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彩六盘丨丝路古道的文明交响

7月4日,上海博物馆东馆的灯光柔和地洒下,照亮了一件腹部雕刻着古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场景的北周鎏金银壶。

这件来自1500年前的波斯萨珊王朝珍宝,以其37.5厘米的鎏金身躯,连接起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文明、波斯萨珊王朝和公元6世纪的中国北周王朝,成为丝绸之路文明交流最璀璨的见证。

鎏金银壶

7月9日,“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将在上海拉开帷幕。这件来自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北周鎏金银壶,无疑会是全场最耀眼的明星。它与300余件从固原黄土地下“醒来”的兄弟姊妹们一起,共同讲述着一个传奇故事:固原,这座六盘山下的古城,如何成为丝绸之路上千年不息的文明十字路口。


固原,古称“大原”。《诗经》记载周宣王曾在这里“薄伐玁狁”。它卡在黄土高原与游牧草原的咽喉,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风。

风,最早带来的是青铜的铿锵。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义渠、乌氏这些彪悍的戎族驰骋于此,他们把对骏马、雄鹰、猛兽的热爱,化作一枚枚小巧却充满力量的青铜牌饰。固原出土的471件青铜器里,那些奔腾的动物纹饰,是草原风掠过中原大地的第一声交响。

接着,风吹开了帝国的大门。秦始皇的驰道从这里碾过,汉武帝的高平城拔地而起。张骞凿通西域后,固原的萧关古道,成了驼铃叮当、商贾云集的“黄金通道”。东西方的种子、织物、奇珍异宝,开始在这条路上流淌。固原,稳稳接住了丝路东段北道的命脉。

北魏时,鲜卑人来了。固原西郊雷祖庙村出土的那具漆棺画,堪称一部微缩的“世界文化地图”:棺盖上画着中原孝子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鲜卑装束的骑士却在棺侧弯弓射猎,而那些分隔画面的火焰纹、龟背纹带着浓郁的波斯萨珊王朝气息。同一幅画上,儒家的孝道、鲜卑的勇武、波斯的装饰艺术,和谐共生。丝路的风,把不同的颜料吹到了一起,调出了固原独特的文化色彩。

随着僧侣的脚步,佛教沿着丝路传入固原。北魏至隋唐,开窟造像之风盛行。固原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佛、温润的玉菩萨,眉眼低垂,宁静安详。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信仰,也能成为连接东西的柔软纽带。

而当历史的指针拨到北周,固原迎来了它作为“国际都会”最辉煌的瞬间。1983年,固原南郊乡深沟村,考古学家们屏住呼吸,打开了北周柱国大将军李贤的墓室。除了那件讲述希腊故事的鎏金银壶,另一件珍宝同样令人震惊——一只晶莹剔透、泛着梦幻碧绿光泽的凸钉玻璃碗。碗壁上14个凸起的圆饰,像凝固的气泡,这是波斯萨珊王朝玻璃工艺的巅峰之作,在当时,价值远超黄金。

一位北周的中国大将军,长眠时身边最珍视的器物,一件讲述着地中海的古老神话,一件闪耀着波斯帝国的科技荣光。它们是如何跨越千山万水,最终汇聚在六盘山下的固原?

这本身,就是丝绸之路上最动人心魄的传奇。它们安静地躺在李贤墓中,宣告着固原绝不仅仅是边陲要塞,它曾是吸纳四方文明精华的国际橱窗。

隋唐的固原,粟特商人是活跃的主角。史射勿墓壁画上那位执刀的武士,高鼻深目,典型的胡人相貌,却身着汉式的宽袍大袖。身份的融合,就在这一笔一画的衣纹里悄然完成。 丝路带来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人群交汇与多元文化的重塑。

宋元明清,金戈铁马成为边塞的主旋律。 好水川、定川寨战役的兵器出土,诉说着宋夏争雄的惨烈。固原的军事色彩浓了,但丝路的血脉并未断绝。清代那块“三关口筑路碑”,用独特的“八分书”体,记录着清廷对这条古老通道的修缮。

从戎族青铜牌饰上跃动的兽影,到李贤墓中希腊神话与波斯珍宝的共舞,再到粟特武士悄然换上的汉家衣冠……固原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枚清晰的“交融印记”。 它们无声地讲述:在丝绸之路上,没有一种文明是孤岛。

出土于固原的这些文物,正是这场千年文明对话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其非凡价值的最好证明——它们不仅是宁夏的骄傲,更是人类共享的记忆,足以登上上海这样的世界舞台。

时间回到1983年。那一年,李贤墓的惊人发现震惊了考古界。也正是在这一年,12月30日,宁夏固原博物馆在县文物工作站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 仿佛是命运的巧合,新生的博物馆,立刻迎来了一份厚重的“贺礼”——那些深埋地下千年的鎏金银壶、玻璃碗、壁画……亟待专业的呵护。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建馆之初,条件艰苦。但守护者的热情,如同六盘山上的松柏,坚韧而执着。

1988年9月,一座融合了唐代建筑风格的陈列大楼在固原矗立起来,古朴典雅,成为城市新的文化地标。那些从李贤墓中“回家”的国宝,终于有了安稳的栖身之所。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固原博物馆的藏品,从建馆时的数千件增长至如今的近2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23件(组),二级、三级文物更是数以千计。那件北魏漆棺画、那尊讲述希腊神话的鎏金银壶、那只梦幻的萨珊玻璃碗,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镇馆三宝”。每一件文物的入库、修复、研究,都凝结着几代文博人“热忱坚守”的心血。

固原文物,不甘仅被守护与展示。它更渴望成为一座桥,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固原与世界。

此次上海大展,让固原的瑰宝闪耀国际大都市。这种资源的共享与共建,为沪宁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承载着丝路精神的固原文物,发出文明互鉴的崭新邀约。 让世界,不仅看见固原,更能听见那来自丝路古道、穿越时空的文明交响。

记者:张鑫潼 安磊

来源:固原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历史   华彩   丝路   古道   文明   固原   鎏金   波斯   北周   文物   王朝   博物馆   丝绸之路   青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