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邀请你免费试吃
食品、糖果、巧克力等
还赠送饮料
你会尝试吗?
这些看似无害的食物
可能早已添加不明成分
伪装成各种各样的零食
极具迷惑性
“奶茶粉”、“咖啡粉”


外观:包装与市面上常见的奶茶粉、速溶咖啡粉极其相似,甚至直接盗用知名品牌包装。
成分:通常含有氯胺酮(K粉)、摇头丸(MDMA)、冰毒或其他合成大麻素等毒品成分。
危害:溶于水后饮用,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吸食后会导致兴奋、幻觉、精神错乱、心跳过速、肝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跳跳糖”

外观:包装与普通跳跳糖类似,但包装袋通常更简陋或没有正规品牌标识。打开后可能是粉末状或小颗粒状。
成分:可能含有冰毒、K粉、摇头丸等成分。
危害:服用后效果猛烈,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巨大冲击,极易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果冻”

外观:做成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小块果冻状。
成分:常含有冰毒、氯胺酮、γ-羟基丁酸(GHB - 一种迷奸药)等成分。
危害:食用后会产生强烈致幻、镇静或兴奋效果,剂量难以控制,风险极高。
“巧克力”

外观: 做成巧克力块、巧克力棒或巧克力豆形状。
成分:可能掺有大麻提取物(如大麻巧克力)、合成大麻素、摇头丸粉末等。
危害:隐蔽性强,食用后产生相应毒品的危害。
“小熊软糖”、“橡皮糖”


外观:模仿知名品牌的小熊软糖或其他水果形状软糖。
成分:常被掺入大麻提取物(如THC)、合成大麻素、LSD(致幻剂)或其他毒品。
危害:对青少年尤其有诱惑力,食用后产生强烈幻觉、焦虑、恐慌等精神症状。
“饮料”(瓶装/罐装)


外观:伪装成功能饮料、汽水、茶饮料等。包装可能模仿知名品牌或使用全外文、无明确标识的包装。
成分:可能含有γ-羟基丁酸(GHB - 迷奸药)、氯胺酮(K粉)、摇头丸(MDMA)等。有些被称为“神仙水”、“咔哇潮饮”等(注意:即使某些饮品曾短暂合法,成分也可能极其危险且已被禁)。
危害:在酒吧、KTV等场所需特别小心,离开视线的饮料不要喝。饮用后可能导致昏迷、失忆、呼吸抑制,常被用于迷奸。
出门在外
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面对各种“新奇事物”
不好奇,不尝试
避免落入圈套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