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中伏,建议中老年人1不出,2不晒,3不贪,4要吃,平安过伏

导读:明日中伏,建议中老年人1不出,2不晒,3不贪,4要吃,平安过伏。

#夏日生活打卡季##中伏#

炎炎三伏过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闰六月初六要到了。这天可是有些不一般,因为这天是三伏天中的第二伏,中伏。中伏,是三伏天中的核心阶段,通常是一年里最热的时段,这是由于热量积累效应、高湿度和副热带高压控制所致。

据悉,中伏天,往往受副热带高压摆动影响,下沉气流抑制云层形成,导致出现持续晴热天气‌,而且从入伏开始,地表每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持续大于散发热量,这种能量盈余在中伏期间达到全年峰值‌,为此中伏就成了一年里最热的时段,再加上此时湿气大,降雨频繁,为此就形成了“桑拿天”。

而民谚有云“夏有三伏,热在中伏”,其意思就是说,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段出现在三伏天的中伏阶段。

而且民间还有“五日不雨为小旱,十日不雨为大旱,半月不雨为烟”的说法。其意思就是说,在中伏时节,通常会有这样的天气现象,那就是5天内不下雨,就会出现干旱的情况,10天不下雨,就会出现大旱,半个月不下雨,那么田地就会旱冒烟。这足以说明,中伏天对于未来的气候有着很大的影响。

此外,对于今年的中伏而言,民间还认为是近10年最短中伏,因为仅有10天,而且今年的中伏还出现在了闰六月,因此属于非常难遇的一天。而在这样的中伏天,民间少不了的就是有很多的忌讳,其中老人说,无论多忙,都要记得1不出,2不晒,3不贪,4要吃,平安过伏。具体指啥?

建议中老年人1不出,2不晒,3不贪,4要吃

1不出:不建议出行

随着中伏天到来后,高温中暑风险‌就会增加,尤其是午间11:00-15:00地面辐射热达峰值,紫外线强度为清晨5倍,外出就会导致人体汗液蒸发受阻,易引发热射病‌。尤其是中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弱,易引发中暑、心梗或中风,因此这个时节就不建议大家外出,即便外出也要做好防晒防晒准备。

2不晒:不建议晒背

我们都知道,在民间有三伏天晒背的说法,其目的是疏通经络,祛除寒气,帮助人们增强体质。但到了中伏后,就要注意了,因为中伏是一年中最炎热时段,气温高、紫外线强,而晒背就会导致皮肤灼伤‌。而此时若晒背需严格控制在早晨或傍晚短时间进行,但多数人难以掌握合理时长。因此不建议这段时间晒背。

3不贪:不建议贪凉过度

由于此时正值酷热时节,人们体感上往往会闷热潮湿,为此很多人都喜欢在这个时候贪凉,如空调温度过低,冷风直吹、长时间洗冷水澡、饮用冷饮等。可殊不知,这种方式虽然会让身体短时间内得到凉意,但是还会引发“阴暑”或面瘫‌,以及消化问题及心血管问题。因此,中伏不建议贪凉过度。

4要吃:建议吃面和鸡鸭

民谚有云“头伏饺子二伏面”,到了中伏,民间就讲究要吃面,而且是热汤面。因为热汤面可以促进胃肠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和内脏散热,让人反觉凉爽‌;而且伏天胃液分泌减少,软烂的热汤面能减轻消化负担,养护脾胃‌。此外,传统认为鸡肉性温,适合中伏天调理脾胃,鸭肉性凉,更适合中伏祛湿解暑。因此,到了中伏天,民间就有了吃面和鸡鸭的说法。

总结,明天就是中伏天了,希望大家都能跟随传统行事,不忘老传统,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自己健康的保障。虽然这些说法都是古人留下的,但都有一定的道理可言。

话说,你准备好迎接中伏天了吗?你们那边中伏都有何讲究?可以留言,跟大家聊聊,你们那边的讲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养生   中伏   平安   中老年人   明日   建议   伏天   民间   汤面   说法   民谚   时段   时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