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8月22日凌晨,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内,咸丰帝在龙榻上停止了呼吸。这位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真正掌控朝政的皇帝,终年31岁。
他的死因看似寻常——病重而亡,但深究其逃亡热河后的日常,才会发现他的早逝绝非偶然。
咸丰帝并非天生体弱。他的父亲道光帝活到68岁,爷爷嘉庆帝享年60岁,曾祖父乾隆帝更是活到89岁。然而,咸丰帝却在31岁就撒手人寰。这背后,与他逃亡热河后的行为密切相关。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被焚毁,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避暑山庄。这座康熙年间修建的皇家行宫,本是帝王休憩、练兵的地方,却成了咸丰帝的“自毁之地”。在热河的10个月里,他每天做着四件事,最终加速了死亡的脚步。
第一件事:沉迷女色,透支身体
咸丰帝年轻时就以“多情”著称。他在位期间,后宫嫔妃数量远超历代皇帝,仅记录在册的就有近20位,还有大量未得名分的女子。逃亡热河后,他变本加厉,不仅召幸妃嫔,还从民间搜罗美貌女子。
据记载,他曾在圆明园豢养“四春娘娘”(杏花春、武陵春、牡丹春、海棠春),加上懿妃所居的“天地一家春”,合称“五春之宠”。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还重金购买江浙一带的小脚女子,以“打更民妇”的名义藏入宫中。长期纵欲导致身体虚弱,御医多次劝告,他却置若罔闻。
第二件事:酗酒成瘾,伤身毁命
咸丰帝逃亡热河后,精神备受打击。圆明园被焚、母妃受惊而死、各地战乱频发……这些打击让他整日郁郁寡欢。为了麻痹自己,他每日饮酒,甚至醉酒后殴打宫女。
史载他“饮酒必醉,每醉必盛怒”,醉酒时对身边人拳脚相加,清醒后又后悔不已,赏赐被打者以求心安。
然而,这种恶性循环让他身心俱疲。更致命的是,他患有肺结核,医生明确警告不能饮酒,但他仍不顾劝阻,用酒精和鹿血“强补”,最终身体彻底崩溃。
第三件事:痴迷戏曲,荒废朝政
咸丰帝对戏曲的热爱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在热河行宫设立了专属戏班,从京城调来名角,昼夜演出。
据《承德府志》记载,他甚至亲自登台扮演《长生殿》中的唐明皇,与伶人共舞。为了听戏,他常常彻夜不眠,白天处理政务时精神恍惚。
这种昼夜颠倒的生活严重扰乱了他的作息,导致身体机能加速衰退。临终前,他仍惦记着看戏,在病情恶化时仍坚持观看十一天的演出。戏曲成了他逃避现实的工具,却也成了催命的毒药。
第四件事:吸食鸦片,自毁根基
鸦片是咸丰帝最致命的习惯。尽管清朝祖制严禁吸食,他却公然违背道光帝的禁令。他在热河期间,将鸦片称为“益寿如意膏”“紫霞膏”,每日吞云吐雾。
这种“特供鸦片”甚至被英法联军当作笑料传播。御医多次警告鸦片对身体的危害,但他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鸦片不仅摧残了他的身体,更让他意志消沉,对朝政愈发漠视。有记载称,他临终前仍要求太监为其点烟“提神”,御医怒斥:“这不是提神,分明是在催命!”
咸丰帝的死亡并非突然。他在热河期间,肺结核病情恶化,加上酗酒、吸毒、过度劳累,身体早已千疮百孔。
1861年8月21日,他强撑病体安排后事,立6岁皇子载淳为太子,并指定八大臣辅政。次日凌晨,他因病重去世,结束了短暂而荒唐的一生。
咸丰帝的早逝,是个人放纵与时代悲剧的结合。他本有机会挽救大清,却在内忧外患中选择逃避。逃亡热河后,他沉迷于女色、酒精、戏曲和鸦片,将国家命运抛诸脑后。
这些致命习惯不仅摧毁了他的身体,也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咸丰帝死后,清朝又延续了51年,但他留下的烂摊子,最终成为压垮这个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新时间:2025-05-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