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打了半年,特朗普原以为能用关税逼中国就范,结果没想到,最先“疼”的不是中国厂商,而是美国自家农民。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看着农民仓库里堆积如山、金黄饱满的大豆,他的眉头却拧成了疙瘩。往年9月份这个时候,中国的订单早就到了,根本不用愁销路,可今年,仓库里的大豆快堆不下了,中国那边连一个电话都没有。他表示美国农业正面临危机,并且“形势极其严峻”。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
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美国大豆产业正遭遇显著冲击:9 月恰逢美国大豆收获季,作为美国大豆历来最大买家的中国,今年却未下达任何一笔订单 —— 反观去年同期,中国买家已从美国预订了超 1200 万吨大豆,前后反差尤为明显。
订单的 “缺席” 并非中国需求减少,而是采购渠道已转向南美:中国进口商已预订 10 月份装运的 740 万吨大豆(主要来自南美),占中国当月预计需求的 95%;11 月份也已预订 100 万吨大豆(同样以南美来源为主),占预期进口量的 15%。
在此背景下,美国农民在大豆主要销售季节过半时,已错失了数十亿美元的对华销售额。
瞄准美国农业命脉中方对美反制并非盲目出手,而是精准瞄准了美国农业这一关键领域。
美国大豆产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极高,数据显示,此前每年美国出口的大豆中,有近 60% 都销往中国。中方暂停采购美大豆,直接切断了美国大豆种植户的主要销路。
从利益博弈角度来看,中方此举有多重考量:
一方面,农业在美国政治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大豆主产区多为特朗普的票仓所在地,中方反制能对美国政府形成有效压力;
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广阔的替代市场选择,可从巴西、阿根廷等国进口大豆,保障国内大豆供应稳定,这让中方在反制中拥有了更多底气。
中方反制不仅让美国大豆种植户面临滞销难题,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波及整个美国大豆产业链。
美国大豆价格大跌致种植户利润缩水、中小户面临亏损;大豆加工企业受原料供应过剩且价不稳冲击,小厂停产、大厂缩能;运输仓储等行业也受影响,港口库存积压、运输业务锐减,从业者存失业风险。
对大豆产业的危机,美国政府虽推出了农业补贴政策,计划向大豆种植户提供一定金额的补贴,但这一举措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方面,补贴金额有限,远不能弥补种植户因滞销和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举例,农户今年种植了 500 英亩大豆,按照政府补贴标准,只能拿到约 5 万美元补贴,而因大豆滞销和价格下跌,他的损失已超过 20 万美元。
另一方面,补贴政策还引发了新的问题。部分大型农业企业凭借规模优势,能获得更多补贴,进一步挤压中小种植户的生存空间。同时,补贴也无法解决大豆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困境,加工、运输等企业的难题依旧存在。
这就引出一个大问题:大豆产业链遭受的沉重打击,或将转化为特朗普面临的政治危机?
美国农民一直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 ,如今因大豆滞销亏损,对特朗普的不满情绪势必高涨,这将极大削弱特朗普在农村地区的支持率。
在 2024 年大选中,农业州选票就凸显出了重要性,许多农业县支持率在78%。如今特朗普若无法解决大豆困境,在下次选举中,这些农业州的选票恐将大量流失。
要理解此次美大豆滞销的深层原因,就不得不回顾中美大豆贸易的发展历程以及中美关税战的演变。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就开始大量进口美国大豆,此后双方大豆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逐渐成为美国大豆的 “最大买家”。
然而,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此前,美国曾多次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方也采取了相应反制措施,但此前的反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相对有限。
2018 年 4 月 4 日,美国政府依据 301 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 1300 余种进口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涉及 500 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额。
当日下午,中国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 14 类 106 项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涉及 2017 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 500 亿美元。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大豆产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一直在不断上升,而美国政府在制定关税政策时,却忽视了这一关键因素,未能充分预估中方反制对美国农业的冲击。
此外,近年来,中国一直在积极拓展大豆进口来源,与巴西、阿根廷等国加强合作,降低对美大豆的依赖,这也为中方此次反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中国在国内也动了真格。国家启动了“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2024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55亿亩,比十多年前增长了近50%;总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
东北、华北等地的种植户得到了政策补贴,农资、种子、技术全都铺开了。
不仅如此,中国还在推进豆粕替代行动,通过发展油菜、油茶、花生等油料作物,以及减少豆粕在饲料中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中国正在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把大豆这个曾经的软肋,变成了不再受制于人的硬骨头。
综上所述,当美国大豆种植户们在收获季面临滞销困境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美关税战下美国农业的一次危机,更折射出全球贸易体系的脆弱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关联,任何一方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损害双方乃至全球经济利益。
此次美大豆滞销事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思考。在全球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各国应如何加强沟通与合作,避免贸易摩擦升级?美国政府又该如何平衡自身利益与全球贸易秩序,缓解国内产业困境?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