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阳随笔
前几天带儿子回老家,指着院外的老槐树说“爸小时候在这粘知了”,他皱着眉问:“粘那虫子干嘛?手机上能看高清视频。”这话像根小刺,扎得我半天没回过神。

突然发现,我们藏在蝉鸣里的夏天,正在慢慢消失。
以前的夏天,凉快全靠“自然空调”。奶奶早早就把西瓜泡进井里,傍晚捞出来一刀切下去,“咔嚓”一声脆响,凉气混着甜水冒出来。晚上搬竹床到院里,槐树叶筛下碎月光,爷爷摇着蒲扇讲古,蛙鸣蝉叫吵得人犯困,可风一吹比空调还舒服。哪像现在,孩子整天待在空调房,连“泥土腥气”都成了陌生词。

那时候的快乐,全是自己动手挣来的。中午顶着大太阳洗面筋,盆里的水从清变浑,最后攥着团透明的胶,偷偷咬一口还带点甜。找根长竹竿粘上面筋,屏住呼吸往树上凑,粘住知了的瞬间能蹦三尺高,装在罐头瓶里听一下午“合唱” 。反观现在,儿子的玩具全是快递送的,橡皮泥嫌脏,挖沙子怕晒,哪懂我们做弹弓、糊风筝的乐趣。

街头的热闹更是再也见不着了。傍晚的空地上,老人们摆开象棋摊,我们围着支招;谁家煮了绿豆汤,端着碗挨家送,笑声能飘半条街。约好第二天摸鱼,口头说了算,就算吵架,一根冰棍就能和好。可现在小区里的孩子,住对门都不说话,暑假要么补奥数,要么抱着平板打游戏,想约着玩得先在家长群里“审批”。

最心疼的是故乡的印记淡了。以前暑假必回外婆家,跟着摘黄瓜、喂小鸡,晚上躺在竹床上数星星,听稻田里的蛙鸣睡觉。去年带儿子回去,他嫌蚊子多、没WiFi,住了一晚就闹着走。外婆偷偷塞的土鸡蛋,他嫌“不卫生”放一边,那可是我小时候最盼的宝贝。

有人说这是时代进步,可我总怕:等我们这代人老了,谁还会记得洗面筋的诀窍?谁还能说出知了和蝉的区别?那些带着槐香、甜水和笑声的夏天,会不会真成了传说?

昨天翻出旧罐头瓶,儿子突然问:“爸,咱们明天试试粘知了呗?”我愣了愣,笑着说好。或许有些记忆不会消失,只是需要我们亲手传给下一代。

你小时候夏天最爱的事是啥?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能碰上个“粘知了搭子”!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