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饮酒能降低心血管风险?新研究揭示原因!喝点小酒真有好处?

在南方的小城里,72岁的刘大爷是远近闻名的“酒中豪杰”。每逢傍晚,他总要和街坊们在巷口摆上几样小菜,再来上一杯黄酒。

邻居老周摇着头劝他,“刘哥,年纪大了,喝少点吧。”可刘大爷总笑呵呵地回击道:“我这叫‘小酒怡情、活血通脉’,电视里专家都说适量喝点酒对心脏好呢!”

谁知,去年体检时,医生在给刘大爷看化验单后难掩疑惑:“你这血脂不错啊,心电图也挺稳定,就是肝功能有些小问题,最近喝酒多了吧?”

刘大爷一头雾水:这“适量饮酒”到底是福还是祸?喝点小酒,真的能保护心脏吗?

这样的话题,或许正困扰着无数中老年朋友,“适量饮酒能降低心血管风险吗?”“是不是都应该每天来一杯?”尤其是每当亲友聚会,关于“喝酒养生”的说法总让人拿不准主意。最新权威研究又带来了哪些信息?小酒,究竟能不能托付给它我们的健康?

适量饮酒与心血管健康:真有好处,还是误解成风?

市面上关于饮酒“好”、“坏”的说法,流传甚广。最典型的养生观点便是:“每天一小杯红酒,有益心血管。”但真相并没有你想象中简单。

医学界所谓的“适量饮酒”,标准极为严格。按世界卫生组织(WHO)与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0-30克(约一瓶啤酒或一杯150ml红酒)。

女性每日不超过10-20克(相当于半瓶啤酒或半杯红酒)。这个“适量”,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喝超了”而不知。一旦饮酒超标,风险问题就会迅速增加。

部分大型队列研究(如《柳叶刀》涉及近60万人的追踪分析)指出,“极少量饮酒者”部分心血管发病率略有下降,但并未证明饮酒是“健康长寿”的秘诀,其背后机制也远比“一句话”复杂。

为什么曾有观点说:“喝点小酒有助心血管”?主要依据如下

HDL提升作用:酒精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帮助“清理”血管内有害胆固醇(LDL),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抑制血小板聚集,适量饮酒较少发生因血栓形成导致的梗塞性心脏病;减少慢性炎症反应,酒精一定程度上减低体内慢性炎症,减少心血管事件。

但这些优势背后,却藏着巨大的“信息缺口”。首先,所谓好处仅针对极少量、规律饮酒的人,并不适合患有高血压、肝病、胰腺炎、消化道溃疡或家族心血管风险高者

长期饮酒与多项健康隐患如肝脏损伤、心律失常、癌症(包括口腔癌、肝癌、乳腺癌等)高度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酒精列为Ⅰ类致癌物。所以医学共识也强调:“饮酒‘护心’的说法,远远被其带来的全面健康风险所抵消。”

红酒比白酒、啤酒更健康?真相远不是广告说的那样

红酒常被当成“健康小酒”的代表,原因主要在于其含有多酚类化合物(例如白藜芦醇),有抗氧化、抗炎之说。

但科学研究发现:实际上,普通饮用的一杯150ml红酒,含抗氧化物数量极微,远不如同等量的蓝莓、葡萄等新鲜水果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啤酒,其中最有害的成分仍然是酒精本身。靠“红酒养生”换心血管健康,只会落入“自欺欺人”的陷阱。

喝酒护心,到底该怎么做?

权威专家建议:“滴酒不沾才是下限,不喝酒比喝任何‘适量之酒’更安全。

尤其是本身有慢性病、肝肾功能欠佳、心脑血管事件病史的群体,即使所谓“每天一小杯”都未必安全。如果你有长期饮酒习惯,务必做到量的精准控制,远离酗酒

不饮酒者,不要因“护心”而特意开始喝酒;有饮酒习惯者,严格限定每日饮用量,绝不能当作“放纵借口”;定期体检,监测肝功能、血压、血脂等。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红酒与心血管健康研究进展》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心血管健康知识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养生   心血管   好处   风险   原因   红酒   健康   酒精   世界卫生组织   啤酒   心脏   说法   权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