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宣布裁员900人、闭店数百家:离职补偿1.5亿美元

星巴克CEO布莱恩·尼科尔手中那杯咖啡正变得越发沉重,关闭数百家门店和裁减900个岗位的苦酒,是他为重振星巴克不得不饮下的猛药!


失业君小编 | 文

Mason McCall | 图

“每年我们都因各种原因开设和关闭一些咖啡店,但此次行动规模更大。” 星巴克CEO布莱恩·尼科尔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如此解释。9月25日,星巴克宣布了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重组计划,包括在北美关闭数百家门店,裁减约900个非零售岗位。

这是尼科尔自去年末接任CEO以来的第二轮大规模裁员。今年2月,星巴克已裁减1100名企业员工。连续的重组动作表明,这家全球咖啡连锁巨头正面临深刻的经营挑战。

根据星巴克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2025财年北美地区的直营门店数量将净减少约1%。截至6月底,星巴克在北美拥有18,734家门店,到本财年末这一数字将降至约18,300家。这意味着星巴克将关闭超过400家北美门店,其中大部分将在本财年结束前完成关闭。

裁员方面,星巴克将削减约900个现有非零售岗位,并取消大量空缺职位。被裁员工将获得“优厚的遣散费和支持方案,包括延长福利待遇”。此次重组预计将产生约10亿美元的相关费用,其中90%归属于北美业务。这些费用包括约1.5亿美元的员工离职补偿,以及约8.5亿美元的门店关闭相关支出。

星巴克此次大规模重组并非偶然,而是其北美市场持续疲软的必然结果。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在北美市场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2%,这已经是该指标连续第六个季度下滑。

更令人担忧的是利润表现。第三季度,星巴克北美市场的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4.33亿美元缩水至9.187亿美元,同比暴跌36%;营业利润率从21%下滑至13.3%,创下近年新低。

受北美市场拖累,星巴克全球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0.5亿美元下滑至5.58亿美元,下滑幅度高达47.07%。

星巴克将利润大幅下滑归因于去杠杆化、“重返星巴克”的战略投入,以及咖啡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等因素。

布莱恩·尼科尔在2024年9月提出“重回星巴克”计划,试图通过一系列变革重振这家咖啡巨头。该计划的核心是重塑星巴克的“咖啡馆体验”。

在尼科尔的设想中,星巴克需要减少顾客等待时间,引入陶瓷杯、舒适的座椅,营造更具“咖啡馆氛围”的环境。未来12个月内,公司计划升级超1000家门店,融入更具质感、温暖与层次感的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在闭店的同时并未停止扩张。公司表示,在2026财年将继续增加自营咖啡店的数量。这种“有进有退”的策略表明,星巴克正在优化门店组合,关闭业绩不佳的门店,同时投资于更有前景的地点和门店升级。

此外,星巴克还正在精简管理层级,严控成本,聚焦驱动长期增长的关键领域。

星巴克面临的困境部分反映了整个高端咖啡市场面临的挑战。消费者对高价拿铁的兴趣减弱,同时来自各类精品咖啡店与快餐品牌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北美市场,消费者更加谨慎的消费习惯给高端咖啡品牌带来了压力。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咖啡豆价格波动也在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面对这些挑战,星巴克不得不通过重组来提升运营效率。公司高管此前曾表示,今年将放缓新店开张速度,转而专注于改造现有门店,并提升服务和修复定价结构。

与北美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星巴克中国业务表现出了增长势头。2025年第三财季,星巴克中国区净收入同比增长8%,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的同比增长。该财季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主要由于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6%的推动。同时,中国区的利润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然而,正值业绩回暖之际,星巴克中国业务却可能迎来所有权变更。有消息称,星巴克正在考虑出售中国地区业务,包括博裕资本、凯雷集团、EQT与红杉中国等机构在内的最终候选方已进入收购案的最后一轮谈判阶段。据估计,星巴克中国业务的估值约为50至60亿美元。这一潜在的交易预计将在10月底前敲定结果。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星巴克的变革之路并非孤例。整个餐饮行业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期,适应消费者变化的需求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星巴克的老对手唐恩都乐和麦当劳同样面临销售增长放缓的压力。

门店可以关闭,岗位可以削减,但星巴克的文化重塑却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布莱恩·尼科尔来说,10亿美元的重组计划只是开始,真正考验在于能否让星巴克重新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第三空间”。

在资本市场的期待与消费者喜好的变迁之间,星巴克需要找到新的平衡点。关闭门店是收缩,也是重新出发的前奏。

网友热议


@Jasmine007(IP沪):

壮士断腕,是明智之举。北美市场饱和,同店销售连跌六个季度,说明旧模式玩不转了。尼科尔在Chipotle有成功经验,这次10亿美元的重组是必要的阵痛,聚焦效率和优质门店才是长期之道。



@东方貅宁(IP京):
一杯拿铁快赶上我一顿饭钱了,能不下滑吗?以前是日常享受,现在变成奢侈消费。星巴克是时候反思一下自己的定价策略了,别总怪大环境。



@欢乐黄总监(IP粤):
很有意思的对比:北美在关店裁员,中国却在增长。看来全世界的消费分级趋势都很明显。如果真把中国业务卖了,短期套现几十亿美金,长期看会不会是战略失策?



@山里头的Shane(IP苏):
不只是星巴克,整个线下餐饮都在承压。租金、人力、原材料成本全面上涨,竞争对手(从精品咖啡馆到麦当劳)还那么多。关店优化网络是行业大趋势,星巴克只是动作最大的那个。



@千指柔琴(IP津):
股价跌跌不休,利润率暴跌,这才是最关键的。尼科尔的任务很明确:提振股价。关店裁员短期内会让财报好看点,但投资者要看的是可持续的增长故事,特别是中国业务的不确定性,让人担忧。



@仙童斋主(IPHK):
所以以后北美的星巴克店会更少、排队会更长吗?这1.5亿的补偿金听起来不少,但平均到每个被裁的员工头上,不知道能分到多少。大公司的数字游戏,普通人看不懂。




最后一条,
吃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美食   美元   北美   中国   业务   市场   咖啡   消费者   计划   利润率   咖啡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