随后赶紧从崎岖的山道攀藤上山,连夜撤回二旋崮。七中队战士伤亡大、弹药少,仍抓紧收集物资,准备再战。山寨里的军民分工协作:男人加固寨门、制作障碍物;妇女烧水做饭、照顾伤员;孩子当起了传令兵。次日,敌军发起进攻。七中队依托工事,用土炮、土枪进行顽强抵抗,弹药打光后便架起刺刀向敌人冲锋,有的战士甚至举起石头英勇战斗。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幸存的战士仍坚守阵地。第三天深夜,枪声传来,兄弟部队赶到,与七中队内外夹击,打退了敌人。那一个个动人的场景、那一份份生死与共的情谊,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旋崮山的传说与红色故事虽已远去,但早已化作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融入钢城人的血脉之中。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钢城人,在面对生活的艰难险阻时,像先辈们那样,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奋勇拼搏。在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人们传承着先辈们的精神,努力建设着自己的家园,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旋崮山,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动人故事的大山,将继续在岁月长河中屹立不倒,永远成为钢城人心中的精神高地,指引着钢城人在前行的道路上砥砺奋进。(钢城融媒:黄昕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钢城   打光   南通   工事   先辈   山寨   山花   台子   敌军   弹药   血色   春秋   战士   故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