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7世纪延续至20世纪初的“万里茶道”,是继古代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干线总长1.4万公里,始于福建武夷山,终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缘起于东方的神奇树叶漂洋过海征服欧洲贵族的味蕾之后,在17世纪成为席卷欧洲的饮茶时尚。
2012年,湖北率先启动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和联合申遗工作,发表了《赤壁宣言》。
2015年,万里茶道沿线各省共同推举湖北省和武汉市作为万里茶道申遗的牵头省份和牵头城市,申遗工作开始有序推进。
2019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万里茶道申遗进入实质性申报程序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牵头省份的湖北和牵头城市的武汉,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牵头建立包括福建、江西、湖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8省(区)协调机制(2021年安徽省加入),组织专家行走中国南北大地,考察遗产点,撰写申遗文本,并建立起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合申遗沟通机制;连续5年策划组织开展群众性活动,以自驾游集结赛的形式,探访重要遗址点、茶园、茶企,从一镇一馆、一园一厂、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端倪中,探寻那些历史故事,点燃申遗的热情;策划推出万里茶道主题游径,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已经初见成效。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在这方面,湖北得“天”独厚。
湖北地处北纬30°黄金地带,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茶祖”神农最早发现了神奇的树叶:“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的古字)而解之。”
从“茶祖”到“茶圣”,再到17世纪成为“万里茶道”重要源头,缕缕茶香绵延不绝,荆楚茶产业蓬勃发展。
老天爷赏饭,湖北人也很努力,2023年,湖北茶产业产值达到800亿元,正在向千亿元产业冲刺。
湖北还得“中”独厚。
商埠重镇的汉口,因舟车转运之利,成为万商云集、茶商争流的东方茶港。来自南方的茶叶,在汉口经水路集散后转运北上,辗转销住西伯利亚、莫斯科、圣彼得堡和欧洲。
茶道古今,对湖北都有着独特的意义。牵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湖北来说,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情怀。
2024年8月11日至9月3日,中蒙俄万里茶道联合申遗考察暨自驾游活动,跨越中国、蒙古、俄罗斯三国,途经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赛音山达、乔伊尔、乌兰巴托、苏赫巴特、恰克图、乌兰乌德和利斯特维扬卡等地,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落幕。
活动沿途探访万里茶道上重要遗址点,深入考察茶商住宅、茶叶交易市场、寺庙教堂等历史建筑,以及当地各具特色的茶叶博物馆,并与当地政府官员及有关专家围绕万里茶道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申遗工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这次活动不仅标志着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更是三国人民共同守护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生动实践。
万里茶道以茶为媒,横跨欧亚大陆,构建了一条重要国际商道,带动茶叶种植、加工、运输、贸易、服务相关行业,以及沿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万里茶道作为一条散发着历史韵味的和合之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可以期待的是,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将让古道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必将会开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陈书华,资深媒体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