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特朗普不敢制裁中国的原因,鲁比奥说了实话,印度自吞苦果

8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能源市场的分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炼化俄罗斯原油的总量已跃升至全球第一,并通过成品油出口对全球价格形成重要调节。

同时,印度进口俄罗斯原油的规模持续增长,但再出口能力与中国有天壤之别。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依然高企,上半年接近2100亿美元,而对印贸易顺差则连续三年稳定在450亿美元以上。美国对印度加征惩罚性关税的举措引发强烈市场震动,成为本月全球财经媒体热议的焦点。

权威智库“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对全球能源和制造业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远超预期。在这一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对制裁中国的态度为何如此谨慎,成为国际关系领域最受关注的谜题之一。

关税“靶子”为何落在印度?

印度成为美国贸易制裁的主要对象,绝非偶然。8月初,特朗普以“资助俄罗斯战争机器”为由,宣布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部分商品整体税率飙升至50%。这一消息震动了孟买和新德里,也让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南亚市场风险。

印度对美出口顺差高达458亿美元,纺织、珠宝等传统优势产业深受打击,约150万个就业岗位受到直接威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盟2024年对俄贸易额高达675亿欧元,美国自身也在继续进口俄核原料和钯金。印度成为全球唯一因购买俄罗斯原油而遭美国惩罚的国家。

这一“精准选择”引发印度国内强烈反弹。印度外交部公开批评美国政策“不公正、不合理”,民众自发抵制美企,街头标语呼吁“美国制裁印度?那就让印度制裁美国!”舆论场上,“双标”成为印度网友最频繁使用的词汇。

但美国为何只动印度而不是中国或欧洲?根据多家国际媒体解读,印度的市场话语权有限,再出口能力不足,美方几乎无需承担全球油价失控、供应链中断等巨大风险。印度军备高度依赖俄罗斯,如果顺从美国,军力将受限;若倒向中俄,则难以承受西方市场的丧失。

鲁比奥“实话”搅动全球能源市场

8月17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福克斯新闻演播厅的现场发言成为国际新闻头条。当被追问为何不制裁同样购买俄油的欧洲时,鲁比奥罕见地直言:“如果追查俄罗斯卖给中国的石油,会发现大部分原油被炼化后卖回全球市场。若制裁中国,全球油价将被迅速推高,美国本土经济首先受损。”

鲁比奥进一步透露,美国参议院曾有议案建议对中国和印度同时征收100%关税,但欧洲国家私下表达了强烈担忧。鲁比奥坦言,他“不想与欧洲针锋相对”。这一番话直接揭示美国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权力天花板——中国已成为全球原油炼化和成品油输出的枢纽,一旦对中国下手,全球能源价格极易失控,成本最先传导至美国本土。

美国国际事务分析师透露,美国对华关税战的“反噬效应”愈发明显。美国股市、债市和美元汇率连遭冲击,通胀压力持续攀升。白宫顾问团队已多次警告,过度“脱钩”中国供应链,将带来制造业流失、就业岗位减少等一系列次生风险。现实约束下,特朗普只能在对华关税问题上反复使用“模糊回应法”——既保持强硬姿态,也为自己留有回旋空间。

中印关系微妙变化,平衡大国压力

印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印度正试图寻求更多外交回旋余地。8月,莫迪政府主动释放改善对华关系的信号:恢复中国公民签证,推动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与中方高层会晤。多位印度资深学者分析,这一系列动作并非根本性战略转向,而是印度为平衡对美关系恶化所作的务实修正。

中国官方对此持欢迎态度,但在实质性利益问题上保持谨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印关系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任何单边政策调整都不会影响中方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决心。

国际关系研究专家指出,印度对外依赖度极高,能源供应35%来自俄罗斯,军工体系与俄深度捆绑。美国制裁使印度两头受挤,既难以彻底与俄脱钩,也无法完全顺从美方要求。当前,印度加快推进卢比结算,与中东、东南亚签订本币互换协议,并与中国、俄罗斯积极探讨以本币结算俄油交易,提升金砖国家内聚力,尝试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

美国拉拢巴基斯坦,战略施压印度

华盛顿并未满足于单纯的贸易制裁。8月以来,美国商务部对巴基斯坦纺织品给予5%关税减免,并推动12亿美元油气协议。美国商务部长公开表示,“三个月走完印度三年谈判路”,意图通过拉拢巴基斯坦,削弱印度在南亚的地缘优势。

这一策略引发印度政界警觉。多家印度主流媒体警告,美国正试图通过“扶巴制印”,倒逼印度在全球能源博弈中让步。美国智库《外交事务》分析,印度自身反击力量有限,短期内难以摆脱对美市场和西方资本的依赖,制裁压力下的印度,只能不断寻求外部平衡与内部消化。

特朗普“模糊回应法”背后的真实困局

8月19日,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试图推动俄乌停火,但双方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此后,外界普遍猜测美国是否会加码对中国的次级关税。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展现惯用伎俩:“今天不必考虑,两三周后再说。”这一模棱两可的表态,实际上反映了美方对全球经济震荡的深刻担忧。

美国官方数据显示,春季以来,对华关税战未能迫使中国让步,反而在美国通胀、就业、资本市场等多个层面引发连锁反应,白宫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后果记忆犹新。特朗普一边高调表态“随时可以出手”,一边又迟迟不敢下达新一轮关税指令,体现出极强的政策避险倾向。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分析,当前美国对中国商品进口依赖度仍高达18%,若贸然升级制裁,供应链断裂带来的涨价压力难以承受。美国国内强硬派希望借加税打击中国,但来自能源、制造业和金融市场的反作用力,令决策层不得不反复权衡。

全球秩序的多元化与美国“弃子”逻辑

8月,多家国际媒体发表深度评论,认为美印关系已跌至近十年最低点。《华盛顿邮报》直言,指望印度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与军工联系,是“自欺欺人”。美方将印度当作可弃用的“棋子”,短期内或可收割政治筹码,但长期来看,全球多极化趋势已不可逆转。

欧盟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始终保持与美方协调,但对美国施压并未落到“自己头上”感到庆幸。欧洲国家私下表达担忧,不愿美方将关税战升级至自身。美国对中国、欧洲、印度的区别对待,正加剧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格局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中国能源网:2025-08-18 16:55:为何只惩罚印度买俄油?鲁比奥宣称对中国制裁会推高油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财经   印度   苦果   中国   实话   原因   美国   关税   俄罗斯   全球   美方   能源   原油   巴基斯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