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抢抓未来科技发展机遇,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河北省委、省政府举办了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以系列大赛形式汇聚未来技术。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作为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11项大赛之一,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共征集174家团队182项作品,其中11项为国内首发。经过评审,83项入围决赛,省外项目超 60%。从复杂环境作业的特种机器人,到家用服务机器人,前沿成果尽显科技潜力。
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以“机器人让生产更智能生活更轻松”为主题,聚焦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等领域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设置了机器人关键模块、先进技术、新业态等3个赛道。赛事以应用为目的,以落地为导向。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评委之一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博士生导师 刘大成为记者介绍:这个平台一共凝聚了4个亮点,第一个全球领先的国际企业在这儿的孵化,第二个是央国企需求产生的它下属企业内部的垂直赛道的解决方案,还有就是高校,全国的高校在这儿推动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最后一个是创业这些年轻人,他们推出来的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在比赛开展的同时,大赛组委会还在场景汇科创园同步启动了未来城市场景体验周活动。在机器人体验区,57项技术产品在制造业、服务业、安全应急等领域的15个应用场景中精彩亮相,展现了机器人在不同行业的广泛应用与巨大潜力。各种身怀绝技的机器人化身"未来生活助手",带来一场科技与生活的奇妙碰撞。
展区内一款酷似大蜘蛛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观摩,只见它有六个爪子,18个关节,形状和走路状态跟蜘蛛相近,实际上它是一个有什么作用的机器人呢?北京杜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晨晨在现场介绍到:这个是六足系列的一个机器人产品,应用特别广,尤其在地震救援,在火灾监测还可以在巡检的现场做一些效果。
不仅如此,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一个如同足球大小的小蜘蛛机器人:对,这个是目前世界上它量产最小的一款六足机器人。它可以陪宠物玩,而且还可以在监测水电煤气这块提供一些检测任务。
此次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的举办,不仅搭建起一个全球机器人技术交流与成果展示的高端平台,更通过“赛事+场景+体验”的模式,让公众直观感受到机器人技术如何重塑生产生活。随着83项入围决赛的前沿成果加速落地,这些兼具创新力与实用性的机器人技术,将为雄安新区的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也将让“更智能的生产、更轻松的生活”从愿景照进现实。
广播专栏《未来之城场景汇》即日起在河北经济广播《北方快车》节目播出
此链接为音频请点击收听
编辑:白玉 田涛 王欣新 项楠(实习生)
责编:张文锋 刘新莉
编审:刘文彪 魏亦军
监制:刘 军
终审:边宇峰
责任编辑:王欣新
更新时间:2025-08-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