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富豪榜爆出大新闻:甲骨文(Oracle)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以3930亿美元身家超越马斯克,登顶全球首富!
一时间,关于甲骨文和埃里森的讨论刷屏,很多人疑惑:甲骨文到底是干啥的?为啥能赚这么多钱?
而更关键的问题是,全世界的钱包、信息、生活,真的安全地掌握在甲骨文手里吗?中国数据的命脉,能不能被别人一刀切断?
先说个事实:全球绝大多数银行转账、航空客票、网上购物、保险结算……背后都离不开Oracle数据库。
你在支付宝付款、网上挂号、刷银行卡、坐地铁,数据流转都可能跑在Oracle系统上。只要甲骨文公司一声令下,全球不少国家的金融、政务、公共服务就可能“当机”。
这种情况不是危言耸听,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都曾被甲骨文断供制裁,造成重大影响。
而甲骨文的掌门人埃里森也并不掩饰对中国的态度。早在2018年,他就公开表示,中国是美国难以容忍的“科技对手”,不能允许中国培养出比美国更多的科技人才。
2019年华为被美方制裁时,甲骨文也曾断供华为ERP系统,企图掐断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神经中枢”。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政企、银行、电信等核心领域数据库几乎都依赖“IOE”方案,IBM服务器、Oracle数据库、EMC存储,三大巨头牢牢把控。
随着互联网浪潮席卷中国,电商、社交、视频、移动支付等新经济业态让数据体量和并发量飙升,传统IOE架构越来越难以支撑,成本高、扩容难、被“卡脖子”的风险极大。
更夸张的是,甲骨文对规则有绝对话语权,稍有不慎就可能吃到天价罚单。
2008年,中国某电信企业就被Oracle罚了6000万人民币。用甲骨文的数据库,真的就是脖子被人攥着,想咳嗽都要打报告。
面对被动局面,中国IT行业果断转型,走向去IOE、分布式计算的道路。
所谓分布式,就是把数据和计算任务分拆到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上,像蚂蚁雄兵一样协同作战,既分担压力,也不再怕单点故障。
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中国互联网的“天量并发”需求,比如电商秒杀、抢红包、社交互动等。
近年来,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国产力量强势崛起,分布式数据库逐步取代Oracle,成为中国数据底座的主流。
这背后,既有政策推动,也有技术自立的必然选择。
国产数据库的攻坚战,华为云高斯DB堪称标志性突破。早在2011年,华为云便着手数据库领域的战略布局。
至2019年,其推出自研的GaussDB,此数据库是为金融、政务、交通等核心领域“量体裁衣”打造,极具针对性。
高斯DB支持分布式架构,可平滑替换传统Oracle数据库,技术和安全性都已通过“六大行”、多家股份制银行、保险、证券等实际业务的重重考验。
2024年6月,IDC出炉的中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报告显示:华为云数据库在本地部署市场份额达到13.9%,首次超越甲骨文,登顶国内第一。
8月,金融电子化调研也证实,国有六大行核心系统中,高斯DB的应用比例最高,Oracle份额持续萎缩。
实测数据表明,采用池化部署的高斯DB集群实力惊人,每分钟可处理高达540万笔事务,相较传统集中式方案,其性能大幅跃升,提升幅度近3倍。
不仅如此,高斯DB实现硬件国产化,彻底摆脱了对美方技术的依赖。
数据库被称为“软件皇冠上的明珠”,是所有数字经济的基础。谁掌握了自主可控的数据库,谁就掌握了国家数字经济的安全和主动权。
华为云高斯DB的突破,意味着中国在数据库领域从“可用”走向“好用”,从追赶到引领,为中国数字主权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底座。
正如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所说:“未来,泰山950+高斯DB,将终结传统大型机和小型机,全面替代各种核心数据库场景。”
甲骨文靠“卡脖子”成为世界首富,但中国用十年时间完成了自我突围。数据安全,关乎国家命脉。
脚踏实地搞创新、把关键技术握在自己手里,才是中国数字强国的真正底气。
这场没有硝烟的数据战争,我们必须赢,也有实力赢!
参考来源:甲骨文业绩亮眼,创始人拉里·埃里森首登全球首富·环球网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