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欧洲战场的坦克轰鸣、太平洋上的航母对决,还有北非的沙漠风暴,可有一个国家,当时算得上世界性强国,却没派一兵一卒上战场。
那就是西班牙。
为什么说西班牙是强国呢?因为它有悠久的殖民历史,海军曾经称霸全球,虽然到二战时已经衰落了,但地理位置关键,资源丰富,还控制着直布罗陀海峡这个咽喉要道。
其他中立国像瑞士、瑞典,影响力都没有西班牙大。西班牙没参战,可也没闲着,忙着搞外交周旋、经济交易,还有内部重建。
西班牙的内战,直接决定了它在二战中的立场。
1936年到1939年,西班牙打得天翻地覆,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领导的国民党军队最后赢了,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内战死了几十万人,国家经济崩盘,基础设施毁了大半。铁路被炸断,工厂停工,农田荒废,粮食产量掉到谷底。
战后,西班牙穷得叮当响,人民日子苦。佛朗哥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稳住国内局面,他知道国家经不起折腾了,再卷入大战准完蛋。
所以,当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他赶紧宣布西班牙中立——国内刚打完仗,军队疲惫,经济虚弱,参战等于自杀。
中立政策是西班牙在二战中的核心策略,但这中立的立场,有点弹性。
刚开始是严格中立,不帮任何一边。可1940年6月法国投降后,轴心国势头正猛,佛朗哥就把政策调整成“非好战”状态,意思是倾向轴心国,但不直接打仗。
他给希特勒写了信,提出加入战争的条件,比如要直布罗陀的控制权、北非的殖民地,还有大量粮食和燃料援助。
希特勒觉得条件太高,没答应。
10月23日,两人在法国边境的昂代见面谈了谈,但还是没谈拢。佛朗哥精明得很,他知道西班牙没实力跟盟国硬刚,英国海军一封锁,西班牙就得饿肚子。
所以,他表面上亲近轴心国,实际保持距离,避免真被卷进去。
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差不多,1941年2月12日他们在博尔迪盖拉碰头,佛朗哥强调时机没到,不想参战。
轴心国想拉西班牙入伙,主要看中它的地理位置,能控制地中海入口,还能从西班牙进攻直布罗陀。可佛朗哥算盘打得响,他利用这个位置两边讨好。
一方面,给德国提供情报支持,比如允许德国间谍在西班牙活动,监视盟军动向。另一方面,又不完全倒向轴心国,免得战后被清算。
西班牙的外交就是“骑墙派”,哪边强就偏哪边,但绝不赌上国家前途。
经济上,西班牙忙着从战争中捞好处。二战时全球资源短缺,西班牙正好有关键矿产,比如钨矿石,那是制造坦克炮弹的必需品,西班牙是世界最大生产国之一。
西班牙就把钨卖给德国和意大利,赚了大笔外汇。德国用钨造武器,延长了抵抗时间,但西班牙从中获利不小。
这些钱用来买石油、粮食啥的,缓解国内短缺。盟国那边也不傻,他们怕西班牙真加入轴心国,就提供援助。英国和法国给出无息贷款,还有农产品和石油,条件就是西班牙别参战。
1940年代初,盟国援助帮西班牙渡过难关,避免了大饥荒。西班牙还卖铁矿石、铅给轴心国,同时从盟国进口必需品。
这两头通吃的生意,让西班牙经济慢慢回暖,虽然没恢复到战前水平,但至少没崩盘。
除了卖资源,西班牙还搞了点军事支持,但不是正式参战。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佛朗哥组建了蓝色师团,大概1.8万志愿兵,主要是反共分子,他们开赴东线战场,帮助德国打苏联。
蓝色师团参加了列宁格勒围攻战役,死了不少人,到1943年克拉斯尼博尔战役中损失惨重。
1944年,盟国压力大,佛朗哥就把师团撤回来。这算是一种间接支持轴心国的方式,佛朗哥讨厌共产主义,所以派人去打苏联,但没让西班牙正规军卷入战争中。
国内,他加强军队建设,1942年盟军登陆北非时,西班牙军队扩到75万人,部署在比利牛斯山脉,防着轴心国入侵。但这些军队主要用于自卫,没出去打仗。
情报和间谍活动也是西班牙忙碌的一部分。
西班牙地理位置好,直布罗陀是盟军要道,西班牙间谍在那监视船只动向,还搞破坏,比如放置炸弹啥的,但大多没成功。
德国潜艇能在西班牙港口补给,拿燃料和食物,这帮了轴心国海军。但1944年美国禁运石油,佛朗哥就停了这些支持,转而中立更严格。
西班牙还成了中转站,帮助犹太难民逃亡,提供过境签证,让几万人从欧洲逃到安全地方。这事有点争议,有人说佛朗哥是迫于压力才做的,但事实是西班牙救了不少人。
内部事务上,西班牙忙着重建和巩固政权。
佛朗哥政府推行土地改革,试图恢复农业生产,虽然效果慢,但至少稳住了农村。工业方面,修复工厂,鼓励国内消费,减少对外依赖。
战后经济凋零,但这些努力为后来打基础。佛朗哥统治残酷,他打击异见者,禁止其他政党,设立审查机构,报社都得听他的。
很多人被捕入狱,甚至处决,这让西班牙社会压抑。但从国家生存角度,他这些措施让西班牙避开了二战破坏。
战后,西班牙的日子一开始不好过。1945年德国投降,西班牙亲轴心立场被国际社会批评,联合国拒绝它加入,直到1955年。
经济封锁让它更穷,佛朗哥就搞自给自足政策,发展国内工业,但增长慢。
1953年,他跟美国签了马德里协定,允许美军在西班牙设基地,换来援助资金和技术。这帮西班牙融入西方阵营。
1959年,启动经济自由化计划,吸引外资,旅游业起飞,工业扩张,年增长率超过7%,被称为西班牙奇迹。到1975年佛朗哥死时,西班牙已经从穷国变成中等发达国家。
佛朗哥历史评价两极。
内战和统治期间死了很多人,镇压残酷;但在二战中,他的策略让西班牙没被毁,经济还从战争中获益。西班牙没参战,却通过外交、经济和有限军事支持,影响了战局。
轴心国靠它的资源多撑了会,盟国通过援助稳住了它中立。西班牙忙着自保和捞取利益,在全球乱局中找生存空间。
有时候不打仗,比打仗更考验智慧。
参考资料:
1、佛朗哥:迁葬遗骸的政治争议 BBC 2019年10月21日
2、西班牙内战八十周年:世界最后一次为理想而战 澎湃新闻 2016-07-20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