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中美握手刚在韩国落槌,美国财长贝森特就急着在福克斯台上放豪言!
他拍着胸脯向3亿美国人保证:"中国稀土撑死24个月!"可全球90%的精炼能力都在中国。
这牛皮吹得有点大,两年重建产业链?贝森特是在做梦吗?

编辑:7
特朗普刚在韩国签完"停战"协议,风尘仆仆赶回白宫,却没能等来鲜花掌声,等来的是民主党议员舒默的当头一棒!
舒默在社交媒体上幸灾乐祸地开炮:"别信特朗普的鬼话,他已经对中国妥协了!"这话像一根火柴,瞬间点燃了特朗普的怒火。

特朗普当场炸了锅,在椭圆形办公室里脸色铁青,他气得差点摔了文件,指着舒默的名字大骂这是"叛国"!
有意思的是,这番争吵看似是个人恩怨,实则揭示了美国国内政治的残酷现实,对华强硬早已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谁要是敢提缓和,谁就可能被贴上"不爱国"的标签,这种氛围下,特朗普不得不在别的地方找补面子。
他需要一个机会向强硬派证明自己没有"低头",这就是为什么财长贝森特很快就接受了福克斯新闻的采访。

贝森特坐在摄像机前,挺直腰板,一脸严肃,他向3亿美国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保证,语气斩钉截铁。
记者直接抛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中美贸易休战一年后会怎么样,贝森特的回答很直接:"美国手上的关税威胁从来没消失过!"

这话听着挺硬气,但真正让人觉得离谱的是他关于稀土的表态,贝森特说得底气十足,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他明确说:"中国对美国在稀土领域的影响力,不会持续超过12至24个月!"言外之意,美国两年内就能建成完整供应链。

这番表演很有意思,贝森特在福克斯新闻台前意气风发,但现实却很骨感,美国真的能在两年内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吗?
特朗普的这番操作,表面上看是在回应国内政治压力,实际上却暴露了美国政治的深层矛盾,面子政治正在绑架国家利益!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政治表演背后到底有什么算计?美国真的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承诺吗?
如果无法实现,为什么要向3亿美国人做出如此豪言壮语?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特朗普一回国就要面对这样的炮轰,这说明美国国内的对华强硬派势力确实不小,他们无法接受任何形式的让步!

贝森特说得很漂亮,但现实很残酷,稀土产业链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建立起来的,这是一个需要30年技术积累的系统工程!
美国确实有稀土矿,比如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储量丰富,开采技术也不落后,但开采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稀土产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在矿山,而在后端——分离、冶炼、提纯、磁材制造和终端应用,这些环节技术密集、周期长、门槛极高!
美国曾在上世纪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但从2000年以后逐步退出,原因很现实:污染重、成本高、利润低,资本天生逐利,不会做亏本买卖!

到现在,美国在稀土后加工领域几乎"空心化",连自己的稀土矿都要送到中国来精炼,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整个产业生态的问题!
贝森特可能以为美国有钱就能买来技术,有钱就能建立产业链,但他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技术积累需要时间,产业配套需要协同!

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加工能力集中在中国,这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几十年如一日投入、积累、创新的结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稀土提纯技术需要30年以上的经验积累,这不是砸钱就能立刻复制的!

看看日本的经验就知道了,J稀土公司投资20亿美元建厂,5年过去了,还是无法在成本和质量上与中国产品竞争!
欧盟的"关键原材料法案"更是一个笑话,他们计划到2030年实现稀土自给,但专家预测实现率可能连30%都不到!

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是美国寄予厚望的替代方案,但现实是,这家公司扩产计划一再延期,环保审批严重受阻,产能远远不够!
即使把这些零散的资源整合起来,要在两年内构建出完全可以替代中国的稀土体系,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更有意思的是,贝森特选择这个时间点放出豪言,背后可能还有更深层的政治算计,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真实动机!
2026年11月,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这场选举决定着国会的构成,也是特朗普执政两年的一次重要成绩单!

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正希望通过这场选举抢占国会主导权,否则接下来特朗普的执政将非常困难,一切都围绕选票在进行!
毕竟"对华强硬"这个立场,早已成为美国选举中的"刚需",贝森特说得越狠,特朗普团队就显得越有掌控局势的能力!

贝森特说"两年内脱钩",正好卡在2027年,也就是特朗普可能进入第二任期的后期,这个时间选择简直太精准了!
即便到时候承诺无法兑现,特朗普也可以推给市场、推给民主党、推给"多变的国际形势",政治责任几乎为零!
贝森特不只是简单的装傻说大话,而是在进行一场精心计算的政治表演,这场表演的观众是美国选民,不是中国!

就在贝森特画着稀土大饼的同时,美国防长赫格塞斯正在马来西亚意气风发,他一口气宣布了两个重磅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美国和菲律宾达成合作,首次成立菲律宾特遣部队,这是美菲历史上的第一次,双方以"快速应对突发事件"为目标!

赫格塞斯还特意强调,这支部队将"重建南海威慑力",这话虽然没点名,但指向性很明确,就是在针对中国!
过去美菲虽然有防御协议,但实战层面的动作不多,现在美军很可能直接参与南海的联合部署,这等于半只脚踏进来了!

第二个消息更是让人意外,美国和印度签署了为期十年的防务合作框架协议,这份协议的分量很重,内容也很具体!
协议涵盖联合演习、情报共享、后勤对接等全方位合作,最核心的是国防装备联合生产,包括专用弹药、导弹、武装无人机!

还将加强美印两军联合作战能力,推动新兴科技共同研发,确立双方在情报共享和技术合作方面的深度框架!
这说明,特朗普政府正在构建一个"印太防线",印度和菲律宾只是两个支点,背后还有更多合作在推进!

有意思的是,就在几个月前,美印关系因为购买俄罗斯石油、关税摩擦等问题闹得很僵,印度甚至释放出要"缓和与中国关系"的信号!
特朗普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羞辱莫迪,但莫迪始终未曾正面回击,这足以说明印度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莫迪的沉默很耐人寻味!

最终,莫迪政府还是选择了和美国站在一起,这个选择背后有印度的复杂考量,印度在大国博弈中想要"左右逢源"!
一方面,印度国防国产化道路步履维艰,购买先进武器是现实需求,另一方面,面对与美国关系日益密切的巴基斯坦!

印度希望通过加强与美国的防务关系,来平衡南亚地区的局势,更重要的是,印度怀有在大国博弈中攫取更大利益的野心!
特朗普对印度采用了一套"极限施压+精准交易"的组合拳,他对印度挥舞关税大棒,精准打击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印度工业!

这恰恰击中了莫迪的软肋,尽管特朗普羞辱莫迪,但莫迪始终选择隐忍,这显示了印度在国际政治中的务实和无奈!
美国给予印度的回报也很精准,给了印度承建伊朗恰巴尔港项目6个月的豁免期,这种"以小换大"的交易充分体现了特朗普的商人本色!

赫格塞斯虽然军事能力备受调侃,但这次能一下子和印度、菲律宾达成重要合作,不得不说他的活动能力确实不一般!
这也从侧面说明,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布局早有预谋,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长期策划和精心安排!

南海局势这些年一直不太平,美国频繁搞"航行自由行动",就是想打破地区平衡,现在又通过和菲律宾、印度的合作!
进一步强化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如此看来,南海已经成为中美博弈的重要战场,接下来的局势恐怕会更加复杂!

美国在稀土领域的承诺不切实际,就把重心放在了军事布局上,这种"贸易降温、军事升温"的操作,其实是换了一种方式和中国博弈!
贸易休战给了美国喘息的时间,而军事布局则是它为后续博弈埋下的伏笔,但美国可能算错了一笔最重要的账!

稀土产业链的建设需要长期投入,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实现的,美国想在两年内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大概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美国的军事布局虽然能在短期内给地区局势带来一定影响,但也容易引发相关国家的警惕和反感,这种做法风险很大!

说到底,中美之间的博弈从来都不是单一领域的竞争,而是涉及贸易、资源、军事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较量,贸易战的降温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
特朗普政府一边要应对国内的政治压力,一边要在国际上给中国制造麻烦,这种双线操作其实充满了风险,很容易顾此失彼!

对中国来说,我们既不用被美国的稀土承诺吓到,也不能对它的军事布局掉以轻心,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战略定力!
稀土领域的技术优势是我们的底气,这是几十年积累的结果,不是其他国家想复制就能复制的,这种优势是我们的战略资产!

中国在稀土领域掌握着从矿山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在中重稀土的提取、纯化和磁性材料制造方面!
中国掌握着成熟的技术路径和产业配套,这些不是砸钱就能立刻复制的,这才是真正的技术主权!

技术主权是什么?就是掌握关键技术的自主权和控制权,在全球化的今天,谁掌握了技术主权,谁就掌握了国际博弈的主动权!
美国的困境在于,它试图用传统的军事经济优势来维持霸权,但在这个技术主权的时代,这种做法的效果越来越有限!

中国的发展路径则完全不同,我们通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升级,在关键领域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主权!
这种技术主权不仅体现在稀土领域,还体现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战略底气和王牌!

面对美国的各种表演和布局,中国需要做的是继续强化自己的技术主权优势,同时保持开放合作的姿态!
技术主权不是封闭,而是要在开放中保持自主,在合作中保持领先,这才是大国的智慧和担当!
国际局势从来都是瞬息万变的,美国的布局能不能达到它想要的效果,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

中美博弈还会持续下去,涉及的领域也可能会不断扩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保持战略定力!
同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这才是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最佳策略!




美国所谓的"双轨制"战略,本质是政治表演与真实意图的混合体,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识别能力和清醒的认知!
技术主权时代已经到来,谁掌握关键产业链,谁就掌握未来博弈的主动权,这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
面对美国的各种表演,我们既不要被吓倒,也不要掉以轻心。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复杂局面?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