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即《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在重庆举行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在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由于签订之日为中华民国国庆日,即“双十节”,故通称“双十协定”。

1945年8月中旬,日本投降已成定局。为取得战略主动权,蒋介石接受了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的提议,于8月14日、16日、20日三次电邀毛泽东前往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立即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飞抵重庆。

左起:张治中、毛泽东、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

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在此期间,毛泽东直接同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有关国内和平问题的具体谈判,是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同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的。双方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政权和人民抗日武装。在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广泛地进行争取团结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使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

会议召开前,两党公开表示在谈判期间实行停火,但实际上为取得更多的谈判筹码,国民党军队对战略要地的占领,在谈判期间从未中断。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紧密地配合了谈判。特别是令人瞩目的上党战役,成为谈判的关键。9、10月间,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晋东南的长治地区(长治古称上党)粉碎了国民党第二战区阎锡山部的进攻。10月上旬,战役取得突破性进展,胜利已成定局。上党战役的胜利,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和平谈判中的地位,使得谈判形势出现逆转。

重庆谈判旧址——蒋介石在重庆的“头号”官邸,这里也是重庆谈判最重要的地点。

经过43天的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基本方针。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这是重庆谈判最重要的两项成果。

1945年9月,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互相敬酒。

双十协定具体内容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有删节)

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毛先生于8月28日应邀来渝,进见蒋主席,曾作多次会谈;同时双方各派出代表,政府方面为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四先生,中共方面为周恩来、王若飞两先生,迭在友好和谐的空气中,进行商谈。已获得下列之结果,并仍将在互信互让之基础上,继续商谈,求得圆满之解决。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胜利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为第一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平之新中国,实行三民主义。

(二)关于政治民主化问题:一致认为应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并先采必要之步骤,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及召开国民大会各项问题。

(三)关于国民大会问题:中共方面提出重选国民大会代表,延缓国民大会召开日期,及修改国民大会组织选举法,和五五宪法草案等三项主张。政府方面表示国民大会已选出之代表应为有效,其名额可使合理增加,和合法的解决,五五 宪法草案,原曾发动各界研讨,贡献修改意见。因此双方同意成立协议。

(四)关于人民自由问题:一致认为政府保证人民享受一切民主国家人民在平时应享受全部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现行法令,当依此原则分别予以废止或修正。

(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皆有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

(六)关于特务机关问题:双方同意政府应严禁司法和警察以外机关有拘捕审讯人民之权。

(七)关于释放政治犯问题:中共方面提出除汉奸以外之政治犯,政府应一律释放。政府方面表示:政府准备自动办理,中共可将应释放之人提出名单。

(八)关于地方自治问题:双方同意应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惟政府希望不以影响国民大会之召开。

(九)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应重划军区,确定征补制度,以维军令之统一。在此计划下,中共愿将其所领导的抗日军队,由现有数目,缩编为24个师,并表示迅速将其所领导下散布在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不在内)各地之部队,由上述地区,逐次撤退,应整编的军队调至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的解放区集中。

政府方面表示,全国整编计划,正在进行,此次提出商谈之各项问题,果能全盘解决,则中共所领导的抗日军队缩编为20个师的数目,可由中共方面提出方案。中共方面提出中共及地方军人应参加军事委员会及其各部的工作,政府应保障人事制度,任用部队人员为各级官佐,缩编军官佐、应实行分区训练,设立公平合理的补编制度,并确定政治教育计划。

为讨论计划上述各问题起见,双方同意组织三人小组,(军令部军政部及第十八集团军)各派一人进行之。

(十)关于解放区政府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解放区各级政府的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解放区名词,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应成为过去,全国政令,必须统一。中共方面认为可将此项问题,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政府方面,则以政令统一必须提前实现,此项问题之悬而不决,虑为和平建设之障碍,仍盼能商得具体解决方案。中共方面亦同意继续商谈。

(十一)关于奸伪问题:中共方面提出严惩汉奸,解散伪军。政府方面表示,此在原则上自无问题,惟惩治汉奸,要依法律行之,解散伪军,亦须妥慎办理,以免影响当地安宁。

(十二)关于受降问题:中共方面提出,重划受降地区,参加受降工作。政府方面表示:参加受降工作,在已接受中央命令之后,自可考虑。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国庆纪念日于重庆

王世杰 张 群 张治中

邵力子 周恩来 王若飞

《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的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但《双十协定》公布不久,就被蒋介石公开撕毁。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遭到解放区军民有力反击。国民党不得不和中国共产党于1946年1月10日签订关于停止军事冲突的协定(《国共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履行了这一协定。但国民党却在下达停战令前,密令军队“抢占战略要点”,接着不断的动军队,进攻解放区,同年7月,公开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历史   协定   十年前   中共   政府   重庆   和平   解放区   中国共产党   周恩来   国民党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