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身做女性生意被嘲,投6.3亿开6000家门店,竟做成百亿生意

你家小区楼下说不定就有间樊文花,几十块钱能做次面部护理,不用等大半天,做完就能清爽去接孩子、赶通勤,而在广州花都区,总投资6.3亿的樊文花产业园里,每天都有满载产品的货车发往全国。

可你未必知道,这个“随处可见”的美容品牌,背后是个山西农村姑娘跑了37年的创业路。

要知道,这些年总有人说“实体不好做”,美业更是被国际大牌占着主流,她凭什么从“大家连肚子都刚填饱,谁会花钱给脸做护理”的年代起家,把“帮女性变美”这件事,做成了百亿规模的生意?

一、37年,用结果回应所有质疑

很多创业者的难,都藏在那些“不被当回事”的瞬间里,樊文花也遇过这种尴尬。

有次三八节她去社区推面膜,对接的工作人员手里把玩着国际大牌瓶子,扫了眼她递过去的产品,语气里满是不屑。

“你叫樊什么花啊?就你这牌子也敢来做推广?我只认欧某雅、S某兔,赶紧拿回去吧。”

那时候还是2013年前后,美业里“认洋不认土”挺常见的,消费者觉得外国牌子才靠谱,从业者也都盯着国际大牌的路子,像樊文花这样死磕“中式美容”的,在不少人眼里就是“没背景、没资源的小打小闹”。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被怼“没资格”的女人,后来在广州建起了6.3亿的产业园,让自己的名字挂在了全国6000多家门店的招牌上。

现在再进樊文花的店,你会发现它跟印象里的美容院完全不一样,没有一进门就劝你充几万办卡的套路,单次护理大多就一百来块,不搞“从头到脚全套上”的复杂项目,只专心做面部,几十分钟就能搞定,用的什么产品、步骤是啥,全都明明白白写在墙上,不用怕被“暗戳戳推销”。

这种“平价、省事、透明”的路子,其实刚好踩中了普通人的需求,就像以前喝咖啡得去高端西餐厅,现在街头9.9元就能买杯现磨的,樊文花也把“面部护理”从“有钱人的消遣”,变成了上班族、宝妈都能轻松享受到的日常。

而这一切的起点,得拉回1988年山西太原的那间小美容部。

三次选对路

樊文花能做成这么大的事,真不是靠运气,她每一步都踩在了“解决别人没解决的痛点”上。

这三次关键选择,哪怕是没做过生意的人,也能看懂里面的门道。

1988年的时候,樊文花还是山西太原国营服务公司的美容师,老家在汾阳县农村,她不甘心一直拿死工资,就主动承包了公司里的美容部。

可这事儿在当时,成了同事们的笑料,理发部、洗浴部的人路过,总爱打趣她,“大家刚能吃饱饭,谁会把钱往脸上砸啊?你这美容部迟早得黄。”

但樊文花心里有底,她叔叔是中医,从小跟着叔叔在药柜旁打转,《神农本草经》里“君臣佐使”的配药道理,她早就摸得门清。

别人做美容都是“外面流行啥就进啥产品”,她却把中医的法子改成了美容服务,敷脸的草本膏,按“主药养肤、辅药帮吸收”的思路配,按摩手法也顺着经络来,不光能护皮肤,还能让人放松下来,连带着气色都好不少。

一开始,顾客都是抱着“新鲜”进来的,毕竟那年代,“给脸做护理”还是件稀罕事。

可体验过的人都成了回头客,走出美容部时,皮肤摸着润润的,整个人也不像之前那么累,脸色都亮堂了。

没有发传单、没打广告,全靠街坊邻居你传我、我传你,美容部的生意慢慢就火了。

现在回头看,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口碑营销”,不用搞花里胡哨的宣传,产品和服务够好,顾客自然会帮你说话。

到了90年代末,樊文花慢慢觉得山西的市场不够用了。

那时候广州正好赶上经济腾飞,人们对“美”的需求早就不是“吃饱穿暖后偶尔折腾下”,而是成了日常要琢磨的事。

她没多犹豫,带着一起创业的姐妹南下广州,一头扎进了化妆品行业。

那时候的面膜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市场基本被国际大牌占着。

身边不少人劝她,“做代理多省心啊,不用自己研发,拿货就能卖,稳赚不赔。”

可樊文花偏不,她心里太清楚了,自己有个别人没有的优势,在山西做美容的10年里,她给上万个顾客敷过脸,跟她们聊了数万个小时,比谁都懂中国人的皮肤到底需要啥。

国际大牌的面膜,大多是按欧美肤质调的,未必适配中国人容易干、容易过敏的肤质,而且价格太高,普通工薪族根本舍不得经常用。

她把在山西攒下的几百万全投了进去,一门心思要做“中国人能用的面膜”。

没有现成的配方,就对着草本手册一遍遍试,没有合适的设备,就找代工厂一点点改工艺。

员工后来记得特清楚,“老板从来不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定主意,再忙也会泡在门店里跟顾客聊天。

顾客说‘敷完面膜脸黏糊糊的不舒服’,她就回去调质地,顾客说‘换季皮肤容易红’,她就往配方里加舒缓的成分。”

就是这种“顾客想要啥,我就做啥”的实在劲儿,让她提前抓住了面膜普及的红利,等后来面膜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品时,樊文花的产品已经靠着“贴合肤质、价格实在”,跟全国8000多家美容院合作上了,在市场里扎稳了根。

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模式,让樊文花的门店越开越多,2016年突破1000家,2017年到2000家,2018年达3000家,2022年涨到5000家,现在全国已经超过6000家了。

这些年电商冲击实体,好多门店都撑不下去,可樊文花的店却越做越稳,她太清楚了,面膜能网购。

但专业的面部护理、面对面的贴心服务,是网上替代不了的,普通人要的不是“高端奢华”,是“实实在在能变美,还不用费心”。

撑住37年创业路的“软实力”

有人说樊文花是“踩对了风口”,可很少有人知道,风口背后是她37年的极致自律,还有对顾客、对员工的那份共情。

这些看不见的“软实力”,才是她能熬过行业周期、把生意做长久的关键。

樊文花的自律,在美业里是出了名的。

她有几十个笔记本,每天的事儿都用ABC分好类,A类是必须自己盯的,还会细分成A1、A2、A3,按轻重缓急排好序,B类是分给管理层的,会写清楚啥时候完成、要达到啥标准,C类是生活上的事,比如吃饭、休息,那几页纸总是空荡荡的。

翻开那些本子,A类和B类的内容密密麻麻,几乎找不到空白处。

她还坚持跑了20年马拉松,家里一面墙都摆满了奖牌。

有人问她,“一个女企业家,犯得着对自己这么狠吗?”她笑着说,“漂亮的女人要是没实力,那漂亮反而会变成负担。”

这话不光是说给自己听的,也是提醒身边人,在美业这个“看脸”的行业里,她更信“实力比颜值靠谱”。

除了自律,樊文花的共情力也特别打动人。

她不只是6000家门店的“老板”,更像店长们的“知心大姐”。

有次巡店,一个店长跟她诉苦,“樊姐,我跟老公冷战了,就因为我想要个名牌包,他不肯给我买。”

樊文花没说“别生气”“再好好谈谈”这种客套话,而是直截了当说,“女人得靠自己啊!哪怕开个小店,赚多赚少没关系,也别做伸手要钱的人。

你把门店生意做好了,自己能赚钱,想要啥包不能自己买?”

这番话听着实在,却点透了好多女性在职场和生活里的困惑。

也正因为这份共情,樊文花的门店有了种特别的氛围,店长不推销办卡,反而会跟顾客聊“最近是不是熬夜多了,皮肤有点干”“家里孩子闹不闹,要不要帮你安排个快节奏的护理”,顾客来做护理,不光是改善皮肤,还能跟店长聊聊天、松口气。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暖劲儿”,成了樊文花门店最特别的竞争力。

国货自强不是口号

现在去樊文花的产业园,能看到几栋写着企业理念的大楼,“奋斗”“共赢”“信赖”“仁爱”,每个词都透着股踏实劲儿。

有人问过樊文花,“你这社区小店模式,是不是赚不了多少钱啊?

美业里最赚钱的,不还是那些卖3000多块一瓶抗老面霜的国际大牌吗?连好多男人都知道,那些面霜的核心成分是‘波色因’。”

每次听到这种疑问,樊文花都会领着人去看产业园里的生产线。

她指着运转的设备说,“我们有能力做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用的都是跟国际大牌同源的技术成分。”

这话的底气,来自她37年的积累,从最早的草本配方,到后来的自主研发,再到现在的科研投入,她一辈子就盯着一件事,让好的美容产品和服务,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

现在大家总说“国货当自强”,可“自强”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像樊文花这样,把“普通人用得起、用得好”当成目标。

她把跟国际大牌同源的成分,做成价格只有1/6的产品,把曾经“高不可攀”的面部护理,变成普通人每月都能享受到的服务,把6000家门店变成不依赖任何平台的网点,让顾客在小区楼下就能找到靠谱的“变美地方”。

回头看樊文花的创业路,从1988年山西太原的小美容部,到如今全国6000多家门店,37年里她遇过同事的嘲笑、专家的质疑、推广时的碰壁,却从来没停下脚步。

就像她跑了20年的马拉松,不在乎一时的快慢,只在乎能不能稳稳跑到终点。

而她给所有人的答案,或许比“6000家门店”“百亿生意”更有价值,真正的好生意,从来不是赚快钱,而是贴着普通人的需求,用扎实的产品和服务,一点点攒信任。

就像樊文花常说的,“不解释,只做事。”

这句话,是她对当年质疑的回应,更是一个创业者最硬核的底气,毕竟,能把“帮女性变美”做成普通人离不开的生意,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财经   生意   家门   出身   农村   女性   顾客   大牌   面膜   产品   国际   山西   面部   普通人   皮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