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中航道桥首个主塔墩承台浇筑完成



4月26日

由沪杭客专公司建设管理

中铁大桥院和中国铁设联合设计

中铁大桥局承建的

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三塔钢桁梁斜拉桥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中航道桥

首个主塔墩承台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

标志着这一世界级跨海工程

取得阶段性进展

中航道桥正式进入主塔施工阶段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

是南通至宁波高铁的控制性工程

包括北、中、南三座航道桥

和跨大堤、海中、浅滩区引桥

全长29.2公里

采用时速350公里的双线无砟轨道设计

目前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

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



此次施工的中航道桥

全长1.43公里

孔跨布置为

85.4米+182米+448米

+448米+182米+85.4米

世界最大跨度

无砟轨道三塔钢桁梁斜拉桥

共设3个主塔墩和4个边辅墩

桥塔设计为钻石形

中塔高202米

边塔高198.5米



本次浇筑的81号主塔墩承台

为圆端形结构

长61.8米、宽36.3米、高7米

面积相当于5个标准篮球场

混凝土浇筑量达13800立方米



由于杭州湾海域

风大、浪高、潮急

而中航道桥的施工区域

又完全“飘”在水中

无论是人员还是材料

到中航道桥施工区域都必须乘船

施工区域离岸约7公里

根据交通管制要求

当风力达到8级及以上

能见距离不足1000米

波高大于2米等任意一种情况出现时

船舶都不能通行



再加上该海域潮汐现象显著

潮水低了

船靠不上码头

潮水涨得急

水流冲刷大的时候

船舶同样无法通行



因此

适合船舶停靠

和运输的时间非常紧张

如何利用有限的窗口期

将1370余吨钢筋及大量建筑材料

高效运输到施工现场

并确保各工序紧密衔接

成为承台施工的最大挑战



为解决这一难题

项目团队运用“潮汐动态数据库”

将相关部门的潮汐预报

与码头实时潮位数据结合

再运用专业算法

预测当天潮汐变化规律

据此优化钢筋、冷却水管

劲性骨架等大宗材料的运输计划

实现材料供应与潮汐变化的精准匹配

确保材料运输“零延误”



此外

海事部门也推出“一站式”服务保障

为大宗材料运输船

开辟绿色行政审批通道

同时运用“VTS+无人机+海巡艇”

多维度护航模式

全力保障船舶运输安全



除原材料运输外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的温控问题

也是此次承台施工的难点之一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项目团队采用

“前端防、中端管、后端查”

全链条控制措施

通过信息化监测系统

实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

并利用承台内提前布设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进行混凝土温度调控

防止混凝土因水化热过大引起开裂

影响结构质量



承台浇筑刚刚结束

下一阶段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就已准备就绪

项目部提前谋划

将准备工作提前落实到位

将设备材料等提前组织到位

确保从承台到塔座到主塔的

施工工序转换衔接顺畅快速

继续拉满弓、铆足劲

快速推进上部结构施工



南通至宁波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盐城至南通高铁南通西站起,向南经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引入宁波枢纽宁波站,新建线路长3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10座车站,建设工期5年。南通至宁波高铁建成后,将与盐城至南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昆高铁、宁波至台州至温州铁路、沪宁沿江高铁等多条线路相连,对于完善长三角地区路网结构布局,方便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监制|舒智明

审核|祁曙光

编辑|刘佩娅

图文|于淼 朱仁博

来源|四公司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项目部



【相关推荐】

中铁大桥局党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

捷报频传!池州长江大桥、崇明特大桥、隆兴大桥喜迎重要节点

百年忆巨匠 与桥话沧桑!纪念方秦汉院士诞辰100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中航   杭州   大桥   盐城   南通   潮汐   宁波   混凝土   船舶   铁路   材料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