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要干啥?大罢工烧遍全国,政府哭穷,转手却送乌克兰20亿

养老金冻结、医保缩水、物价飞涨,愤怒的民众走上街头,国家运转几近停摆。

这场源于钱包的危机,正演变为对公平与信任的剧烈拷问。

他们不解,为何自己不断牺牲,政府却能为远方战争一掷亿金?

钱包里的紧缩账单

要说清楚法国最近这场乱子,咱们得先看看老百姓的钱包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5年刚开年,政府就甩出了一份高达440亿欧元的紧缩方案,说白了,就是要全国一起“省着花”。

两个公共假期说没就没了,医保报销比例从70%掉到65%,养老金也原地“冻结”、不涨了。这笔账摊到每个家庭头上,每个月硬生生少了好几百欧,这谁受得了?

更扎心的是,工资跑不赢物价。

官方数据明明白白写出2024年工资涨了1.2%,可面包、汽油这些日常开销却蹿升了5.8%。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6.26/法国公共债务突破3.3万亿欧元

答案其实藏在财政部的债务报告里,如今法国公共债务已经冲到GDP的113.9%,相当于全国一年白干都不够还债。

社保系统2024年亏空153亿,2025年预计要飙到221亿,平均每天得多背6000万欧的债。到头来,还债的担子还是压回了普通人肩上。

这种“牺牲民生保财政”的做法,彻底把大家惹毛了。

9月18日,全法250多个城市同时上街,愤怒像野火一样,从交通烧到医院、学校,连核电站都有人罢工,整个法国几乎停摆。

20 亿欧元援助的时间差

老百姓正为生计发愁,一条三月的老新闻突然又被翻了出来,当时马克龙高调宣布,再加20亿欧元军援乌克兰,

清单上列得清清楚楚——反坦克导弹、战机导弹、防空系统、坦克、无人机等,那时没太多人出声,可到了九月大罢工,这事就成了“点燃火药桶的那根火柴”。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2025.03.27/马克龙宣布向乌额外提供20亿欧元军援

老百姓的算法很直接,这20亿相当于法国半年的社保窟窿,够全国护士涨薪5%,也能让医保报销不降级。

更气的是,政府还帮乌克兰建军工厂——

“我们的税钱,反倒给别人创造就业?”

虽然时间上有个错位,援助决定在三月,紧缩方案在九月,但民众可不管这些——“先救法国再帮乌克兰”的标签三天内转了50万次。

政府当然也出来解释,说这是“对欧洲安全的投资”,用的也是专项国防预算,和民生支出不冲突。

但没人买账,就像你告诉老百姓锅里没米了,转头却被人看见你盛了一大碗给别人,这时候说什么都像是借口。

从街头冲突到社会撕裂

眼看局势越来越失控,在九月初将总理换掉了,因为预算案没通过信任投票,前总理贝鲁黯然下台,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成了五年里的第五位总理。

但这次,老百姓不吃这套了,抗议规模反而更大,大家都明白,换人如换汤,药还是那副药。

问题出在法国议会的“三国杀”格局,左翼联盟、执政党、极右翼,三家都没拿到绝对多数,任何政策想推行,都得看另外两派脸色。

更麻烦的是,极右翼勒庞借机煽风点火,把罢工称为“精英的失败”,民调支持率悄悄涨到了32%。

政治僵局直接冲击经济,九月,两家国际评级机构接连下调法国信用评级,理由是“政治不稳,财政整顿难落实”,评级一降,政府借钱利息就更高。

目前法国每年光利息就要还550亿欧,十年后可能突破1000亿,比整个教育预算还多。

这种不确定性让市场越来越慌,法国国债收益率甚至超过了意大利,投资者都开始怀疑,欧元区这第二大经济体,会不会真要出问题?

罢工进入第三周,已经不再只是表达诉求,而是演变成深层的社会撕裂。

9月22日,巴黎出现骚乱,奢侈品店被砸、卢浮宫玻璃碎了一地。政府派出八万警察、甚至把装甲车开进塞纳河边。

至此,舆论彻底分裂,52%的人支持罢工,觉得“不闹就没活路”;48%的人担心秩序失控,“商店全关,日子怎么过?”这种对立甚至冲进家庭饭桌,年轻人骂政府冷血,老一辈怕社会失序。

最让人难受的是医疗系统的崩溃,公立医院只剩三分之一的医生在岗,非紧急手术全部延期,公共服务瘫痪,让很多原本中立的人也倒向了抗议一方。

僵局持续,没有真正的赢家

信息来源:新华网/2025.09.14/法国新总理:将放弃上届政府减少公共假日计划

进入十月,局面依然无解,工会虽然小赢一局,政府撤回了取消公共假日的计划、暂停医保削减,但核心的养老金和工资问题根本没动。

工会已经放话,罢工持续到年底,11月5号再来一场“全国瘫痪日”。

现在的法国政府,简直像在走钢丝:坚持紧缩,街头更乱;让步妥协,债主更慌央行已经下调经济增长预期,不确定性让企业不敢投资、百姓不敢消费,今年GDP搞不好连1%都保不住。

铁路公司日亏2000万,中小企业日均亏1.2亿。

经济学家们也吵得不可开交,一方说必须改革,否则债务压垮国家;另一方警告过度紧缩会引发更大动荡,最终全盘皆输。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2025.09.09/欧元区债市掀历史性剧变 财政困境下法国基准收益率首超意大利

最悲观的看法是:如果拖到明年春天还解决不了,法国可能陷入“意大利式困局”,借钱利息越来越高,只能借新还旧,这个国家一步步滑向慢性衰退。

说到底,这场危机也是整个欧洲的缩影,高福利模式撑不下去了,国际责任又不能甩手,老百姓却不答应紧衣缩食。

结语:

“当政府把枪炮送给别人,就别怪人民用石头回应。”


这场关于民生与外交、省钱与发展、国内与国际的拉锯战,其实才刚刚进入最难熬的时刻。对法国人来说,今年冬天注定寒冷;而对欧洲来说,法国的困局,也许只是一个开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财经   乌克兰   法国   大罢工   政府   全国   老百姓   欧元   医保   债务   意大利   欧洲   极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