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更深,90年、20年后的年轻人成为职场主力,低度酒将成为未来主要消费品
在白酒半年报未出之际,在未看到业绩下降之前,我们来讨论一下白酒行业未将如何走?低度酒能不能成为未来白酒的主打产品?
因为2025年5月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要求公务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简称“新禁酒令”),限制吃喝后,导致很多五星级酒店开始摆摊。
这种降维打击,对地摊、饭店也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酒店的生意不好,那么白酒企业的生意又会好到哪里去呢?
可以预料,这应该会直接影响白酒企业二季度的业绩。
我们应该知道,高档白酒的消费场景以应酬为主,主要就是政府和商务宴请。
禁酒令一出,消费直接疲软。
既然这种消费场景减少,那么日常的消费就尤为主要。
而日常消费的主力以年轻人为主,中年人的消费欲望已经降低,应酬消费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既然能够名正言顺的取消这种吃吃喝喝又何乐不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年轻人为主,白酒行业如何能够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就尤其重要。
看上面的截图,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洋河、酒鬼酒都研发、推出了6°~45°低度酒。
说明低度酒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
但是,现在普遍的观点是:年轻人不喝白酒。
一、年轻人到底喝不喝白酒呢?
根据研究发现,适应18—34岁消费低度白酒逻辑:低度化(10°左右)、健康化(微醺不醉)、场景碎片化(露营/独酌)构成核心需求。
且消费者中女性占比67%。
这应该就是Z时代向消费场景转变的明显特征。
低度白酒从2020年的200亿元,到2024年的570亿元,预计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50亿元。
年轻人消费群体也从2020年的60%到2024年的68%,预计2025年能够达到70%。
未来竞争关键在于场景渗透力与健康价值升级。
根据终端反馈:深圳山姆会员店中,泸州老窖、五粮液中端低度酒成年轻人首选。
低度白酒还有一个开瓶率优势:低度白酒开瓶率超30%,高于高度酒(15%—20%),复购率提升25%。
根据梅见青梅酒出口35国来看,低度白酒国际化之路将更加顺畅。
正是口味的原因,白酒的国际化道路一直不理想,而低度酒的口感可能更适合外国人的口味。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年轻人对白酒并不排斥!
二、低度酒会不会拉低企业的毛利率?
根据资料显示,53度茅台酒与43度茅台酒的价差在1000元以上,高、低度国窖1573的价差也在200元以上。
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价格的下降是必然的。
那么价格的下降就代表利润的减少,利润的减少就是毛利率的下降。
这样会不会对白酒的高档品牌产生影响呢?
有人可能会认为高度酒变低度酒,是无形的增加了白酒企业的利润。
认为酒是通过勾兑而成的,或者在烧酒的时候,度数低出酒更多。
就想当然的认为白酒度数低了之后,产量就高了,毛利率更高了。
其实不然。
白酒度数低了之后正常的话就会寡淡无味。
从相关数据显示,低度酒要保证度数低口味和风味不变的技术难度是很大的,相对于高度酒成本要增加40%以上。
所以从目前来看,低度酒对企业的毛利率是有一定影响的。
那会一直这样吗?
三、低度酒与高端战略是否冲突?
大家应该也知道,中高档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如何协调中高档酒战略不变的情况下发展低度酒应该是当下白酒企业的难点。
价格的下降是不是与白酒向中高端转换的趋势相反?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价格的下降,毛利率的下降,就不是高端酒该走的路,看似无解,其实也并非无解。
四、长期看低毛利率是暂时的
为什么这么说?
任何事情都是需求决定的。
价格可以随着供需关系的转换而变化。
低度酒也不是一定就只适合年轻人,中年人对健康的理解可能要远高于年轻人。
这样去理解,低度白酒的消费场景发生变化后,需求就会出现。
当一种产品出现的机会多了之后,也会慢慢的提升品牌力,低度酒也能作为高端酒。
因为,从健康角度看,低度酒在应酬上可能根据优势。
喝低度酒身体的压力更小,更健康。
一个人在同样的酒量下,能够和客户喝得更尽兴。
并且有专家认为:高度酒保持高端品牌,低度酒作为未来消费的主力,迎合日常消费。
最近,消费观念已经有了变化,低度酒也能有“面子”了。
未来可能低度酒会成为白酒的主战场。
当受众更多后,价格可以上涨。
只要喝的人多了,认可的人多了,同样的酒换个包装可以卖出不一样的价格。
且在技术更成熟后,成本会下降。
所以低度酒照样可以做成高端酒,那么毛利率低是暂时的。
而且,如果销量占比不高,影响不大,对整体的毛利率影响就不是那么的大,占比高之后,说明受众多了,那么可以提价,自然也就解决了低毛利率的问题。
所以可能从短期看,毛利率低也不是很大的问题,可能也是我多虑了。
五、泸州老窖的6°白酒
在上图中,泸州老窖的低度酒是6~38度,6度的相当于是啤酒的度数了。
这么低的酒,会不会和白开水差不多?
这样的酒技术难度应该更大吧?
有专家认为:对白酒而言,低度也不是越低越好,25度—40多度是国际通行的烈性酒普遍度数,也是人类接受酒精比较合适的阈值,再低了可能就脱离白酒品类本身的一些优势了。
这是不是打破了惯例?
我对打破惯例的这种行为很感兴趣,如果要和别人不一样,行为上也要和大众不同。
6度的白酒和啤酒应该是没有多大差别了。
这是要和啤酒争市场了?
很有想象力!
而啤酒正是年轻人消费的主力军。
当白酒也能跟啤酒一样用瓶吹的时候,是不是很有面?
2023年,啤酒的全球规模为4.8万亿~5.5万亿元 ,而烈性酒的消费额大约在2.5万亿元~2.8万元。
中国市场规模大概在8618亿元。
如果白酒能够从啤酒的市场份额上分一点,白酒的增长空间就一下打开了天花板。
后记: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原本是要写低度白酒的战略意义。
原本我以为白酒企业做低度白酒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要喝低度的,直接喝啤酒喝黄酒就可以了嘛。
为什么要喝白酒?
喝白酒的目的不就是烈嘛?
但是,经过资料数据的了解,低度白酒的消费需求是真正存在的。
并且,山西汾酒本身就是清香型,这几年山西汾酒的业绩增长这么高,可能就是刚好遇到消费者对口味的转换期。
现在我认为低度白酒大有可为。
原本我对白酒的认知是“年轻人不是不喝白酒,而是喝不起高档白酒”。
现在,我的想法是“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会去喝低度白酒”。
这是从观念上的彻底转变。
不管是从中高档酒还是低度酒,基本的核心是健康的追求。
所以,白酒的分析以后要加上低度酒的因素分析。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下次再见吧!
我的持续输出来自于您的认可,请动动您的小手点个“在看”、“关注”,为了方便查看数据请“收藏”起来吧!
如果您认为有点价值那么也请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个人投资的记录,所谈及的投资标的不涉及任何形式的推荐,请独立思考,并自担风险。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