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开始就没停过,到现在2025年还纠缠不清。说起这事儿,得从特朗普第一任期讲起。那时候美国经济强势,他总觉得中国占了便宜,贸易逆差太大,就想通过关税来平衡。
结果呢,美国先动手,中国后发制人,尤其在农产品上选了大豆这个点,时间掐得准,让美国那边农民叫苦不迭。特朗普本想用关税压中国让步,谁知中国不慌不忙,等着美国出招再反击,这么一等,就把主动权抓在手里了。
美国大豆出口量直线下降,巴西那边乐坏了,抢走大半市场份额。特朗普后来几次想拉回订单,都没那么容易,中国这边立场稳得很,坚持美国先取消不合理关税再说。
回看2018年,美国3月8日先对全球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税率分别是25%和10%。中国没急着回应,等到4月2日才对美国128项产品加征15%到25%的关税,涉及水果和猪肉这些东西。
接着,美国6月15日公布了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的清单,主要针对电子和机械产品。7月6日,美国正式实施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中国商务部同一天宣布,对等金额的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大豆排在清单首位。
这时间点选得巧,美国中西部正准备大豆收获,期货价格一下就跌了下去。芝加哥交易所数据显示,大豆价格暴跌,交易量混乱。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那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从之前的3000多万吨降到800万吨左右。中国海关数据也证实,进口美国大豆占比从30%以上掉到10%以下。
为什么中国等这么久才反击?因为大豆是美国出口大户,中国是全球最大买家,年进口量上亿吨。美国大豆主要靠中国消化,占其出口一半多。中国早评估过风险,知道依赖单一来源不稳,但没急着动,等美国正式加关税再出手。
这么一来,美国农民库存堆积,价格低迷,补贴也跟不上损失。特朗普当时在推特上硬撑,说美国农业没问题,但数据摆在那儿,出口量腰斩。巴西大豆产量本来就世界第一,中国转向那边,巴西出口到中国从5000万吨涨到7000万吨以上。
巴西总统卢拉上台后,2023年1月1日就开始推中巴合作,4月访华签农业协议。巴西农业部长法瓦罗在2023年8月金砖会议上还主动说要多供牛肉。中国没续签美国400多家牛肉企业的对华资质,美国肉类出口又丢了一块市场。
贸易战升级到2018年9月24日,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反制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包括更多农产品。2019年5月10日,美国把税率提到25%,中国继续加征。
谈判拉锯战打到2020年1月15日,特朗普签第一阶段协议,中国承诺两年内多买32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包括大豆。但疫情来了,采购没达标,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只完成了目标的60%左右。
特朗普2020年竞选时还承诺补贴农民,但大豆市场份额已经丢了。巴西继续扩大种植,港口出口量翻倍,中国进口占比超70%。
进到特朗普第二任期,2025年1月20日就职后,2月1日签令,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2月4日回应,加征煤炭和天然气15%,原油和大豆10%。3月3日,美国再加10%,中国3月10日起对鸡肉和小麦加15%,大豆和猪肉加10%。
4月2日,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关税,对中国额外34%。中国反制力度跟上,大豆进口政策调整,巴西订单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3186万吨,从美国1615万吨,比去年同期涨33%,但整体美国份额降到20%。特朗普的关税让美国农产品成本高企,中国买家自然选便宜的巴西货。
8月10日,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发帖,说中国担心大豆短缺,希望中国把订单增加四倍,还说这能减贸易逆差,提供快速服务。芝加哥期货大豆价格跳了2.4%,到10.11美元一蒲式耳。
但分析师直言,这不现实。中国外交部8月11日回应,立场没变,美国得先纠正错误,取消不合理关税。
巴西那边,卢拉5月再次访华,签更多协议。路透社报道,中国已把订单投向巴西,美国可能丢数十亿美元销售额。特朗普的喊话有点服软味,但中国没松口,因为关税问题没解决,大豆订单谈不上翻倍。
这事儿逻辑简单,美国想一边加关税一边赚中国钱,中国不干。特朗普政策让美国农业损失超270亿美元,大豆出口长效转向巴西。2025年7月中美贸易额3372亿美元,同比降12%,中国顺差1655亿美元。
美国大豆库存压力大,农民协会游说政府,但补贴有限。巴西成最大赢家,出口创纪录。中国加强多元化供应,从阿根廷和加拿大也多买,确保稳定。特朗普想用大豆拉近关系,但中国等的就是他先让步。
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农民最受伤。特朗普第一任期大豆出口暴跌,第二任期还这样。芝加哥报告显示,2025年美国大豆价格低迷,农场主减产。中国海关统计,上半年大豆进口4937万吨,金额降12.4%。
巴西占比降7.5%,但总量稳,美国涨33%也只是补缺。特朗普8月11日签令延长关税休战90天,到11月,但中国没承诺买更多大豆。巴西农业部说,2025年对华出口已追加240万吨,创单周纪录。
中国反制大豆的点,时间掐在美国出口高峰前,让特朗普没法轻松。原来中国一直在等美国出招,再精准回击。
特朗普喊话求订单,中国外交部重申原则。巴西抢市场,美国份额难回。贸易逆差问题复杂,不是买点大豆就能解决。美国得正视中国发展,取消关税重建信任,不然大豆消失在中国市场只是开始。
这几年数据清楚,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从2016年半壁江山,到现在两成出头。中国从巴西进口超七成,稳定供应。特朗普政策自找麻烦,农民压力大。2025年中美谈判继续,但中国立场稳,关税不撤,订单免谈。巴西深化合作,金砖峰会推牛肉替代美国。
特朗普的面子不好使,中国等时机反制,让他胆寒。贸易战教训深,美国农业市场份额萎缩,中国供应链调整成功。
总的看,中国反制时间点选得好,让特朗普进退两难。等美国先加关税,再击中要害大豆,美国出口链断裂。巴西填空,中国进口稳。特朗普求订单,中国坚持原则。贸易平衡不是单方面的事,美国得让步。农民损失大,补贴补不上。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