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寒露,提醒:1不忘,2不碰,3不做,4要吃,别大意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不知不觉,寒露节气已经临近,这个时候露水渐寒,草木凝霜,秋意已经从清凉开始向深寒,正是秋冬转换的关节点。此时随着气候的改变,我们在饮食还有生活上,都要做出合理的改变,这样才能全家安稳过渡,为健康过冬打下坚实的一个基础。

寒露是第一个带寒的节气,这也意味着,天气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一个改变,从寒露二字当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个节气的寒凉。10月8日寒露,提醒家人:1不忘,2不碰,3不做,4要吃,季节转换别大意,那么这个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1不忘


不忘足部保暖


“寒从脚起,热从头散”。寒露后地面寒气渐重,人体脚部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最慢,最容易受寒邪侵袭。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再打着赤膊了,这样很容易导致身体的不适,引起寒气侵入体内,从而导致肠胃的不适。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穿上袜子,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着凉的一个情况,尤其是早晚的时候,要注意,天气的一个变化。


2不碰


不碰生冷海鲜、不碰深夜凉风


不碰生冷海鲜此时脾胃阳气渐弱,生冷海鲜(如刺身、冰镇醉蟹等)易损伤脾阳,引发腹痛腹泻。海鲜寒性遇寒凉气候,尤其对过敏体质者不利。建议: 将海鲜烹制为热汤、粥羹,如姜丝蛤蜊汤、山药虾仁粥,既保留营养又暖胃祛寒。

不碰深夜凉风寒露后昼夜温差加大,入夜后凉风带煞。古人云“避风如避箭”,尤其忌直接对着门窗通风处久坐或入睡。建议: 晚间开窗通风15-20分钟即可,睡眠时适当调整床位,避免风口直吹。清晨锻炼应待日出后,避开寒露浓重时段。


3不做


不露腰脐、不剧烈发汗、不情绪悲秋


腰腹为带脉所绕,后背腰眼为肾俞所在,此处受寒易伤及根本。年轻女性尤需注意,不可再穿露脐装、低腰裤。


秋主收敛,过度运动出汗会耗散阳气,违背“秋收”养生原则。尤其忌大汗后立即冲凉或吹风。建议: 将剧烈运动转为太极拳、快走、瑜伽等温和项目,以身体微微发热为度。

深秋万物萧瑟,易引发悲秋情绪。中医认为悲忧伤肺,过度忧郁会导致气机紊乱。调适: 多登高望远,参与家庭聚餐,用红色、橙色的暖色系装饰家居,化解肃杀之气。


4要吃


吃芝麻、吃蟹、吃柿子、吃山药

“寒露吃芝麻,润燥又乌发”。黑芝麻富含油脂与维生素E,能缓解秋燥引起的皮肤干裂、便秘。可制成芝麻糊、芝麻丸,每日食10-15克;“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时节母蟹膏黄丰腴。蟹性寒,需配紫苏、姜醋同食。体质虚寒者浅尝辄止,佐以黄酒平衡。

“寒露柿子红了皮”。柿子性寒味甘,可润肺生津,缓解咽干咳嗽。注意空腹不宜食,不与蟹同食,防止形成胃石;山药性平,补脾肺肾,最适深秋平补。可与排骨炖汤,或蒸熟蘸蜜,调理脾胃虚弱。

寒露是天地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候我们在饮食上,要格外的注意,多吃一些时令的食物,这样也能为我们身体构建健康的屏障,而且也能顺应天时,所以在寒露节气的时候一定不能马虎大意,这样才能守护秋天的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养生   寒露   大意   节气   海鲜   生冷   凉风   芝麻   山药   柿子   寒凉   阳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