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滚滚热浪刚过,你以为能松口气了?
错!此时正是身体“换季”的关键期,湿气缠绵、秋燥潜伏,稍不留神,脾胃就闹脾气,秋后算账让你苦不堪言!
老祖宗说得好:“大暑养得好,入秋百病少”。管住嘴,就是眼下最要紧的养生大事!
今天教你一招:少吃2样,多吃“3根”,顺应天时调脾胃,为秋冬健康扎稳根基!
大暑后第一忌:少碰“冰火两重天”,脾胃伤不起!
1. 冰凉寒饮:给脾胃的“当头一棒”!
为什么说冷饮伤身?
大暑虽过,外热未退,人体阳气浮于表,内里其实相对空虚。此时猛灌冰水、狂炫冰淇淋,犹如在疲惫的脾胃上浇一盆冰水!
寒邪直中脏腑,最易损伤脾阳。脾阳一伤,运化水湿能力骤降,湿气困脾,人就容易:浑身沉重没劲儿、胃口差吃不下、大便黏腻不爽、甚至水肿虚胖!
管住嘴建议:把冰柜里的冷饮、雪糕收一收!解渴首选温开水、热茶(如淡绿茶、菊花枸杞茶),或常温的绿豆汤、酸梅汤。实在馋凉,小口慢咽,让口腔暖一暖再下肚。
2. 燥热助火之物:秋燥的“催化剂”!
为什么说燥热助火之物伤身?
因为大暑后,天地间的阳气开始悄悄收敛,为入秋做准备。燥气已在暗中酝酿。此时再大量进食辛辣刺激(如麻辣火锅、烧烤、炸鸡)、煎炸油腻、以及性温燥热的食物(如大量牛羊肉、荔枝、榴莲等),无异于火上浇油!
极易耗伤人体津液,助长内热,埋下“秋燥”隐患: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皮肤干痒、甚至引发咳嗽。
管住嘴建议:烧烤撸串、红油火锅,咱先忍一忍!烹饪方式多选蒸、煮、炖、凉拌。调味以清淡为主,葱姜蒜提味即可,辣椒、花椒、孜然等重口味香料悠着点放。
大暑后多吃“地下3根宝”,养好脾胃根基,入秋底气足!
告别了“冰与火”的考验,该请出大暑后养生的“地下三剑客”了!它们深藏土中,得大地精华,健脾、祛湿、益气、生津,专克暑湿残留,为迎接秋凉打下坚实脾胃基础!
1. 第一根:粉葛——解肌退热,生津舒筋的“地下清道夫”
粉葛性凉味甘辛,能解肌退热(尤其对暑热未清、颈背肌肉紧张酸痛有奇效)、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大暑后湿热未尽,人容易感觉“外热内烦”、口干、肩颈僵硬,粉葛就是“及时雨”!
推荐吃法:粉葛赤小豆薏米猪骨汤(祛湿解乏经典款)
材料:粉葛 (去皮切块)、赤小豆 、薏米(怕寒可炒一下)、猪骨、生姜 、陈皮、眉豆、胡萝卜。
超简单步骤:
①猪骨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捞出洗净。
②粉葛块、赤小豆、薏米、陈皮洗净。
③所有材料扔进汤锅,加足量清水。
④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1.5-2小时。
⑤关火前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汤色清亮微红,粉葛清甜粉糯,赤小豆薏米祛湿健脾,猪骨提供鲜味和营养。喝一碗,浑身舒畅,暑湿烦闷一扫而光!
2. 第二根:五指毛桃——健脾补肺,祛湿力强的“岭南人参”
五指毛桃又称“南芪”,性平味甘,香气独特(椰奶香!)。
它健脾补气、行气利湿、舒筋活络的效果非常突出,且补而不燥,特别适合脾虚湿困、气虚乏力、虚不受补的人群。
大暑后用它固护脾胃之气,清除残余湿浊,再合适不过!
推荐吃法:五指毛桃茯苓莲子芡实苹果猪骨汤(健脾祛湿 清润回甘)
材料:五指毛桃、茯苓、莲子、芡实、苹果(去核切块)、无花果干(增加甜润)、猪骨、蜜枣 1-2颗、姜 。
厨房小白零失败步骤:
①猪骨焯水洗净备用。
②所有干货简单冲洗。苹果切块。
③除苹果外,所有材料入锅,加足量水。
④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
⑤加入苹果块,再煲30分钟。
⑥加盐调味,完成!
汤水带着诱人的椰香,清甜无比!五指毛桃、茯苓、莲子、芡实联手健脾祛湿固肾;苹果、无花果带来自然清润,中和燥性。喝一口,脾胃舒服得像被温柔按摩!
3. 第三根:山药——平补脾胃,滋阴润燥的“神仙之食”
山药(淮山)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它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是平补三焦的佳品!
其补益力缓和,不燥不腻,既能助大暑后疲弱的脾胃恢复动力,又能为即将到来的秋燥储备津液,尤其适合老人、孩子和脾胃虚弱者。
推荐吃法:破壁机山药紫薯羹(10分钟懒人滋养早餐/宵夜)
材料:铁棍山药 1小段(约150克,去皮切小块)、紫薯 1个(中小型,约100克,去皮切小块)、冰糖适量、清水约400-500ml。
超级简单做法:
①山药、紫薯切小块。
②所有材料一股脑儿扔进破壁机!
③选择“豆浆”或“米糊”模式,启动!
④30分钟后,一杯细腻丝滑、温润养人的热羹就做好了!
色泽梦幻紫,口感顺滑如绸缎。山药健脾养胃,紫薯富含花青素和膳食纤维。
温温热热喝下去,从喉咙舒服到胃里,滋养全身,特别适合当早餐或睡前的温暖宵夜,脾胃毫无负担。
大暑后养生关键总结:管住嘴是智慧,吃对“根”是福气!
大暑节气刚过,正是身体承前启后的微妙时刻。与其贪图一时口腹之快,让冰凉寒饮和燥热助火之物损伤脾胃、埋下秋燥隐患,不如主动调整餐桌策略。
记住这简单易行的“少2多3”原则:
少吃2样:冰饮凉食、燥热助火之物,给脾胃减负。
多吃3根:粉葛(清热生津祛湿)、五指毛桃(健脾补气祛湿)、山药(平补脾胃润燥),用大地馈赠的能量夯实健康根基。
一碗粉葛赤小豆薏米汤,祛的是残留暑湿,通的是淤堵筋骨;一盅五指毛桃茯苓苹果汤,补的是中气,散的是困倦湿浊;一杯山药紫薯羹,养的是疲惫脾胃,润的是待哺肺津。
顺应天时饮食,就是最高级的养生。管住今日的嘴,就能稳住明日的健康,全家安稳迈入金秋!
转发收藏这份“大暑后饮食攻略”,分享给关心的人!这个秋天,咱们脾胃强健、不燥不咳,健康底气十足!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