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安生,这个名字在香港历史上非常有名,曾经她是香港的二号人物,头顶“铁娘子”的光环。
可退休后却一头扎进了勾结外部势力的泥潭,搞得香港鸡犬不宁,并且被贴上“港独分子”和“乱港教母”的标签。
如今,她的下场成了不少人眼里的“报应”,也让很多人拍手称快。
陈方安生的祖父方振武是抗日名将,母亲更是知名书画家,本该传承家族的爱国情怀。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48年,年幼的陈方安生随父母移居香港,自此在殖民教育体系下成长。
1962年,陈方安生成为港英政府首批女性政务官,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和敏锐的政治嗅觉,她在殖民体系中步步高升,从基层公务员到社会福利署署长,她的仕途一帆风顺。
1984年,陈方安生打破玻璃天花板,成为香港首位女性署长,这一成就让她在港英政府中崭露头角。
1987年这一年,她被派往英国皇家国防研究院进修,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政治素养,更加深了她与英方的联系。
回港后,她获得快速提拔,1993年更是升任布政司,成为香港回归前的重要决策者之一。
在香港回归前夕,陈方安生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手腕,她表面上拒绝英国爵士头衔,积极参与《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工作,试图塑造亲近北京的形象。
然而,她在九号货柜码头项目中偏袒英资企业,阻挠公开招标的行为,暴露了她效忠港英政府的真实立场。
1997年7月1日的回归仪式上,陈方安生身着醒目的红色套装,在交接仪式中占据C位,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刻意"抢镜"。
回归后,陈方安生作为政务司司长,处处与特首董建华作对。
她要求公务员效忠于己,制造"两个司令部"的分裂局面;反对推行母语教学改革,坚持保留大量英文中学;在粤港融合问题上设置重重障碍,其中包括阻挠港珠澳大桥的规划工作。
更令人震惊的是,维基解密曝光她向美国提供情报的事实,证实了她作为西方代理人的身份。
她对圆明园文物拍卖的态度更是引发争议,将这种涉及民族感情的行为简单定义为"合法商业活动"。
2001年,陈方安生突然提前辞职,意图通过瘫痪政府运作来打击特区政府威信。
卸任后的陈方安生并没有选择从政坛完全隐退,而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尤其在香港的泛民主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她频繁出现在媒体上,参与并推动反对政府的一系列运动。
在2007年,她通过立法会补选成功当选为立法会议员,这一胜利使她迅速跻身香港政坛的反对派阵营,并开始与当时的泛民主派力量深度合作。
然而,陈方安生并非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议员,她背后的政治野心和动机开始逐渐显现。
2014年,她公开支持非法的“占中”运动,虽然口号是“争取民主”,但她的真实目的是借此机会挑战香港现有的政治秩序,并将社会撕裂的力量推向极致。
在“占中”运动期间,她不仅通过媒体频繁发声,还积极与反对派的其他核心人物合作,推动香港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陈方安生与外部势力的勾结,成为她政治转型的关键一环。
2014年占中运动后,陈方安生与李柱铭等泛民领袖密切联系,频繁前往美国等西方国家,借此机会争取外部支持。
她不仅通过公开演讲,向外国政客宣扬香港的“民主”诉求,还不断敦促美国政府对香港事务进行干预。
这种行为背后,透露出她不止是为了香港的利益,而是希望借外部势力的支持,推动自己在香港政坛的进一步发展。
她的言行不仅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应,也让不少香港市民对她的忠诚度产生了质疑。
陈方安生逐渐被视为“港独”的重要推手,她的言辞愈加激进,鼓吹香港应有更大自由,甚至不排除寻求独立的可能性。
2019年的修例风波,陈方安生再度站在了反对派的前线,公开反对政府的《逃犯条例》修订,并呼吁广大市民支持反修例运动。
随着她政治活动的深入,陈方安生开始通过政治众筹等手段,筹集大量资金,以支撑自己日益扩大的政治影响力。
黎智英等人曾多次为她提供政治捐赠,尤其是在她与外部势力建立更多联系后,资金的流动更加密切。
这些资金来源不仅为她提供了更多的政治资源,也让她在香港政坛的反对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她通过这些资金,不仅支持了自己的政治活动,还开始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支持者。
但随着公众的关注与舆论的质疑,她的所作所为逐渐让香港民众感到愤怒,尤其是她背后不断浮现的个人经济利益,令她的“民主旗帜”形象变得虚伪不堪。
随着2019年反修例运动的深入,陈方安生与泛民主派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复杂,她不仅与外部势力的关系日益紧密,而且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肆呼吁外国政府介入香港事务。
她曾多次赴美与政界高层会面,公开为香港暴力示威者辩护,甚至要求美国政府施加压力,以改变香港政府的立场。
她的这些行为,显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香港本地政治,而是向国际政治伸出了触角。
然而,正是她这一系列过于激进且偏离香港利益的举动,最终导致她的政治生涯迎来了转折点。
2020年,陈方安生因家庭原因宣布退出政坛,结束了她长达数十年的政治生涯。
2020年6月30日,注定是香港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随着《香港国安法》的正式实施,这座曾经动荡不安的城市迎来了由乱及治的新篇章。
对于陈方安生而言,这一天也标志着她政治生涯的终结。
国安法的实施如同一记重锤,瞬间粉碎了反中乱港势力的嚣张气焰,专门的执法机构和法律程序的建立,对那些长期从事分裂活动的人形成了强大震慑。
曾经叫嚣得最凶的乱港头目们,如过街老鼠般纷纷逃离香港,而陈方安生,这位曾经呼风唤雨的政坛"女强人",也在这场风暴中黯然退场。
她突如其来的"退出政坛"声明,与其说是主动选择,不如说是形势所迫。
那些曾经与她并肩作战的"战友"们,要么被捕入狱,要么逃之夭夭。曾经热闹非凡的反对派阵营,转眼间就土崩瓦解。
2021年12月,陈方安生的表妹方敏生因参与《立场新闻》被捕,这一事件无疑给陈方安生敲响了警钟。
她那精心编织的社会关系网络开始崩塌,曾经的亲信和合作伙伴纷纷被调查,昔日的辉煌荣耀瞬间化为泡影。
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陈方安生选择以"哀悼女儿"为由淡出公众视野。
然而,这种自我放逐式的隐退,却无法掩盖她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她极少出席公开场合,活动范围被严重限制,生活质量更是每况愈下。
更令陈方安生寝食难安的是,她随时可能面临刑事调查,执法部门的监控如影随形,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法律的注视之下。
那些曾经被她视为政治资本的海外关系,此刻反而成了她最大的隐患。
与陈方安生命运相似的,还有她的政治盟友黎智英,这位曾经的传媒大亨因欺诈罪被判监禁5年9个月,从天之骄子沦为阶下囚。
黎智英的覆灭,无疑给陈方安生敲响了警钟,也让她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如今的陈方安生,俨然已是昔日黄花,她那些引以为傲的海外人脉,在国安法的威慑下变得毫无用武之地。
曾经叱咤风云的政坛"女强人",如今只能龟缩一隅,日日惶惶不可终日。
陈方安生的悲剧,是一个政治投机者的必然结局。她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惜与外部势力勾结,企图搅乱香港的安定繁荣。
然而,历史的车轮终究会碾压一切阻碍前进的绊脚石。
长江号外——2020-06-28《“港独”女大佬终于害怕了,宣布退出政坛,祸害完香港就想跑?》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