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出5个“信号”,说明你湿气过重!快停下这些“加湿”行为

为什么很多人总觉得人容易困、没精神?中医里有个很常见的元凶——湿气。湿气重,真的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麻烦。你是不是也觉得自己“越来越沉”,其实身体可能早已经发出提示了。

王大娘今年58岁,平时觉得自己哪都没啥明显毛病,就是每天醒来嘴巴总是黏黏的,舌苔发白,偶尔还能看到舌头边缘有点小牙印。最近一阵子,大娘早上醒来总觉得手脚浮肿,出门溜弯时间一长,小腿就像灌了铅一样重。走到社区卫生站,医生看舌头后直接问:“是不是总觉得大便也不太成形,精神也不太好?”王大娘一下子愣住了,心里开始有点不安……

现实生活很多人会有类似感受,身体其实已经在给你“打信号”,但这些信号常常被忽视,认为只是“年纪大了、劳累了”。大意了,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湿气缠身”!湿气到底是什么?身体怎么会变“潮湿”?

中医里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所谓“湿气”,指的是体内多余的水分没能及时排出,困在身体里打扰各个器官的运转。有些信号,其实就是湿气“爆表”的表现。

第一个信号:舌苔又厚又黄腻,甚至舌头边有齿痕
如果早晨照镜子发现舌头特别白厚、发腻,甚至有点泛黄,舌头边缘还能看到细细的牙齿印,说明身体湿气比较重。健康的舌头应该淡红润泽,舌苔薄薄一层,绝不会这么“重口味”

第二个信号:大便软烂、不成形
不少朋友发现自己每天大便都像“稀泥巴”,拉完却感觉排不干净,没有畅快感。这其实说明肠胃运化不好,被湿气拖累。如果出现大便总是不成形,排便次数增加但总觉得“清不完”,可不是单纯饮食问题,要警惕湿气在作怪。

第三个信号:四肢沉重,无精打采,容易犯困
你是不是老是觉得手脚发沉、走起路来腿像挂了沙袋,怎么都打不起精神?中医讲“湿困脾”,一旦脾胃阳气被压住,整个身体的动力都被湿气堵住了。每天犯困、浑身乏力,这不是单纯偷懒,是湿气真的“拖累”了你的元气

第四个信号:容易身体浮肿,尤其早起最明显
起床时照镜子,眼皮肿,脸有点圆,甚至手脚都浮着一层水分。这些多数来自体内湿气调查队“巡逻”过的地方,气血流通受到影响,水分不能畅快排掉,自然就容易水肿。

第五个信号:身体粘腻,偶有异味,皮肤“闷闷不透气”
湿气久了容易造成皮肤潮湿黏腻,有时还伴随汗多、出油、易有体味。尤其天气潮湿时,感觉皮肤像没洗干净似的,这其实是湿气的外在体现。夏季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小疹子、容易长痱子,更要注意湿气问题。

你只要对号入座下,如果近期中了三条以上,建议早点“祛湿”。

湿气重不是一天养成的。很多人以为室外湿,其实生活里一些不经意的小习惯,是加重体内湿气的隐藏元凶,就像身边“隐形加湿器”天天开着。

爱吃重口味或生冷食物
烧烤、火锅、奶茶、冰饮凉菜,感觉清爽却最易损伤脾胃。中医常说“脾喜燥恶湿”,凉拌、冷饮、大量甜腻食物都容易让湿气在体内“嗨起来”。如果夏天还一边吹空调一边狂喝冰水,很快就会让身体“湿上加湿”

久坐不动、懒得活动
现在很多人一天到晚不是坐就是躺,运动量低,气血运行慢,体内多余的水分更难通过汗水代谢出去。一天只动几步,出了问题全赖“年纪”,其实湿气在无声染身。

爱熬夜、作息混乱
夜里是身体本该气血回脏、去除垃圾的黄金时段。**老熬夜的人,脾胃运化功能变差,湿气自然容易聚集。**白天又来杯奶茶咖啡提神,“恶性循环”就这么形成了。

房间通风差、长期处于潮湿环境
空调吹多了、门窗紧闭、洗完澡不及时排湿,家里湿气就聚起来;房间不爱通风,也让身体呼吸的环境变得潮闷。环境湿,人的身体更容易“受潮”,外湿里湿一拍即合。

饮食不规律,大鱼大肉,缺蔬果粗粮
只吃大米大肉,缺乏纤维和微量营养素,肠道菌群打乱,消化变慢,水分代谢也就“卡壳”。少吃蔬菜、全是精细主食,身体像堵了管道,水分无处流,只能全憋在一起。

警惕这些加湿习惯,是改善体质、摆脱湿气第一步。

别小看湿气,湿气重会引起多种身体麻烦:脾胃不适、食欲差、身体沉重、关节酸痛,长久下去还可能诱发内分泌紊乱、易反复感冒。

想让身体“干爽”回归,这些实用建议送给你:饮食上多吃薏米、红小豆、山药、南瓜这类帮助“利水健脾”的食材;少吃冰冷、甜腻、重口味食品;平时尽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多运动,让身体通过出汗带走湿气;房间勤通风、避免久处湿重环境;喝水适量,不以为暴饮暴食能“冲淡湿气”。

每个人祛湿的速度不同,不要“一天见效”而操之过急,找到适合自己的规律最重要。如果试了这些办法还是没感觉,身体信号越来越明显,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中医科面诊,了解自己到底是何种湿气、是否伴随他病。

身体的小变化都是健康的大信号,湿气重真的别拖着。健康,往往就在日常习惯的点滴里,从今天开始,少加湿,多动起来,身体自然更轻松。

具体健康情况请务必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科学调理能否真正改善症状还需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不可盲目照搬。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2.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3. 央视网健康频道《身体发出5个“信号”,说明你湿气过重!快停下这些“加湿”行为》

4. 搜狐健康《转发给身边人!身体发出5个“信号”,说明湿气过重!快停下这些加湿行为》

5. 家医大健康《夏季湿气重?警惕5个信号,避开5种加重湿气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养生   湿气   信号   身体   水分   舌头   脾胃   舌苔   潮湿   气血   体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