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在罗永浩质疑预制菜事件后宣布在10月1日前完成系列整改。今天是国庆节,也开启了长达8天的假期,蜂拥各地的人们在选择吃饭的地方时,会不会想到这些日子饱受煎熬的西贝——既然已经开始整改,并抢在10月1日前完成,是希望借此来吸引顾客。
不过,从西贝整改措施上看,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甚至是南辕北辙:在当下消费降级的状态下,好吃不贵才是王道。而这正是西贝当初起家时走的路径。
西贝的整改动作,可以概括为三个维度:
全面取消“25分钟上菜”计时沙漏,将9类菜品从中央厨房预制改为门店现制,包括羊肉串现切现串现烤、猪排改用生排骨现炒、卤肉门店现卤等。儿童餐鳕鱼条升级为原切大黄鱼现炸,燕麦小米粥改用新鲜金瓜片现熬。
后厨的植物用油,更换为非转基因大豆油,甚至规定西兰花使用期限缩短至1个月。
向到店消费者发放100~1000元不等的代金券,拉动客流。
这些措施,看起来颇有些“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推出低价单品,反而衬托出核心菜品的昂贵;强调高端食材,成了价格高昂的“正当理由”;发展副牌则分散了精力,未能强化主品牌的核心价值。
这些零散的调整无法撼动其背后庞大的成本结构与定价体系。当消费者认为一家餐厅的“价值感”与“价格”不匹配时,任何局部的、营销式的补救都显得苍白无力。问题的核心,在于品牌与大众消费预期的断裂。
我们不妨将目光拉回西贝声名鹊起的早期。那时的西贝,以其地道的西北风味和极具亲和力的价格,俘获了众多食客。莜面、炒二道、功夫鱼、黄米凉糕、羊肉串……这些带着浓浓西北情怀的菜品,以扎实的用料和纯正的味道,定义了“质优”。
更重要的是,当时“十个人吃饭也就千元出头儿”的价格,让家庭聚餐、朋友小酌变得轻松而无压力。这种“质优价廉”的定位,让多少人愿意亲近,成就了西贝最初的品牌魅力与市场基础。
时移世易,这次罗永浩吐槽西贝饭菜价格贵,5个人吃了800多块。贾国龙满是委屈地回应说15个菜830元,“真的不贵”。作为普通的顾客,人均55元决不能栓便宜,而在贾国龙这位经营者的眼里,客单价80元起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才自信满满地说出“真的不贵”。
贾国龙先生大概没有注意,当前宏观环境正经历“消费降级”的理性回归。消费者捂紧了钱袋子,对非必要支出愈发谨慎。除了追求效率与性价比的连锁快餐,人们走进常规餐厅的频率在降低,因为“饭馆的菜价真不低”……
在这种背景下,西贝若继续维持其高高在上的价格体系,无异于将基本盘客户推向更具性价比的竞争者。市场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好吃的饭菜,亲民的价格,已成为当下吸引顾客走进餐厅的关键!而这不正是西贝起家时的“初心”吗?
因此,西贝的整改不应是小打小闹,而应是一场深刻的、指向“质优价廉”的回归革命。这绝非简单地降低菜品份量或品质,而是要通过仔细审核并重塑整个供应链能力,从源头到餐桌,挤出一切可以挤出的成本水分。
西贝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拥有十几个品牌,相信其供应链建设已经十分成熟,规模化集采,流程数字化管理,加工、仓储、物流各AI管理……对于西贝这样的餐饮集团应该是常规操作。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搜索结果
如果想再深化,甚至可以考虑与京东这样的供应链巨头合作。京东在生鲜冷链、仓储物流、数智化供应链管理上的强大能力,可以帮助西贝实现更高效的库存周转、更低的物流成本,并借助其大数据分析更精准地预测市场需求,实现精准采购。
通过供应链的极致优化所节省下来的成本,最终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菜单的价格上,在消费降级大环境下,让消费者清晰地感知到“价值回归”,重塑品牌信任、赢回流失的顾客。
结 语
“民以食为天”,餐饮的本质终究是“好吃不贵”。西贝的“好吃”战略不应是高昂价格的遮羞布,而应成为“价廉”的坚实基石。
西贝三十余年的积累、建设,其供应链能力不低。依靠科技的力量,重拾起“质优价廉”这把金钥匙,托举起下行的周期,再次赢得消费者发自内心的亲近与选择,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END
提示:
* 本文为“食材界”原创,欢迎业内外媒体转载。
* 关注“食材界”头条号,“今日头条”搜索“食材界”。
* 本文同步“食材界”微信公众号(ID:ShicaiWorld)。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