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索:近代,为什么是欧洲崛起?中国为什么落后了?

读《人类简史》第十四章之“发现自己的无知”和第十五章之“科学与帝国的联姻”,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近代是欧洲崛起,而不是亚洲、非洲、美洲,真让人感慨万千。

归纳一下作者赫拉利的意思,可以总结出三点原因,一是欧洲人发现了自己的无知,二是为了征服更多领土,三是为了抢劫钱财、掠夺经济利益。

这三个原因,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正如作者所说,真正让科学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

在科学革命之前的前现代知识体系里,从三大宗教到中国的儒家学派,都认为世上的事情都是神所知道的或者古代圣贤所知道的,只要读宗教经书或圣贤书,按照神或者古圣贤说的去做就行,而且必须这样,不能随意改变。谁要是否定神或者古圣贤,那就是狂妄自大,不知死活。

有什么疑问,就去问牧师或者圣人。如果说神或者古圣贤有什么没说到的,那一定是没用的,或者是有害的,人们不应该去知道,去知道那些东西是不务正业,或者搞旁门左道、邪门歪道。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兴起的启蒙运动,有力批判了宗教的蒙昧主义,崇尚理性,于是诞生了科学革命,承认人类在很多问题上都是无知的,过去相信的也可能是错的,对新知识充满渴望,积极探索。

对经济利益、物质享受的贪得无厌,对科技革命产生了强大的促进作用。航海探险与科学研究,都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或者会与对外征服结合起来。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先游说英国、法国,没有得到同意,后来是西班牙女王犹豫之后终于赌上一把,决定提供资助。根据当时才出现的地圆学说,哥伦布带着船队向着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出发,不知道中间还隔着美洲,发现陆地之后,以为到了印度,于是把当地人称作“Indies”,即印第安人。哥伦布立刻宣布这片土地归西班牙所有。

发现新大陆,给西班牙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西班牙征服了加勒比海群岛,进行了殖民统治。后来,其他国家蜂拥而至,给当地土著人带来巨大灾难。而西方把美洲纳入了世界体系,对世界地理、自然、物产的认识逐渐增多。

后来,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对外远征总是带上很多领域的科学家,或者为了某项科学研究也会派出军队一同前往。

比如,为了通过观察“金星凌日”计算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英国皇家学会派一名天文学家到南太平洋一个岛上观察。

这趟航程如此昂贵,只进行一次天文观察太浪费了,所以同时还派出了近百人的军队,以及其他领域的八位科学家,以及画家,负责绘图记录观察到的新土地、动植物、人类。这趟远征带回了数量惊人的天文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气象学、人类学资料,为科学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当然,因为带了军队,他们同时也占领了很多岛屿,为后来征服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南太平洋奠定基础。当然,他们也把死神带到那里,原住民几乎灭绝。

后来,对新知识的渴求和对新领土的追寻,交织得越来越紧密。18、19世纪,欧洲每一趟军事远征,都要带上大批的学者。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带了165位学者,在宗教、语言学、植物学方面有重大贡献,还开创了埃及学。1831年,英国皇家海军派出“小猎犬号”前往南美诸地的地图,船长邀请了时年22岁的达尔文通往,达尔文由此创立了进化论。

现在许多伪史论者会拿世界地图说事儿,说西方之前的世界地图上面都是错的,却不知道,西方世界地图的变化,恰恰反映出西方在科学革命上的进步。

在大航海时代之前,西方确实有了世界地图,其他地方也有。但是,不论哪个地方的世界地图,好多地方其实都是想当然画上去的。那时候人们没人真正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是对于不了解的地方,之前的人会根据想象给画上去。

上图就是欧洲1459年的世界地图,由威尼斯共和国地图学家弗拉·毛罗于1457年~1459年绘制完成,被称为毛罗地图。

可以看到,巨细靡遗,地图上画满了各个大陆、岛屿,而且还有详细的解释,南非地区都有密密麻麻的信息。但既不准确,很多地方更是错的,是想象出来的。比如那时候欧洲人对南非地区其实一无所知。

到了地理大发现时期,出现的世界地图开始“留白”了,承认自己不知道,对于不知道的地方留下空白,不再胡画了。

而这些地图上的空白,正如《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所说,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欧洲人前赴后继,去填补这些空白。

当然,每一个空白被填补,也都留下了血与火,带走无数的原住民的生命与当地的财物。

然而实际上,当时的欧洲在科技上相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占优势。那时候欧洲的船、火器,比美洲、南太平洋上那些地方的土著的石器、骨器有优势,可是与大明相比,开战的话绝对占不到便宜。

可是,为什么欧洲列强会在世界上到处征服,而中国郑和下西洋却没有想到去占领新的土地、掠夺当地财物?

《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说中国不感兴趣,没有欧洲贪得无厌的野心。这其实并没有说到根子上。从根本上来说,这与中国农业大国与儒家文化特有的心态有关。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第一没有出海劫掠的意识,第二因为可以自给自足自保而安于现状、满足于现状。

作为一个有着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大国,第一讲究与外部和平相处,第二讲究“以礼服人”。

所以,当英国使臣朝见乾隆时,乾隆说天朝上国什么都有,不稀罕英国的东西。中国对于周边小国,要的是臣服,而不是领土要求,而不是劫掠财物。对于不远的日本,除了蒙元时期想去征服,其他政权时期根本不感兴趣。

但进一步说,实际上就是缺乏危机意识。

欧洲列强之间由于互相竞争,所以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要不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而当时的发展最有效方式就是对外远征劫掠。而中国当时还没有全球观念,在自己所知道的世界里是一个巨无霸,所以没有一丝的危机意识。

当中国被西方用大炮打进世界体系之后,才开始有了危机意识,才开始觉醒,而中国一旦醒来,走上正轨,再次崛起就成为必然,势不可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历史   欧洲   中国   近代   深度   落后   世界地图   哥伦布   美洲   西班牙   英国   人类   圣贤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