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三点,中美联合声明发布,关税大战迎来大转折!双方对等降税91%,剩下的24%也先放一放,暂缓90天实施。
而就在这份声明发布后的当晚深夜,长和集团突然发公告,就港口交易作出了最新回应。
原本他们说要在5月22日股东大会上才说这事,结果现在提前整整十天跳出来,怎么看都有点“慌了”的意味。
这是看风向不对,要补救了吗?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三月四号,长和集团在港交所发了个公告。
内容很简单,但分量不轻:要把手里散落在全球的四十三处港口资产,打包卖给一家美国财团,叫贝莱德。
开价两百二十八亿美元,差不多是一千七百多亿人民币。
消息一出,市场可就炸锅了,这不是一笔普通的地产买卖,这可是全球物流的命脉。
为啥这么轰动?因为这四十三座港口里头,有好几个是“硬通货”。
比如巴拿马运河两头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你知道巴拿马运河是啥地方?那是全球海运的咽喉,卡住了全世界百分之六的海运贸易。
李嘉诚老爷子当年眼光准,早早就在那儿布了局。
尤其近些年,我国的“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巴拿马对我们的贸易航线来说,就是一条“生命线”。
我们有多少货,多少船从那儿过?
据说货运量占到那地儿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一,每年的货值更是个天文数字。
把这样关键的“生命线”出口,卖给美国人,这让人怎么能不担忧?
但巴拿马还只是冰山一角。
别忘了欧洲那边,鹿特丹港赫赫有名,那可是欧盟百分之四十二的货柜量中转站,整个欧洲物流体系的“心脏”。
再往南看,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港也在名单里,那是南半球物流的“中枢”。
这些港口,就像全球产业链这条高速公路上一个个重要的“收费站”。
如果这些“收费站”的“老板”换成了美国人,我们那些现在风头正劲的出口产品,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想进入欧洲市场,会不会被人家暗地里使绊子,搞点“限流”啥的?
更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的是,这买卖如果成了,美国在全球航运领域的话语权岂不是要暴涨?
我们自己的航运“生命线”会不会从此受制于人?
而且,这些现代化港口里头,可不光是堆集装箱的码头,还有不少高科技系统,智能调度、船舶安检数据库等等。
这些敏感的数字资产,要是落到外人手里,里头的数据,我们的商船什么时候到港、拉的什么货,这些关键的商业情报和物流轨迹,岂不都会被他们轻轻松松知道了?
国际贸易,信息安全有时候比货物本身还重要。
眼看着港口卖不出去,李嘉诚开始想办法了。
想了个“化整为零”的招,打算把这四十三座港口拆成好几个包,什么“美洲包”、“欧亚包”,想着这样是不是就能巧妙地绕开一些国家的监管红线。
他大概觉得,这样就能顺利过关了。
事实证明,事情没那么简单。
正当大家等着看戏的时候,四月二十七号,北京那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话了,而且态度非常强硬。
他们明确表示,这笔交易必须依法进行反垄断审查,而且严厉警告,在没拿到批准之前,谁也不能擅自实施这项“集中”。
这可以说是一锤定音,相当于官方正式给这笔大买卖按下了暂停键。
意思很明白:做生意,没问题,但大前提是不能损害国家的根本利益,尤其是核心战略安全。
特别是在二零二四年,我们新修订的《反垄断法》力度空前,罚款可是实打实的疼。
有网友说,按照新法,一旦被认定违规,罚款金额可能非常巨大,甚至足以撼动像贝莱德这样公司在华业务的基础。
还有网友甚至开玩笑说,那罚款都够买半个港口了。
所以,就算你公司注册在那些避税天堂,比如开曼群岛,想靠个“马甲”当“护身符”,一旦你的商业行为触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对不起,照样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这突如其来的压力,立马反应在了市场上。
长和集团的股价就像坐上了过山车,上蹿下跳的。
这说明市场对这笔交易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大家心里都没底。
李嘉诚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面对官方的硬核介入,他不可能继续沉默。
于是,他和他的团队,开始对外“亮牌”了。
李家这回可真是下了一盘大棋,四张“牌”连着打,节奏快得跟下围棋似的,一招接着一招,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应变的速度和手段。
第一张牌,打的是“合法合规”的底气牌。
老李那边火速出面,话说得滴水不漏:这桩买卖,从头到尾都是明面上的事儿,一步一流程,合情合法。
还不忘补一句,“一直在和监管部门积极沟通,该配合的一样不落。”
第二张牌,是“战略合作”牌,听上去就带点稳妥和诚意。
他认为,长和绝不会搞什么独来独往,尤其是像巴拿马这种敏感地带的港口项目。
第三张牌,毫无疑问是整场回应的重头戏,“国家安全”牌。
老李直接亮明态度:凡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关键数据,像是智能调度系统、船舶安检资料,全都不能外流,这些数字资产必须牢牢攥在中国人手里!
最后这张第四牌,讲的是“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
李家认为卖港口不是甩包袱,是盘活资产,长远来看,这将为长和集团注入巨额资金。
他提到长和不光要赚钱,还会积极投入社会责任领域,未来会有更多惠民项目上马,助力香港经济蒸蒸日上。
长和集团自己也发了个正式声明,说这港口交易,不会在任何不合法或者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
这话听起来是对外界质疑的回应,但也很有意思,这声明是在五月十二号发的。
有人就琢磨,这日子,刚好是我国在某些国际贸易博弈中取得一些主动权之后。
所以,有人觉得老李这动作,有点“看风向”的意思。
其实,在这之前,面对外界的轮番追问,李嘉诚和长和一直保持着罕见的沉默。
一些分析人士就指出,这种沉默可能恰恰是因为当时的外部环境还不明朗,尤其是中美之间的一些大事儿还没定调。
现在突然积极回应,或许是彻底看明白了,只有跟国家利益保持一致,才能最终找到出路。
说到底,官方的态度非常清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这是任何商业活动都不能逾越的底线。
有人说,现在的全球化,已经不是前些年那种资本可以四处“跑马圈地”、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大草原”了。
国家监管就像一张看不见的“电网”,平时你可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谁要是胆敢去碰触那条底线,那滋味可就不好受的。
生意当然可以做,但如果你把生意做成了威胁国家安全,那肯定谁都不会答应。
所以,李嘉诚现在打出的这几张“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局面,给市场和公众一些交代,但要说大家就此完全放心了,那还早着呢。
这笔涉及几百亿美元、触及全球战略要地的港口大买卖,最终能不能成,会以什么方式收场,依然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参考信源
环球时报
更新时间:2025-05-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