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迁怒普京:50天最后通牒,100%关税威胁,还会连累中国?

7月14日,特朗普宣称如果俄乌不能在50天内达成停火协议,那么所有与俄罗斯保持贸易的国家,将面临100%的二级关税

这一消息不仅震惊了西方,也在亚洲掀起了波澜。这场战争的“火药味”突然扩散到了中国、印度,甚至整个“金砖国家”圈层

消息一出,莫斯科证券交易所指数居然上涨了。市场似乎认为,特朗普的态度比预期中还算“克制”——明明传言是500%的关税,结果成了100%。那这背后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特朗普为什么突然“翻脸”?他真的准备对中国“下手”了吗?

几天前的一次电话通话,或许是导火索。7月3日,普京和特朗普通话。特朗普原以为能达成某种“口头协议”,但电话还没挂断,乌克兰首都基辅就响起了空袭警报。特朗普那句“bullshit”,也成为了他对普京彻底失望的标志。

这次口无遮拦的发言非同小可。自2017年以来,特朗普一直对普京保持“绅士风度”,哪怕在拜登时期俄乌冲突激化,特朗普也从未公开批评过普京。如今,连“胡说八道”都骂出来,说明事情已经严重到了他无法继续“忍让”的地步。

在这次通话前,俄军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动作。7月3日当天,俄罗斯出动539架无人机对乌克兰多地进行空袭。特朗普刚挂电话,基辅上空就成了火海,这让他感到极度愤怒。

仅仅过了几天,7月8日,特朗普亲自批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一共10枚导弹。这不是普通的援助,这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首次打破“零新增军援”的政策,也是他对普京“失望”后的直接反应。

这10枚“爱国者”导弹虽不多,却意义重大。此前的军援,多是拜登时期留下的“库存”,而这次是特朗普亲自签字批准的新一批援助。这标志着特朗普已经不再遮掩对乌克兰的支持。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在白宫会见了北约秘书长吕特。两人站在乌克兰国旗前合影,象征意义不言而喻:西方阵营依然是乌克兰的后盾,俄罗斯依然是“敌方”

特朗普还宣布了一个新模式:由美国制造武器,北约买单,乌克兰免费使用。这一模式既让美国军工企业受益,又让欧洲承担责任,更将乌克兰继续维系在战场前沿。但这还只是“第一拳”。

第二拳,是特朗普对俄制裁态度的彻底转变。早在几个月前,共和党内部就在酝酿对俄罗斯实施毁灭性二级制裁。特朗普此前一直压着不让动,原因很简单——他还想谈判。

但现在,特朗普不仅放开手脚,还亲自推动制裁法案。7月14日,他正式宣布,如果50天内没有停火协议,所有与俄罗斯进行能源贸易的国家,将被征收100%的二级关税这项制裁的矛头,毫不遮掩地指向中国和印度。

印度目前每日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约210万桶,占其总进口量的40%。而中国更是俄罗斯能源的最大买家,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1200亿美元。如果美国真对这些国家开征100%关税,影响将是全球性的。

问题在于,特朗普能不能真动手?从4月起,中国已经收紧了稀土出口,尤其是对美军工企业至关重要的重稀土特朗普若真强行加税,中国只需“卡一手”,美国无人机、导弹系统立刻“断粮”。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中的“软肋”。

毕竟美国也不是没有低头的先例。7月初,美国突然恢复对华EDA软件与航空设备的出口许可,就是为了换取中国放松稀土出口限制。这说明,美国也明白,不能轻易惹怒中国。

印度的处境也同样微妙。若放弃俄罗斯原油转购美油,成本将倍增,国内能源价格暴涨,莫迪政府将面临巨大的民众压力。特朗普想通过加税逼印度“转向”,但也可能逼出一次外交危机。

在这场制裁风暴酝酿之际,俄军并未停手。7月10日,俄罗斯在苏梅州方向发起地面进攻,投入兵力达5万人,其中包括精锐的第104空降师。这次行动不同于以往,目标十分明确:抢在冬季来临前打开突破口。

同一时期,朝鲜也如影随形地“跟进”。朝鲜不仅追加派兵,又派出2.5万至3万士兵支援俄军后勤与工事建设,并且提供了900多万发炮弹。俄罗斯则以防空系统与导弹技术作为回报。

更令人震惊的是,朝俄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条约明言:若朝鲜遭攻击,俄罗斯有权动用核武器反击。这等同于朝鲜获得“核保护伞”,也使得东北亚局势更加紧张。

美国自然不甘示弱。黄海上空,美日韩不断举行联合军演,B-52H轰炸机与宙斯盾舰密集出现,演习内容直指朝鲜。而朝鲜则用一次次试射高超音速导弹,作为回应。

在西方内部,裂痕也在加深。7月初,特朗普突然退出与欧盟联合发布的反俄声明,令德国与法国措手不及。欧盟只能自行起草制裁方案,乌克兰甚至出言讽刺:“还是欧盟更靠谱”。

这种分歧,暴露出西方联盟的底层不稳定。特别是在能源问题上,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国家仍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根本无力完全切断与俄往来。

特朗普的100%二级关税威胁,也未必真能落地。美国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商品总额约为35亿美元,占比极小,制裁效果有限。而二级关税要生效,必须依靠美国掌握全球贸易数据,但中俄如今大量采用人民币与卢布结算,绕开SWIFT系统,美国根本无法掌控。

在特朗普眼中,“加税”似乎成了万能钥匙。从大豆到芯片,从墨西哥到德国,从中国到印度,一切问题都能“靠加税解决”。只是,这一招若用太多次,世界各国恐怕早已“免疫”了。

7月14日的公开讲话中,特朗普还透露了一件往事。他说,有一次与普京通话后,回家告诉第一夫人:“今天跟普京聊得特别愉快。”结果电视上播报:“又一座乌克兰城市被炸。”这番“自嘲”,或许是他对普京彻底失望的真实写照。

如今,特朗普已经公开给普京下达最后通牒,50天内若无停火协议,制裁立刻启动。这既是对普京的“压迫”,也是对中印等国的“试探”。中国,早已准备好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无论是通过增加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还是提前敲定大宗商品采购,中国都在冷静应对,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为全球稳定贡献力量

在这场全球博弈中,真正的赢家,不是靠喊口号赢得掌声的人,而是能够在风雨中稳住方向、掌控节奏的国家与人民。

特朗普对普京态度骤变,借“二级关税”施压俄罗斯,同时将中印等国拉入制裁阴云之下。然而,特朗普的政策更像是一场政治秀,最终能否真正施行,仍是未知。而中国,依然以稳健的步伐和理性的外交,在复杂局势中守住自身利益。

信息来源:

[1]特朗普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观察者网

[2]特朗普以“严厉”关税威胁俄罗斯50天内达成俄乌协议 北晚在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7

标签:财经   最后通牒   关税   中国   俄罗斯   乌克兰   美国   朝鲜   印度   导弹   基辅   俄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