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矗立于雪域高原之巅,千百年来回响不绝,它被雪峰圣山紧紧环绕,雄踞于这冰雪覆盖的世界屋脊之上。
千百年来,布达拉宫从贫瘠山地崛起为雄伟宫殿,见证了雪域高原的变迁与发展。它不仅是高原的象征,更是雪域之巅权力的有力证明。
《国家宝藏》第三季第三集展现了别样的布达拉宫,它不仅是宏伟的宫殿,更是馆藏丰富的博物馆,让人耳目一新。
布达拉宫珍藏稀世文物7万余件,含瓷器、金银器、佛像等,典籍6万余函卷。尽管传其价值连城,但对人类历史文化而言,每件文物均为无价之宝。
黄金,构筑金色宫殿之基石,作为主体材料,彰显着宫殿的辉煌与奢华,其色泽璀璨,成为宫殿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
布达拉宫中,黄金与珠宝虽耀眼却非罕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宫顶那7座金碧辉煌的金顶,它们均由黄金精心打造而成。
这七座金顶均以纯金铸造,阳光下金光灿烂,得名十亿金顶。布达拉宫内,塑像、门窗、器具等多以金子制成,实为名副其实的金色宫殿。
灵塔乃极致奢华之珍宝,其构造精美绝伦,彰显无尽华贵,每一处细节均透露着非凡的工艺与无上的尊崇。
灵塔葬乃西藏高阶葬俗,专为得道高僧及班禅达赖所用。自五世达赖起,除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外,其余达赖灵塔均供奉于布达拉宫内。
布达拉宫中的灵塔是其珍宝之首,皆以巨量黄金珠宝镶嵌,价值无法估量。尤为突出的是达赖五世与十三世的灵塔,它们最为高耸且装饰最为奢华。
五世达赖灵塔高14.85米,居众灵塔之首,塔身覆黄金,耗金约11.9万两、银100万两,镶嵌珠宝18677颗。塔内藏有五世达赖法体、世界唯一的象髓珠及宗喀巴大师牙齿等珍宝。
十三世达赖灵塔高14米,居八塔中第二,且为最新建造。塔身全覆黄金,镶嵌宝石十万余颗,内藏释迦牟尼舍利子等圣物,尽显奢华庄严。
壁画,乃斑驳岁月留下的深刻印记,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观者得以窥见历史的痕迹,感受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积淀。
布达拉宫各殿堂墙壁上,均绘有各式壁画。尽管历经岁月洗礼,它们仍焕发绚丽色彩,成为宫中艺术珍品中最耀眼的部分。
这些作品取材广泛,涵盖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宗教故事等,丰富多彩。其色彩运用巧妙,笔法高超,集藏汉绘画精华,历经千年,成为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塑像,乃栩栩如生之艺术佳作,通过精湛技艺,赋予静态材质以生动形态,展现艺术家非凡创造力与对细节的精妙捕捉。
在藏文化中,塑像是重要的文化象征。布达拉宫内塑像众多,遍布各宫殿及走廊。它们大小不一,材料多样,包括泥石木骨金银铜等,所塑多为佛教形象。
法王洞中的6尊塑像最为古老,据传塑于唐朝松赞干布时期,含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及赤尊公主等像,造型生动逼真,是西藏乃至世界的艺术瑰宝。
镇馆之宝乃帕巴拉康观音像,此像庄严慈祥,工艺精湛,被誉为馆内瑰宝,吸引了无数信众与游客前来瞻仰,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宗教氛围。
布达拉宫内宝物众多,但帕巴拉康观音像尤为珍贵,被视为镇馆之宝。此像源自公元7世纪,传说为檀木天成,仅着色未加工,乃松赞干布时期比丘于天竺与尼婆罗交界神树上所得。
历史更迭中,这座观音像屡遭流失却又屡次回归布达拉宫神座。这些传奇经历,赋予了它非凡的神秘色彩。
布达拉宫不仅珍宝无数,其自身价值亦无法估量。在雪域高原、苍穹之下,它已屹立1300余年,并将持续守护这片广袤土地。
更新时间:2025-05-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