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冷饮成了不少人的日常标配。
但近日,一则关于「吃冷藏食物」的新闻引起热议:
一位怀孕37周的孕妈进食冰箱里冷藏的食品后感染李斯特菌,最终导致引产。
无独有偶,67岁老人进食冷藏后的瑞士卷,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55岁女子吃冰箱冷冻肉后确诊脑膜炎......
他们的罪魁祸首,都是「李斯特菌」。
这种夏季高发且专挑孕妇、老人及小孩下手的病菌,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该如何避免?
李斯特菌
这个杀手有点“冷”
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钱江院区(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科门诊的岳芳副主任医师介绍:
李斯特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无芽孢、兼性厌氧的短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植物和动物肠道)。
李斯特菌耐低温,在0-4°C的冰箱冷藏环境中仍能缓慢生长,故被称为“冰箱杀手”。
病从口入
李斯特菌偏爱这些食物
李斯特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经口传播。冷藏的生奶源及其制品、冰淇淋、生食的水果蔬菜、肉及肉制品、冷的熟食类、烟熏类海产等,都极易被李斯特菌污染。
欺软怕硬
李斯特菌专挑“软柿子”下手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李斯特菌致病力有限。孕妇、婴儿、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等,是李斯特菌的重点攻击对象。
不止腹泻
李斯特菌症状多样
人体感染李斯特菌后,症状严重程度与年龄及机体的免疫力相关,通常在3-70天(一般为21天)可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头痛、肌肉痛等症状。
孕妇
李斯特菌对孕妇本身的危害相对较轻,通常表现为自限性发热、流感样症状或胃肠炎。但当李斯特菌穿透胎盘屏障时,胎儿可出现胎动异常、窘迫,甚至胎死宫内。
新生儿
新生儿感染李斯特菌的方式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其可能患败血症、肺炎、脑膜炎,死亡率高达20%。幸存者也可能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积水、智力障碍、癫痫)。
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能会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可危及生命。
如何远离李斯特菌?
避免感染李斯特菌,重在预防,记住三个关键:
避免食用高风险食物
主要指避免生食和未煮熟的食物,如未经巴氏杀菌处理的牛奶、奶酪等乳制品、即食海鲜或未经清洗的蔬果、生鸡蛋等;
正确处理冷藏食物
食用从冰箱内取出的食物前应充分加热,确保内部温度达到70°C以上。
定期清洁冰箱
冷藏室最好每周清洁一次,冷冻室最好一个月清理一次。清洁时,可用温水或稀释后的洗洁精擦拭,再用清水擦净、晾干。
岳芳温馨提醒:孕期发热伴寒战不容忽视!若出现38°C以上发热,尤其伴有畏寒、寒战、背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即使没有明显腹泻,也需警惕李斯特菌感染可能。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