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与千年窑火:市井烟火气中的历史回响

景德镇五中校门口的油锅腾起热浪,李俊永的漏勺在金黄鸡排间翻飞,一句“鸡排免费,塑料袋六块”引得排队人群哄笑。在这座千年瓷都,6元鸡排与千年窑火奇妙地交织在一起。


01 市井小贩的历史印记


中国历史上,市井小贩的吆喝声一直是社会生态的重要组成。宋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便描绘了汴京街头贩夫走卒的热闹场景。那些走街串巷的货郎,与今日的“鸡排哥”有着相似的社会功能——他们不仅是商品提供者,更是市井文化的传承者。


景德镇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明清时期,瓷器贸易带动了街头经济的繁荣。当时瓷工们结束一天的劳作后,需要廉价而快速的食物,于是街头小吃应运而生。这与今天鸡排哥在中学门口摆摊,满足学生群体需求的模式如出一辙。


鸡排哥的“脱口秀式”销售令人想起古代商贩的吆喝艺术。老北京贩夫有“响器”和“吆喝”两派,卖糖葫芦的用锃锣,卖烧饼的用梆子,各有特色。而鸡排哥的“塑料袋6块,鸡排免费”等金句,正是当代商业口头文学的鲜活体现。


历史中的小贩们与城市管理者的关系也值得玩味。清代《景德镇陶录》记载,瓷都的摊贩需向官府缴纳“地铺钱”获取经营许可。今天,城管为鸡排哥协调新摊位并派专人维持秩序,体现了古今治理智慧的传承与演变。


02 工匠精神的当代传承


鸡排哥对炸鸡排每个环节的执着——180度油温炸满3分钟,每日更换植物油——与景德镇千年窑火中对瓷器质量的追求形成奇妙的呼应。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景德镇瓷工“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这种对工序的极致讲究,在鸡排哥“炸不到位我无法原谅自己”的坚持中得到延续。


他二十多年如一日的研究炸鸡排技艺,与古代工匠一生专研一艺的精神血脉相通。


工匠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并非一成不变。清代唐英督陶景德镇二十余年,将陶瓷工艺推向高峰,同时倡导“工匠有籍”的管理理念。而鸡排哥免费教亲戚炸鸡排技术,带领“鸡排世家”共同创业,体现了当代工匠的共享精神。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无语佛”与校门口的鸡排哥,共同构成了瓷都的AB面。前者代表传统工艺的深邃,后者体现市井生活的温度,却都散发着专注与坚守的精神光芒。


03 情感价值的历史维度


鸡排哥提供的不仅是食物,更是情感慰藉。他那些“幸福没有定义,每天进步一点就够了”的金句,在当代社会产生了强烈共鸣。


这种情绪价值的提供在中国历史中有深厚传统。唐代酒肆中“胡姬劝酒”,宋代茶坊中“点茶歌舞”,都是在商业交易中融入情感互动的例证。


古代文人也深谙此道。苏东坡在《老饕赋》中描绘的烹饪艺术,不仅关乎食物本身,更包含对食客情绪的关照。这种将饮食升华为情感体验的智慧,与鸡排哥“6元鸡排卖出60元情绪价值”的现象异曲同工。


然而,历史的经验也提醒我们关注情感劳动背后的代价。鸡排哥被游客围堵至窒息、每日仅睡三四个小时的现状,令人想起古代被过度消费的艺人。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载,杭州街头艺人常“观者如堵,至不能行”,与今天鸡排哥被层层围观的场景惊人相似。


04 城市治理的历史智慧


面对鸡排哥带来的流量,景德镇当局没有简单禁止,而是授予其“文旅推荐官”称号,协调新摊位,展现了的治理智慧。


这种治理思路在中国历史中有其渊源。唐代长安城对东西市的管理,宋代对汴京夜市的规定,都体现了古代城市治理在秩序与活力间的平衡艺术。


清代景德镇“陶阳十三里”的陶瓷产业区管理,更是产城融合的早期实践。


今天,城管部门为鸡排哥设立工作专班,文旅部门将其纳入城市宣传体系,这种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的模式,与古代“官搭民烧”的瓷器生产模式有精神上的相通之处。


从历史角度看,鸡排哥现象也提出了流量如何转化为文化遗产的命题。景德镇之所以千年不衰,在于将一时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文化传统。


今天,当地将鸡排哥制作技艺纳入非遗体验的尝试,正是遵循这一历史逻辑的有益探索。



千年瓷都景德镇,曾经将泥土化为黄金,如今又将鸡排化为文化符号。那些排队购买鸡排的游客,离开时带走的不仅是一份美食,更是一份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以新的形式回响。鸡排哥的油锅里的滋滋声,与千年窑火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共同诉说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不变追求。


不远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内,游客们正排队与“无语佛”合影。千年瓷都的AB面,在此刻达成和谐共生。

#鸡排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美食   市井   烟火   千年   历史   景德镇   瓷都   工匠   古代   炸鸡   精神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