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又被中国“卡脖子”!比稀土还狠的王牌,卡美国芯片命脉

之前总听说美国在芯片上卡我们脖子,没想到现在反过来了,中国攥住了美国芯片的要害。

这次的“王牌”比稀土还管用,是芯片制造里缺不了的东西。

不管是切硅片还是给设备降温,都得用它。而这东西的产能,中国在全球占着绝对优势,让美国芯片企业有点慌。

手握这张比稀土更狠的牌,美国短时间内真能想出办法应对吗?

美国工厂先扛不住了

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一起发了个公告,把镓、锗还有它们的相关化合物都纳入出口管制了。

简单说,以后这两种东西要出口,必须先申请许可证,还得说清楚最终用在什么地方、谁在用。

消息刚出来,美国芯片企业的采购端就乱了阵脚。

从行业内部透露的信息来看,不少企业的镓库存只能维持1个半月左右,新订单的许可证申请还没明确进展。

信息来源:美国参议院通过新法案:NVIDIA、AMD等AI芯片必须优先卖给美企

这可不是小题大做,彭博社当天就算了一笔账,要是中国真的停止镓出口,全球半导体产能得下降15%-20%,高端芯片可能得停摆半年以上。

更让人关注的是五角大楼的反应,10月10日深夜,国防部紧急开了视频会,屏幕上最显眼的就是“中国镓产量占94%”的红色数据。

有参会人员对外透露,军用雷达所需的砷化镓材料库存已经告急,导弹导引头的生产线都被迫减速了。

比稀土还难替代的“副产品”

可能有人会问,镓和锗到底是什么?比稀土还重要吗?其实它们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稀土,但作用却更没法替代。

先说说镓,咱们用的手机屏幕、5G基站里的氮化镓器件,都离不开它,为啥5G上网速度快?

就是因为氮化镓能承受更高的频率,锗就更关键了,1947年人类第一个晶体管就是用锗做的,现在高速芯片里必须掺硅锗,不然晶体管速度根本上不去。

美军的夜视仪、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也得用锗,要是没了锗,美军的夜视装备基本上就成摆设了。

信息来源:一周科技追踪(下)· 美国放行芯片,中国收紧稀土?

这两种东西的稀缺性更让人在意,全球镓储量才28万吨,还不到稀土储量的0.3%;锗更少,只有8600吨,连稀土的万分之一都不到。

而且它们俩都是“副产品”:镓得从炼铝的废料里提取,200吨氧化铝才能提炼出1公斤镓。

锗要从锌矿的废渣里抠,就算锌产量涨10%,锗产量顶多涨3%。想靠快速扩产解决问题?根本不可能。

美国有矿也没用

为啥中国能靠这两种材料影响美国?看数据就清楚了:全球94%的镓、68%的锗都是中国生产的,而且提纯技术没人能比。

镓能做到99.9999%的纯度,锗更是能达到99.9999999%,刚好能满足高端芯片的要求。

美国其实不是没矿,蒙大拿州有镓矿,锗储量甚至占全球45%,但就是开不了工。

2025年9月,内华达州一个锗矿刚动工,环保组织就举着“保山林还是保芯片”的牌子来堵门,工程直接就停了。

信息来源:对美国而言,这远不止经济上的不便,更是地缘战略上的耻辱

就算能把矿挖出来也没用,美国早就没有冶炼厂了,原料还得运到中国加工,这么一绕,成本直接涨三倍。

从半导体行业的普遍观点来看,当前的局面并非中国主动“卡脖子”,而是美国早年自己拆解了产业链。

早在2010年,日本就开始布局镓锗回收技术,美国当时没跟上,现在着急补短板已经晚了。

就像英特尔,现在确实在通过回收废旧电路板提取镓,毕竟现在一克镓的价格能抵半克黄金,不这么做根本撑不下去。

美国企业遭重创

中国这一管制,美国芯片企业先遭了殃。

英伟达三季度财报里,“材料成本”那一栏直接标了红色预警,CEO黄仁勋在电话会议上翻来覆去就说“供应链韧性”,压根不提之前一直吹的“技术领先”。

特斯拉更头疼,电动车逆变器用的氮化镓模块成本涨了五成,上海工厂生产的出口车型都开始涨价,以此来补窟窿。

美国也想了不少办法,但全是白费力气,先是给加拿大、澳大利亚砸钱开矿,结果加拿大的矿挖出来后,算上运费和环保费用,比直接买中国的贵一倍。

能源部投了上亿美金搞镓回收,刚有点起色,中国又收紧了石墨电极出口,回收设备的耗材成本直接翻倍。

还有些企业试图通过第三方绕道购买,从部分地区的贸易数据能看出,一些标注为“光学玻璃添加剂”的产品,数量和部分芯片企业的需求规模高度吻合。

虽然相关部门能察觉到异常,但只要文件合规,就只能按流程放行,这反而暴露了美国根本找不到稳定的替代来源。

不是赌气是反击

可能有人觉得中国这么做是在赌气,但其实这是早有准备的反击。

2018年,美国就把镓、锗列为“国家安全关键矿物”,却一边限制对华技术出口,一边把自己的冶炼厂全关了。

2024年更是联合荷兰、日本搞芯片封锁,限制ASML光刻机对华销售。说白了,是美国先把贸易大门关上的。

中国的布局其实藏了十年,不仅保住了完整的冶炼产业链,还在提纯技术上不断突破。

现在国内就算是小厂,都能稳定生产高纯度的镓和锗,而美国想重建产业链,光培养熟练工人就得三五年,更别说环保审批这道难坎了。

这不是要卡谁的脖子,而是告诉美国:全球化不是单边说了算,你卡我的技术,我就护我的资源。

结语

这场博弈没有赢家,但输家很清楚:全球芯片、电动车、军工产业都在为此交学费。

美国芯片企业的股价三个月跌了20%,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订单少了三成。

中国的镓锗企业虽然订单多了,但也得花更多钱搞研发,避免依赖单一市场,最惨的是普通消费者,高端手机、电动车都在涨价,这笔钱最终还是得大家来买单。

但有一点很明确:中国不再是只卖原料的“供应方”,而是能掌控产业链的“话事人”。

美国议员在听证会上拍桌子问“要环保还是要芯片”,其实已经认了输——他们终于明白,没有资源支撑,再先进的技术也造不出芯片。

未来可能还会有新的管制措施,比如针对重稀土的差异化管理,但不管怎么变,核心逻辑不会改:谁掌握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谁就有话语权。

美国想靠霸权卡别人的脖子,最终只会卡住自己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科技   美国   芯片   命脉   稀土   王牌   中国   企业   产业链   氮化   技术   特斯拉   储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