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无力接班,无锡老板套现10亿,把家族产业卖给了国资

在无锡这座工业重镇,项洪伟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亿万富翁的传奇故事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他靠着自己的双手和脑子,从零干起,把洪汇新材打造成了行业里的老大。可惜啊,家族企业这东西,不是说传就能传下去的。2020年,他把董事长位置交给了儿子项梁,本想着顺顺利利交班,结果却搞得公司一团糟,业绩直线下滑。没办法,项洪伟最后下了狠心,把控股权卖给了无锡国资,套现10个亿,把家族财富保住了。这故事里,有奋斗的汗水,有传承的难题,还有关键时候的果断抉择,值得咱们好好琢磨。

项洪伟:从流水线工人到行业大佬

项洪伟,1967年出生,无锡本地人。那年头日子不好过,家里没啥背景,他就16岁进了无锡县嵩山联营厂,成了一名流水线工人。工厂里机器声音震耳朵,空气里全是化学味儿,他穿着蓝色工装,每天干得满头大汗。可这家伙从不喊累,总是早到晚走,干活特别卖力。师傅们都夸他:“这小伙子有劲儿,肯定能混出头。”1986年,19岁的他就被提拔成生产主任,管着几十号人,手底下那条生产线跑得稳稳当当。

1987年,他调到无锡县电化厂树脂车间,开始接触氯醋树脂。这玩意儿是化工材料,用在油墨、涂料、粘合剂上,市场要得多。他从最底层的工人干起,每天盯着生产流程,把设备参数记得清清楚楚,慢慢摸透了门道。干得好,没几年就升了班长,后来又当上工段长。1992年,他坐上了车间主任的位置,每天早上第一个进车间检查机器,晚上最后一个走,把报表核对得一点错没有。那时候,他已经不是光干活了,还得动脑子,怎么让产量更高、质量更好。

1995年,28岁的项洪伟当上了江苏银卡集团公司氯乙酸分厂的厂长。这活儿不简单,不光管生产,还得跑销售、搞研发。他经常提着产品样品全国跑,去见客户谈订单。有回为了拿下一个大单,他连夜赶到上海,第二天一早就站在客户公司门口,手里攥着一堆资料,嗓子都哑了还在讲,最后硬是把合同签下来了。1996到1998年,他在江苏银卡化工公司干过好几个部门,从安全环保到销售行政,啥都摸过一把。到1998年,他回到树脂厂,先是副厂长,后来升厂长,把整个厂子管得井井有条。这时候,他对氯醋树脂这行已经门儿清,从买原料到卖产品,每个环节都拿捏得死死的。

2001年,氯醋树脂市场还是老外说了算,像陶氏化学这种大公司把价格抬得老高,国内企业只能干瞪眼。项洪伟看准了机会,觉得国产替代肯定有戏。他拉上妹夫孙建军,凑了50万块钱,注册了无锡洪汇化工有限公司,也就是后来的洪汇新材。刚开始那会儿,钱少得可怜,厂房破破烂烂,设备都是老掉牙的。他既当老板又当技术员,机器坏了自己修。有一次生产线卡住了,他蹲那儿研究了一宿,总算搞定。为了卖货,他背着样品到处跑客户。有回在广州,太阳晒得人头晕,他一天跑了十几家企业,鞋底都磨穿了,最后一家都没放过。靠着产品质量硬、态度诚恳,他慢慢打开了局面。

2001年中国加入WTO,出口机会来了。项洪伟赶紧调整策略,用低价高质的产品杀进欧美市场,客户越攒越多。公司赚了钱,他没闲着,大手笔投研发,弄新型树脂。他知道,技术不过硬,企业迟早完蛋。于是他建了个团队,请来化学博士和老工程师,盯着行业前沿。2016年,洪汇新材在深交所上市,成了行业里的标杆。那天他在交易所大厅,看着股价蹦跶,心里五味杂陈。从16岁进厂到亿万身家,他用了三十年。到2020年,公司一年营收稳在5个亿,净利润八九千万。可他开始琢磨传承的事,想让儿子项梁接班,把这份家业传下去。结果呢,这一步走得有点悬。

接班翻车:项梁撑不起大梁

项梁,1991年生的,是项洪伟独子。跟老爸比,他从小日子过得舒坦,没吃过啥苦。高中毕业后,他跑去美国留学,2013年进了加州圣莫尼卡学院。这学校是公立预科,主要帮学生转学,可项梁读了两年没毕业,也没转进四年制大学,最后就拿个高中学历回来了。回国后,他在无锡科益诚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当过总经理助理,多少学了点管理。2017年,他进了洪汇新材,干非独立董事,开始接触公司的事。2020年,项洪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想退下来,就把董事长位置给了29岁的项梁。这决定在公司里炸了锅,高管名单里项梁那高中学历太刺眼,这行又需要技术底子和战略眼光,大家心里都打鼓。

项梁接手那会儿,正赶上疫情,供应链乱成一团,原料价格蹭蹭涨。市场上新玩家也多,靠低价抢生意。项梁没啥经验,碰到大事老拿不定主意。有次重要竞标,对手报价低,他磨磨唧唧没决定跟不跟价,最后单子飞了。客户经理私下里发牢骚:“我们方案都备好了,他就是下不了决心。”研发这边也好不到哪去。行业里环保树脂需求火爆,可洪汇新材反应慢半拍。有回技术会上,研发总监说要投新生产线,项梁嫌成本高给否了。结果呢,对手先出了新货,把市场抢了。

公司业绩哗哗往下掉。2021年,营收7.49亿,净利润8592万,净资产收益率15.91%。2022年,营收掉到5.16亿,净利润8456万。2023年更惨,营收3.73亿,净利润5088万,净资产收益率只剩7.65%。股东会上,财务总监拿着一堆报表,脸拉得老长:“成本涨,订单少,市场份额缩水了。”项洪伟虽然退了,还是盯着公司动静。他好几次跟着项梁去见客户,想教他点东西。有回在客户厂里,项梁被问到技术问题,支支吾吾答不上来,项洪伟只能自己上阵圆场,挺尴尬。2023年初,他在家里翻年报,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他明白,儿子顶不住,再拖下去公司就废了。想来想去,他决定卖掉控股权,找老朋友聊了聊,语气硬邦邦:“我得给公司找条路,不能让洪汇垮了。”这决定,算是把家族传承的念想彻底掐了。

果断出手:卖给国资保财富

2023年,项洪伟开始找买家。他先联系了苏州企业家施宁娣,俩人约在咖啡馆谈。施宁娣看着股权转让方案,觉得洪汇底子不错。项洪伟递了杯茶,说想让公司走得更远。双方聊得挺好,打算按28.34亿估值转29.99%的股权。可谈了仨月,价格没谈拢,正式协议也没签成,这事儿就黄了。项洪伟没泄气,继续找下家。2024年,无锡国资的锡港启兴找上门。这公司是锡山区国服中心控股的,看上了洪汇在新材料上的潜力。谈判在无锡一栋办公楼里,项洪伟跟国资的人一条条过条款。他双手交叉放桌上,说得很实在:“我希望公司稳住,你们得保证技术砸钱。”对方点头答应,愿意给资源。

2025年1月20日,洪汇新材发了公告,项洪伟以9亿把29.99%的股权卖给了锡港启兴,比市场价高了29%。交易后,他还留了22.82%的股权,当第二大股东。公司控股权归了国资,实际控制人变成锡山区国服中心。之前,他通过股市减持已经套了1亿,加起来总共套现10亿。项梁退出了管理层,去找自己的路。洪汇新材有了国资撑腰,研发使劲加码,新产品出了不少,业绩慢慢回暖。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涨了16.41%。公司开了新篇章,市场也挺看好。项洪伟站在家阳台上,端着茶,看远处厂区。他半辈子打下的家业,最后用理智保住了财富。这故事,算是有个交代。

项洪伟和洪汇新材的事儿,讲的是家族企业的起起落落。从啥都没有到行业老大,项洪伟的拼劲让人服气;项梁接班砸锅,又让人看到传承有多难。最后卖给国资,既保了公司,也保了钱。你咋看家族企业这传承的事儿?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无锡   净利润   股权   树脂   工人   无力   儿子   老板   家族   客户   产业   财经   行业   市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