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又有新发现!木质建筑结构遗存揭示秦陵木材资源利用情况

众所周知,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比如唐朝的繁华盛世,经济空前繁荣的宋朝。但要提到第一个实现统一的朝代,还得看秦朝。

到现在,我们去到不同的地区都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更何况是当时呢?那个时候没有统一规普通话,语言沟通肯定也会存在难题,秦却做到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去西安,都会去兵马俑看看,毕竟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关于“秦始皇陵”的还在不断的探索。近日,根据媒体最新报道,秦始皇陵又有了新发现!

据了解,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一起合作发表了一项新成果,标题为“秦始皇帝陵木质建筑结构遗存”。根据标题内容来看,和秦始皇陵所用的木材资源利用情况有关,同时也为揭示了当时资源动员、劳动力组织等问题提供重要信息。

从研究发现的结果来看,用的木材最多的类型为暗针叶树种冷杉属、云杉属和铁杉属这三种。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木材主要来源高海拔山区,距离秦始皇陵最近的骊山不生产这三类木材,也不提供不了种植条件。因此,也让不让人产生疑惑,这些木材来源于哪里呢?

冷杉是松科冷杉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分布于欧洲、亚洲等地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是我国的特有树种,主产于四川大渡河流域、青衣江流域、乌边河流域、金沙江下游、安宁河上游(冕宁)及灌县(巴郎山)等地的高山上部。

根据这些研究佐证,能发现什么?

这是一场跨越千里的木材调运,背后是秦国惊人的组织力。更震撼的是,随着工程推进,用的树海拔越来越高,不是选材讲究,这不就是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吗?用一棵棵树,立起一座王朝的丰碑与代价。

不过,聪明的古人借河道运木材,首先确定木材集中堆放加工的地点,然后沿河往上走,选定木材产区,中途可分散一二产区,转运至河道,总则是河道运木为主,节省人力物力。

综上,秦始皇陵新发现,657份炭化木材揭开帝国密码。真的很赞叹古人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对墓陵的设计和规划,超越了多少代人的创造和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历史   遗存   建筑结构   木材   情况   资源   冷杉   河道   高山   树种   产区   宁河   流域   秦国   金沙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